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08 14:25
4月8日消息,港股以穩增長為代表的基建板塊大漲。截至發稿,中國中鐵漲近8%,中國鐵建漲超5.95%,中國中冶漲超5%,中國交通建設、中國建築國際均漲超2%。
消息面上,近日有傳聞「中國基建投資總額將達2.3萬億美元(約14.8萬億人民幣)」的消息在市場傳開。雖然專業人士進行了闢謠但今日基建板塊依舊走勢強勁。基建行業將會成為經濟穩增長的主力嗎?有哪些核心主題值得投資人關注?
疫情下經濟穩增長壓力大,基建有實力擔當主力
4月7日晚些時候,市場上流傳着一則消息:「中國基礎設施投資總額達2.3萬億美元。」許多投資者誤以為,這意味着基建投資今年會扛起今年穩增長的大旗,甚至復刻2009年4萬億刺激計劃中基建投資增速超過50%的情況。
但很快,有專業人士發現,這個消息的邏輯有問題。原文實際混淆了基本概念,並將2022年初全國各地公佈的重大項目投資清單加在一起,得出的結論是到2022年,總投資將達到14.8萬億人民幣。
事實上,發佈這樣的重大項目投資清單是各地年初的慣例。此前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月16日,多個省市已發佈2022年重大項目投資清單,總投資額至少超過25萬億元。一般而言,受配套資金、開工節奏等因素影響,該項目能否在年內落地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這類加總不能作為衡量當年基建投資完成額的可靠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基建的政策消息方面的確利好不斷。
可以關注建築板塊的三大投資機會
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福州、衢州本周放寬限購限購政策,或代表房地產限購的突破,以及政府對穩增長、防風險的支持。東吳證券認為穩增長有望持續加碼,基建鏈條中期景氣持續上揚。財政收支、專項債發行反映財政政策持續發力保障資金端,建築業 PMI、各省投資計劃説明項目落地節奏顯著加快,此輪政策重點支持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等領域,對傳統交通市政基建項目拉動仍然突出。
東吳證券認為可以關注建築板塊三大投資機會。
(1)穩增長持續發力下基建行業景氣與估值提升:看好估值仍處歷史低位、業績穩健的基建龍頭企業估值持續修復機會,關注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建築(中海資產估值修復)。
(2)需求結構有亮點,新業務增量開拓帶來投資機會:隨着雙碳戰略、節能建築等政策的推進,裝配式建築、節能降碳以及新能源相關的基建細分領域景氣度較高,有相關轉型佈局的企業有望受益。上周出臺了《「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建議重點關注鴻路鋼構,華陽國際中鐵裝配;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精工鋼構,森特股份等。
國企改革方向:2022年是三年國企改革行動的收官之年,隨着國企改革的穩步推進,國企改革的紅利有望進入釋放期,重點關注四川路橋,中國電建,山東路橋,中國中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