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07 16:00
財聯社(北京,記者 楊芮)訊,保險機構正以實際行動為「綠色」助攻。
近日多家保險機構披露ESG報告,其中梳理了保險業在承保、投資兩端的細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祕書長商敬國曾表示,「ESG可持續投資的領域,為保險業打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4月6日,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紛紛披露ESG報告,其中ESG投資細節、規模以及關注版塊均浮出水面。多家保險公司也紛紛表示,會持續關注節能環保、清潔交通、清潔能源等。
投資端:綠色ESG產品開發加速、關注綠色版塊
面對氣候與環境變化的挑戰,綠色與低碳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同目標,圍繞綠色ESG產品的開發正加碼。
構建ESG投資體系,積極佈局綠色投資已經是當前保險資金綠色運用的清晰導向,保險資金的綠色運用愈發受到監管和保險公司的重視。
《中國平安2021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截至2021年12月,平安的責任投融資規模近1.22萬億元,其中平安綠色投融資規模近2245.80億元,普惠投融資規模近684.67億元,社會投融資規模近9268.60億元。環境類可持續保險保費達445.692億元。平安提出的目標是,明確到2025年,綠色投資與綠色信貸規模達到4000億元,綠色保險保費總額達到2500億元,並承諾2030年達到運營碳中和。
中國人壽《2021年ESG暨社會責任報告》中指出,2021年,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全年新增綠色投資規模超過500億元,累計綠色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加4倍。此外,國壽資產公司還推出多個行業ESG指數,為投資者踐行ESG投資理念提供參照基準。
中國太保《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中國太保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產業基金等形式,直接參與綠色項目投資建設,領域涵蓋清潔交通、清潔能源、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和污染防治等。截至 2021 年末,中國太保累計綠色投資約 233億元。自 2018 年以來,累計發行綠色相關債權和股權投資計劃近 150 億元,涉及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產業等多個領域。
新華保險表示,開發了多款符合保險資金投資原則的行業優選產品,涉及低碳新經濟、科技創新、優勢化工、智能汽車、互聯網傳媒等多個領域。未來,將重點關注節能環保等行業公司。
2021 年 5 月,長江養老發行首隻 ESG 保險資管產品,填補了養老保險資管領域在ESG 產品發行方面的空白。8月,太保資產發行首隻碳中和主題保險資管產品,聚焦碳中和主題相關資產,引導投資者踐行碳中和理念,共享碳中和發展成果。根據相關測算,截至2021年末,保險資金投資綠色發展相關產業的規模較上年末已近翻倍,超過萬億。
據一位大型保險資管人士分析,目前綠色ESG產品的開發力度正在加大,針對ESG產品有固收類型也有權益類型的,在ESG策略、方法、基準等方面都在積極加快進度。
據陽光財險投資部人士介紹,「以陽光財險為例,綠色主題投資的產業覆蓋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生態環境產業和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投資形式採取了股權、股票、債券、公募基金等多種方式。」
從險資參與的形式來看,綠色債券、債權計劃、股票投資(ESG)、直接股權投資、設立信託計劃等方式都是綠色金融投資佈局的主要方式。從險資感興趣的板塊來看,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相關領域都是焦點。
承保端:探索多類綠色保險產品
據一位財險公司人士分析,「綠色保險方面的機遇保險公司一直在探索,綠色保險需要的一方面是風險定價的精準性與可擴展性,另一方面則是應對綠色轉型帶來的風險管理挑戰。」
零壹財經的研究顯示,綠色保險產品以污染環境風險保障類、綠色資源風險保障類、綠色產業風險保障類、綠色金融風險保障類、巨災/天氣風險保障類以及鼓勵實施環境友好行為類等10類產品為主。綠色保險服務以企業環境污染風險管理服務以及病死牲畜無害化處理聯動等2類產品為主。保險資金的綠色應用以綠色投資及普惠金融(支持綠色產業項目)等2類產品為主。
太平洋產險總經理助理、董事會祕書、ESG辦公室主任陶蕾近日表示,綠色保險應該以「乘」的模式融入普惠保險,提升普惠保險的可得性; 綠色保險應該以「加」的模式納入到普惠保險中,提升普惠保險的受益性。
風能、太陽能產業保險、綠色低碳建築保險等方面保險業都開展了積極的探索,中國人保《202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2021 年,公司產品質量保證保險為風電設備整機制造商及其上下游企業的質量風險提供 550 億元保障,太陽能光伏組件長期質量與功率保證保險為光伏企業提供風險保障 121 億元,主動佈局新能源汽車保險。
中國人保還相繼在北京、青島、湖州、蘇州、寧波、天津等地試點,推出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保險,在運營期對承保項目節能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全過程監督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程。推廣應用汽車配件低碳修復技術,2021 年,通過低碳修復技術實現減少配件更換 87.5 萬件,降低大量汽車配件生產所帶來的温室氣體排放。
另據新華保險《2021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在客户開拓上,新華保險重點關注節能環保、高新科技、新能源等行業公司,連續多年提供員工意外、重疾、住院醫療等一攬子保障服務。以新華保險北京分公司團險業務為例,2021 年綠色保險業務涉及短險保費 5142.5 萬元,服務客户 243 個,佔北京分公司團險渠道總短險保費的 10%。
根據中國保險業協會統計,2018年至2020年保險業累計為全社會提供了45萬億保額的綠色保險保障,支付賠款534億元,發揮了綠色保險的風險保障功效。
ESG打開巨大發展空間
談及ESG,商敬國提及,「ESG可持續投資的領域,為保險業打開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保險有很多存量的、大量的未到期的資產,如果重新配置,它的成本包括引起市場的波動都會不小。所以,存量資產其實重新組合是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中國保險業是新興市場。高成長性帶來了大量現金流入,其中大部分都是長期資金,這為未來的ESG領域的可持續投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商敬國期待,「保險業大規模對ESG可持續投資,有可能成為行業未來業務增長的新動能,當然在ESG領域也有挑戰要落實,保險行業可以創造出下一個發展的黃金時代,只要保險業積極主動作為,完全可以做到」。
畢馬威發佈的《保險業ESG重大行業趨勢》報告中指出,在可持續發展成為主流共識、ESG風險影響不斷增強的全球趨勢下,保險行業扮演着關鍵的角色,有責任利用自身的資源和能力,促進綠色金融和低碳經濟的發展。隨着未來ESG投資的價值進一步提升,保險業ESG投資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的廣泛實踐,進一步成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保險碳中和系列報告》認為,保險是市場化碳排放治理的重要參與方之一,通過創新的保險產品和服務,能夠以較低的社會成本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當前,行業各界已經關注到綠色保險在促進低碳轉型、提供風險保障方面發揮的獨特槓桿作用。
據一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分析,「各類綠色保險和綠色投資以及圍繞碳交易的各類保險產品也將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