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CVC機構盤點 | 廣汽、北汽、長安和吉利:VC成為整車廠的「另一條腿」

2022-04-06 17:48

  出品:新浪財經創投Plus

  作者:shu

  企業風險投資(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是指企業成立獨立的風險投資部門或風險投資機構,使用自有的非金融資金投資母公司戰略發展目標或者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以配合其長期戰略發展和創新擴張。

  隨着一級市場募資難度增加,退出通道收窄,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將目光轉向了資金雄厚、資源豐富且頗有耐心的CVC機構。而組建CVC機構的企業也寄希望於沿着產業鏈上下游孵化、培育更多同陣營公司,實現優化協同,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據CB Insights最新研究顯示,2021年全球共計新增221家CVC機構,同比增長53%。CVC機構的投資金額高達1693億美元,相較2020年的701億美元增長約142%,其中亞洲地區投資同比增長154%,主要集中於中國、印度和以色列。

來源:CB Insights

來源:CB Insights

  在中國一級市場上,有哪些領域的CVC機構尤為活躍?這些機構投資偏好如何?通過對外投資實現了怎樣的戰略佈局?對於以上問題,創投Plus推出系列研究,將圍繞募資和投資兩個方面盤點梳理我國重要的CVC玩家。

廣汽資本:左手投資明星項目 右手孵化新獨角獸

  廣汽資本成立於2013年,是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廣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通過戰略投資、設立及參股有限合夥基金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模式,充分運用汽車產業鏈資源,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和后市場等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關鍵領域,同時深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投資機會。

  天眼查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廣汽資本旗下共有4個基金管理機構和36只登記備案的私募股權基金。

來源:天眼查、AMAC  創投Plus整理

來源:天眼查、AMAC  創投Plus整理

  據不完全統計,廣汽資本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共募集超50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備案基金為廣東廣祺瑞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資本量7.41億元,LP矩陣中包括政府引導金(山東鐵路發展基金和國開旅遊產業基金)、中資投資機構(任君資本和謝諾金融)、外資投資機構(軟銀中國)、私營企業(上海億創新能源科技)和上市公司(華測導航)。目前,該基金對外只投資了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1個項目,公司已於近日正式提交赴港上市申請,擬募集金額高達15億美元。

  成立至今,廣汽資本共參與47起投資事件,其中2021年最為活躍。機構偏好相較更成熟的被投企業,戰略融資事件數佔比總投資事件約31.91%,側重行業包括生產製造、汽車交通和人工智能。

來源:企名片

來源:企名片

  從細分領域來看,廣汽資本除了對汽車製造及上下游零部件進行佈局,在自動駕駛賽道的投資也十分活躍。禾多科技和經緯恆潤曾獲得廣汽資本多輪融資,其中經緯恆潤將於2022年4月7日於科創板註冊上市,計劃募資50億元。

  雖有投資利器在手,廣汽資本卻也沒有放棄內部技術的持續創新優化。

  與廣汽集團、廣汽研究院先導技術團隊以及第三方戰略伙伴持股平臺共同出資孵化的新型儲能器件及PACK集成系統研發生產商巨灣技研於近日完成了A輪融資,估值高達80億元人民幣,躋身獨角獸序列。公司自主研發的58分鍾充電80%的「超級快充鋰電池」已於廣汽埃安車型實現量產,XFC極速電池則創造了「最快電動汽車充電技術」的世界紀錄。去年4月,廣汽資本宣佈與華為合作開發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將有望於2024年量產。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廣汽集團總銷量為214.44萬輛,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全年銷量超12萬輛,同比增長100%。總營收為756.76億元,扣非后歸母淨利潤為59.77億元,賬上貨幣資金共計240.36億元。

北汽產投:管理資本量逾300億 安鵬新能源基金持續佈局

  同屬於大型車企集團,北汽產投成立於2012年,是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管理資金規模約350億元。主要以「產業投資+產業金融」為發展方向,目前已經形成「北汽產投」+「安鵬」的雙品牌架構,通過投資、金融、孵化、運營的全方位佈局,完善汽車產業生態圈和創新金融服務圈。

  天眼查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北汽產投旗下共有4個基金管理機構和49只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其中安鵬新三板2號投資基金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來源:天眼查、AMAC   創投Plus整理

來源:天眼查、AMAC   創投Plus整理

  據不完全統計,北汽產投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共募集超238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備案基金為北京安鵬行遠新能源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註冊資本量為30億元。該基金成立於2017年,是國內首支整車集團百億級別新能源投資基金,由北汽產投作為發起方,聯合亦莊國投、太平國發、招商銀行、匯智點石等大型金融機構共同設立,基金擬投資規模將達百億。

  成立至今,北汽產投共參與了149起投資事件,其中2021年最為活躍,自2018年起每年平均投資事件數在20起以上。股權融資和戰略融資事件佔比總投資事件數約37.58%,側重行業包括生產製造、汽車交通和先進製造。

  從細分領域來看,北汽產投對於新能源電池賽道尤為看重。其中,唐鋒能源、清陶發展和上市公司億華通曾獲北汽產投多輪加持。鋰電池研發商清陶發展在E++輪融資后,最新估值已突破百億。而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億華通已向港交所遞表,在A股上市后再次衝刺港股。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北汽集團總銷量為103.1萬輛,新能源品牌北汽藍谷全年銷量2.61萬輛,同比小幅增長0.82%。總營收為1759.71億元,扣非后歸母淨利潤為23.82億元,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409.69億元。

長安汽車和吉利汽車:后起之秀 蓄勢待發

  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爲了掌握話語權,儘早把握下一個風口,也紛紛組建起獨立運作的CVC機構或基金。

  長安汽車旗下的安和基金成立於2018年,2021年設立備案的兩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總募集金額超5億元,對外投資僅有自動駕駛企業縱目科技1個項目。該公司是國內首批獲得整車廠L4級別量產項目定點合同的自動駕駛企業之一,已於近期完成10億元的E輪融資,所融資金將用於在浙江東陽打造一個年配套200萬輛自動駕駛系統的產業園。

  在正式成立安和基金之前,長安汽車作為戰略投資方在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和綜合服務領域都有多項投資。其中,T3出行作為長安汽車出資設立的網約車出行平臺獲得過2次融資助力,市場份額曾一度達到行業第二。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吉利汽車於2021年出資設立的眾擎基金,由吉利集團高級副總裁馮擎峰掌舵,旗下3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於2022年註冊備案,總募資額超億元。截止目前,對外投資只有固態鋰電池研發商衞藍新能源1家。該公司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實驗室固態電池技術的唯一產業化平臺,應用覆蓋新能源車船、規模儲能和3C消費等行業。據公開報道,衞藍新能源已於近日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小米長江產業基金、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吉利控股和眾擎基金均有參與。此外,吉利(天津)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於4月2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提交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

  作為戰略投資方,吉利汽車的投資偏好除了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外,在汽車綜合性服務、芯片半導體和新能源電池等細分領域也頗為活躍。值得一提的是,德國飛行出租車企業Volocopter曾在C輪和D+輪中獲得吉利汽車的注資輸血,吉利也是國內首家佈局空中載人飛行器的整車廠企業。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來源:天眼查  創投Plus整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