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04 13:35
▌胡蝶 口述 劉慧琴 整理
「友聯」的武俠片在東南亞一帶也很受觀眾歡迎,1934年,陳鏗然和徐琴芳參加嚴春堂的藝華公司,「友聯」由胡旭光主理,可是胡經營不善,沒有多久,「友聯」就結束營業了。
陳鏗然夫婦和我及有聲友誼深厚,時有往還。后來我們各自的環境都有了很大變化,疏於聯繫,但友情是在的。1958年,傳來陳鏗然在上海因癌症去世的消息,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海外電影界的朋友們至今還念着他。昔年的「荒江女俠」也已解刀歸隱,安享晚年了吧!
與「友聯」的合約也就結束的同年,即1926年,「天一」聘請我為基本演員。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天一」的創作路線,但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能有一家影片製片公司聘為基本演員還是很高興的,除了有較為穩定的職業和收入外,還有機會在藝術實踐方面得到更多的磨鍊和探索,而對我來説,后者尤為重要。至今我仍對「天一」那段時期的演員生涯頗多懷念,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吧!
「天一」就是今日香港邵氏影片公司的前身。「天一」的創始人邵醉翁原籍浙江寧波,原來是學法律的,做過上海地方法院及會審廨的律師,還做過銀行經理。邵醉翁這個人很善經營,頗有生意頭腦。1922年,他轉行去做文明戲,約同張石川、鄭正秋組織班底,合股經營當時在上海有各劇團在此演時代劇的笑舞臺(也稱小舞臺)。張石川之弟張巨川任前臺經理,鄭正秋任后臺經理,張石川任顧問。笑舞臺演過一出很有名的戲《馬永貞》,講的是上海灘黑幫惡鬥的故事,很叫座。
時隔不久,張石川和鄭正秋先后離去,另組「明星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兒救祖記》演出,轟動一時,獲利可觀。這件事對邵醉翁影響很大,於是決定放棄經營笑舞臺,改而籌組電影公司。邵醉翁轉向發展電影公司,完全是從生意經的角度考慮,從「天一影片公司」以后的發展也可以窺見這一點。
1925年6月,邵醉翁以原來「笑舞臺」文明戲的演員作為班底,組成天一影片公司,邵自任總經理兼導演,老二邵邨人任會計,老三仁枚任發行,老六逸夫任外埠發行,儼然是一個邵家班。
「天一」在1925年成立后的半年內連續拍了三部片子:《立地成佛》(高梨痕編劇,邵醉翁導演,徐紹宇攝影)、《女俠李飛飛》(高梨痕、邵邨人編劇,邵醉翁導演,武旦粉菊花主演)和《忠孝節義》(高梨痕編劇,邵醉翁導演,吳素馨主演)。從影片內容可以看出,「天一」影片的創作傾向是迎合當時小市民的喜好,宣揚傳統的道德觀念,還保留着文明戲的痕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