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01 10:00
阿北終於行動了。
3月30日,豆瓣起訴了微博,原因是微博在3月29日發起的「超話新星計劃」,宣傳圖中的超話名稱,幾乎都是複製豆瓣熱門小組的名字。
豆瓣要求微博立即停止侵權,並要求1元的賠償。這也是豆瓣CEO阿北行動最快的一次。
「我們組員會分流去頭條、微博小組嗎?」豆瓣「小象樂園」小組有人發帖問道。
這次評論區的組員們一改往常,清一色的認為豆瓣小組不可複製。
從2021年清朗行動開始,每隔一段時間,豆瓣都會處理一部分違規小組和用户。一系列的清理整頓已經持續數月,豆瓣的監管規則也不斷升級。
不過這次不同以往,私密小組的組長們全都收到了一份停服公告——所有私密小組將於近期停止服務。
與此同時,一些組員發現,微博和今日頭條正在挖豆瓣小組的牆角。
一方面是內容審覈日趨嚴格的豆瓣,一方面是虎視眈眈的競品,但大廠們想批量帶走用户,輕松複製社區氛圍,看起來並不容易。
「組長,你好,因業務調整,私密小組將於2022年6月30日停止服務。」3月29日,豆瓣私密小組的組長小兔收到了一條豆瓣私信。官方公告顯示,3月28日開始下線私密小組創建入口,公開小組不再支持轉私密。
豆瓣給了組長20天的時間,將私密小組轉為公開,一旦超過時限沒有轉公開,私密小組直接停用,組員僅可瀏覽小組歷史討論。
相對於公開小組,私密小組顯得極為神祕。儘管大多數公開小組,都設置了一定的門檻,需要回答對問題才能進入。而私密小組入門門檻更為苛刻,就像是一道暗門,在豆瓣上是搜索找不到的,只有小組組員邀請才能進入。
為什麼要禁用私密小組?
一位資深豆瓣用户認為,可能正是由於其高度的隱私性,導致其中醖釀了許多令人不安的因素。
在私密小組,一些極端主義的羣體和組織在悄然發展。這位用户曾瞭解到,有一個叫「雅典娜學院」的極端私密小組,組員們會去各個小組煽動女權,「他們會集體加入某個小組,然后指責小組里的帖子不女權,或者組長不支持女權,導致小組被廢掉。」
另一方面,私密小組也是追星羣體的聚集地。
「像豆瓣鵝組、自由吃瓜基地這些公共小組,有時候會出現我們愛豆的黑貼,這種情況下沒法兒在微博公開號召控評,我們就會在豆瓣建個私密小組,大家把看到的黑貼發進來一起控評。」一位飯圈粉絲説。
與此同時,微博和今日頭條也正盤算着分一杯豆瓣小組的羹。
3月29日,一位用户發帖稱,最近很多平臺都在挖組長,並附上了聊天記錄的截圖。
截圖中,一位自稱今日頭條的社區運營的人稱,「聽聞豆瓣小組即將有大動作,頭條小組正在招募小組組長,入駐即有流量扶持和活動基金」,並強調「生活組、鵝組來了、人才組都已經來頭條創建小組了。」
另一張豆瓣私信對話顯示,微博超話也在邀請小組組長入駐,成為社區管理員。
微博賬號「超話社區」同步發起了「超新星計劃」,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配圖海報中的超話名稱跟豆瓣小組組名一模一樣,「可愛事物分享」「吵架沒發揮好」「上班這件事」等等都是豆瓣的高活躍度小組。
這一舉動率先引發了豆瓣用户們的不滿。在這條微博的評論區,用户們用「偷」「抄襲」「發豆難財」等字眼形容微博,「直接偷豆瓣,這是人家組長和組員共同的心血啊」。
還有用户自發徵集被微博抄過、搬過的帖,「帶鏈接留到評論里,我打包發給豆瓣官方」,用以幫助豆瓣起訴。
而豆瓣也很快予以迴應,3月30日,豆瓣發微博起訴微博侵權,並要求賠償人民幣1元。
在民事起訴狀中,豆瓣表示,微博未經授權使用多個豆瓣小組組名,同時招募有豆瓣小組管理經驗的人至微博平臺建立與 " 豆瓣小組 " 性質類似的 " 超話社區,抄襲豆瓣小組組名創意 ";並且放任其平臺用户使用大量的豆瓣小組數據信息、放任其平臺用户使用原告商標。
隨后微博發言人官微迴應稱," 微博超話所開展的超新星計劃並非針對某一平臺,屬於正常的業務運營範疇,完全不存在任何不正當競爭和抄襲行為。"
這場判決最后結果如何尚未可知,如果微博和今日頭條真的複製豆瓣,能走通嗎?
「豆瓣的珍貴在於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有用户在豆瓣鵝組發帖稱。有人評論道,都説豆瓣最珍貴的是書影音,我覺得豆瓣最珍貴的是用户對它的一顆熱忱之心。
在十多年的運營中,豆瓣沉澱出來各種類型的小組。
有豆瓣鵝組等娛樂小組,也有哈組、社會性死亡小區等輕松有趣的小組,還有好看的餐具拯救世界、請來參觀我的房間等具有種草屬性的小組,以及985廢物、上班這件事等情緒類小組,對用户有很強的包容性。
而微博超話的領域更加垂直和細分。
例如好好學習的超話類型中,就分為「考研」、「法考」、「法碩」、「會計專碩」數百個超話,每個超話的話題都極具針對性。
在用户圈子上,豆瓣和微博、頭條有很多不同。
豆瓣小組類型豐富,覆蓋的年齡也相對較廣。
而微博用户相對來説,更加年輕化。《2020年微博用户發展報告》顯示微博在2020年9月月活用户5.11億,日活用户2.24億,其中90后佔比為48%,00后佔比為30%。
今日頭條的用户羣體年齡層偏大,用户羣體更加下沉,這部分羣體並非玩社羣的主流羣體。
但是在這次「複製豆瓣」的行動上,微博和字節都陷入一個誤區。
豆瓣小組的核心並非組長,而是用户,而豆瓣的小組之所以能吸引用户,是因為優質話題。
組長在豆瓣小組是維持秩序的角色,並非意見領袖,甚至拼組等多個小組組長,都是因不當發言被用户推翻的。
「微博、頭條與其費盡心思挖組長去運營平臺,不如找各個小組的活躍用户去把社區氣氛帶起來。」一位用户表示。
另一位資深用户回憶:「我知道最開始模仿豆瓣小組的是知乎,知乎搞了個圈子,很多和我們的組名一樣,但是沒搞起來。微博流量為王和豆瓣去中心化背道而馳,今日頭條的核心用户羣體壓根不是年輕女性,即使豆瓣很多大組都被限制組員一天只能發一個帖,大家還是離不開豆瓣。」
在整個互聯網大環境中,像微博、頭條這樣的平臺,是受到嚴格監管的。
以微博為例,2020年,根據有關部門要求,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自當年6月起,暫停更新一周。同時,微博承諾,加強對違法信息管控,健全內部審覈處置流程,積極維護網絡秩序,構建社區生態。
從用户體驗上來説,如果發佈帶有敏感信息的微博,平臺一般很難審覈通過,或者作者發佈之后,短時間內就會被平臺撤掉。而且,在這方面,微博甚至不需要人工審覈,直接通過后台算法就能檢測出敏感信息,並且做出相應處理。比如遇到重大輿論事件,微博往往會關閉某一話題的評論功能。
頭條受到的監管同樣嚴格。以抖音為例,在抖音直播間任何髒話,或者不雅舉動,平臺有可能會自動關閉直播間。此前,抖音曾經因為低俗內容受到行政部門的頂格處罰。爲了加強內容方面的自我審查,字節跳動此前也曾經招募數千人的視頻審覈團隊。
相比微博和頭條,豆瓣的審覈對人工的依賴性高,審覈標準相對寬松。除非涉及敏感話題,或被用户大量舉報,帖子和言論不會輕易被刪。對於用户發表的不友好、偏激言論,豆瓣選擇了摺疊評論這種折衷的方式,只有點擊「展開」,其他用户才能看到評論。
隨着部分小組的停用,一部分用户可能就此散夥;但豆瓣有望建立起一個更加規範,更加適應監管的社區規則和審覈體系,從長遠來看,是一件好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剁椒娛投」(ID:ylwanjia),作者:妙啊 藍蓮花,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