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01 07:56
一、交易提示
1.3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全天整理為主,小長假即將來臨,市場情緒較為謹慎。滬深成交金額超1萬億元。盤面上,鋰電、光伏帶頭調整,銀行、煤炭、建材、中醫藥板塊強勢。抗疫龍頭中國醫藥幾乎上演天地板,主力淨流出超16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10.53億元,3月累計淨賣出450.83億元,終結連續17個月淨買入態勢,月累計淨賣出額位居歷史第三。貴州茅臺獲淨買入6.56億元,連續第二日淨買入額居首;東方財富、恩捷股份分別獲淨買入3.36億元、2.13億元,中國建築、紫金礦業、萬科A淨買入逾1億元。淨賣出方面,愛爾眼科、招商銀行淨賣出超3億元,中遠海控、隆基股份、順豐控股、興業銀行淨賣出逾1億元。
2.港股成交1023.95億港元,南向資金暫停交易。醫藥股領跌,恆生醫療保健業指數大跌4.58%,科技股下跌,大金融逆市上漲。
3.3月降準、政策利率「降息」預期落空,讓市場把目光聚焦於4月市場流動性狀況以及后續貨幣政策走向。分析人士認為,排除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逆回購到期因素,4月或存在約3000億元流動性缺口。對此,央行有望繼續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在寬信用和降成本目標下,貨幣政策操作仍有憧憬空間,降準降息落地依然可期。
4.多家保險資管公司透露,保險資管行業計劃在當下時點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尋找優質上市公司進行價值投資,將聚焦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預計有超過2萬億元的增量資金可加倉。睿郡資產管理合夥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表示,目前市場可上可下,很難做方向性判斷。他用「隆冬已過,春寒料峭」來形容當前市場,未來一段市場可能會處於瓶頸期。但他強調,后續雖然宏觀環境依舊充滿不確定性,但當下估值風險已經得到了較大程度釋放,不建議非專業投資者現在賣出。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表示,A股3月15日已見底,大概率不會二次探底。從目前到年底,大概有20%左右的回報。中長期可關注新能源汽車等成長性股票;短期來看,與基建相關的板塊投資機會猶存。
5.進入2022年,市場遭遇劇烈調整,很多重倉賽道股的基金淨值遭遇大幅回撤,但從今年以來表現較好的基金情況看,除了重倉股的上乘表現以外,還和隱形重倉股密不可分。最新披露的2021年公募基金年報顯示,不少隱形重倉股的搶眼表現,推高了基金淨值。部分年內業績欠佳的基金,也同隱形重倉股的大跌密不可分。
中歐基金披露旗下產品年報,周蔚文、曹名長、葛蘭等知名基金經理在管產品的「隱形重倉股」終於「浮出水面」。其中,葛蘭截至去年末十大隱形重倉股分別為智飛生物、昭衍新葯、恆瑞醫藥、歐普康視、長春高新、美迪西、我武生物、藥石科技、普利製藥和同仁堂;周蔚文十大隱形重倉股為恆力石化、立訊精密、華測檢測、中遠海能、牧原股份、萬達電影、中航沈飛、法拉電子、晶澳科技、金地集團、美年健康。
隨着2021年基金年報全部披露完畢,作為券商研究所收入的重要來源,基金公司佣金分倉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券商綜合實力。wind數據顯示,從總量來看,2021年公募基金繼續大爆發,2021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總額為超28萬億,同比增加超10萬億。而券商獲得的公募基金佣金金額也比2020年同期的139億元激增至222億元,同比增長近60%。從各家排名座次來看,中信證券、長江證券依舊穩居一二,廣發證券超過中信建投位居第三。另外,分倉佣金收入前10名券商累計實現佣金總收入近100億元,在所有券商佣金總量中佔比近45%。
二、基金預警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淡水泉旗下多隻代表產品今年回撤嚴重,年內浮虧已超20%,淨值壓力明顯。不過,過去每當淡水泉的淨值大幅回撤,趙軍不得不親自出場安撫投資者時,都被視作底部信號。此次出場,淡水泉能否穩住產品淨值,備受市場關注。
淡水泉掌門人趙軍直面投資者——召開線上投資者交流會,為淨值回撤致歉,反思組合運作。他表示相信未來淡水泉還是可以提供有競爭力的回報和價值。對於業績表現不佳的原因,趙軍指出,錯過去年4-7月最佳佈局新能源的窗口,將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優質成長龍頭,加大對困境反轉機會的佈局,同時賣出一些防禦性的資產,換到一些下跌幅度較大、市場情緒比較悲觀的企業。
三、公募基金高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