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3-31 16:50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沸騰的黑,審稿:蟹黃撈飯,圖文製作:8,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説起也門這個國家,除了新聞上經常出現的,胡塞武裝與沙特阿拉伯的軍事衝突,以及當地人的艱苦生活外,可謂乏善可陳。前幾年上映的《紅海行動》和《戰狼》就是以2015年也門撤僑事件為原型拍攝的,確實也凸顯了也門當前極其糟糕的國家狀況。
雖然我在也門只生活了短短几個月,但也足以發現這個國家相當豐富的面向,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中東、也門與沙特
也門是一個有着輝煌歷史的文明古國,雖比不上周邊的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但歷史也在這留下了豐富的印跡。
早在三千年前的舊約時代,也門就誕生了示巴王國,聖經中還記載有示巴女王和以色列所羅門王的交往故事。到了公元7世紀,也門成了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從地理條件來看,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部,而阿拉伯半島百分之八十以上都為沙漠覆蓋,多山的也門集中了為數不多的綠洲和河流,在古代阿拉伯人的眼里,也門也算是快樂福地了。
雖然大部分國土為荒漠覆蓋,但在西部山區也有降水較多、可以發展農業的山谷
古建築
據史料記載,也門歷史上曾經建築過一座著名宮殿——「霧姆丹宮(قصر الغمدان)」,古籍提到其共20層(當代科學家猜測實際是七層左右),最上層塑有一座獅子雕像,工匠們巧奪天工地把獅子與通風系統聯通起來,使得每當大風吹過樓頂時,獅子口中便會發出咆哮。
甚至有種説法:樓頂的天花板是一整塊石頭雕成,石塊被雕琢地非常的薄,幾近透明,白天可透過日光,晚上能看見月亮。但遺憾的是,這座宮殿在奧斯曼土耳其佔領也門期間,被當時的國王勒令摧毀了。
霧姆丹宮雖然已經沒有了,但是人們可以從也門首都——薩那的古城中一窺也門的「魔幻建築」。如果「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要拍電影,薩那古城是絕佳的取景地。
不同攝影師鏡頭里的薩那古城,圖:shutterstock
裙子與腰刀
也門的裙子和蘇格蘭裙子有一個共同點——給男人穿的。裙子作為當地男性的傳統服飾,與當地炎熱潮濕的環境有關。就我親身感受而言,工作時穿長褲通風性很差,炎熱讓我褲子的大腿內測經常被汗水浸濕,而潮濕的布料來回摩擦皮膚,讓皮膚又紅又腫,走起路來不得不張開腿走很誇張的外八字才能減少摩擦……
這時我看着當地男人的長裙,心里油然而生一股羨慕之意。有些人可能會問,阿拉伯人不都穿長袍嗎?長袍下半身和裙子有什麼區別?
也門的裙子和上衣是分開的,大概是六七分長,穿這種裙子,不止通風涼快,兩腿間沒有布料摩擦,它還適用於多種場合:穿着裙子可以跑、可以跳、可以騎馬打仗。而長袍只適用於居家和散步。
圖:shutterstock
至於腰刀,則是也門男人的標配,腰刀這種東西,在阿拉伯國家有很多名字,而只有在也門被稱為جنبية意為:身邊的,貼身的。也就是説隨身佩戴腰刀是他們的民族傳統。
而發展到近代,腰刀的防衞功能被槍械削弱了,腰刀就成了他們的飾品,在一些盛大節日場合或者婚禮上纔會特意配腰刀,主要是爲了彰顯男子漢的勇武氣概。
圖:shutterstock
另外,也門腰刀的造型非常粗獷且誇張,刀把與刀身比例相似,刀鞘的頂頭有一個巨大的彎折,沒見過的人,還以為整個刀就是個水壺。
圖:shutterstock
好的腰刀不僅堅硬鋒利,刀鞘和刀柄上還包着一層金或銀,並且在金銀上做鏤空和雕花,鏤空處還鑲嵌各種寶石。要從也門帶什麼紀念品的話,那腰刀絕對是不二之選。
咖啡與蜂蜜
也門曾經是全世界咖啡的集散地,要知道,咖啡起源於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古代的埃塞俄比亞與也門隔紅海相望,也門人發現咖啡豆是一種非常上頭的植物,誰不喜歡上頭呢?於是他們把埃塞的咖啡引進也門,而也門北方的高原正好適合種咖啡。
那時世界上只有埃塞和也門種植咖啡,由於陸路交通困難,埃塞人把咖啡先發到也門來賣,然后也門的阿拉伯人通過當時也門摩卡港口把咖啡帶到了北非,再通過地中海,咖啡就來到了歐洲。
一開始咖啡並不叫café,販賣咖啡的人把它叫摩卡,因為所有的咖啡都要經過摩卡港。今天咖啡廳賣的摩卡,是一種扭曲了事實和定義的咖啡製成品。也門的摩卡咖啡至今還在也門。
説到摩卡咖啡的滋味,我有幸品嚐過幾次,那時我還在也門工作,有次去超市,無意中發現了原產的摩卡咖啡,可以説是摩卡本卡了。以也門的落后條件來説,摩卡咖啡的包裝絕對非常高級了,唯一的缺憾是成品是粉末而不是咖啡豆。
回到住處,我借來當地人煮咖啡的器具——一個金屬小瓢,一個鐵絲圈的電爐子,並讓他們教我怎麼煮,也門人似乎並不在意水温和時間,煮得直到滿屋飄香才關火。
因為在此之前我喝咖啡都是速溶加伴侶,不會品嚐咖啡本身的風味,所以當時我也沒喝出個所以然,只是過后,口中余香久久不散,這種余香跟喝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它是一種清爽得難以言喻的味道。
直到現在,我懂得品嚐咖啡了,也喝過一些會口留余香的咖啡,但沒有一種像也門摩卡的余香那樣口感清晰、持久。這麼説吧,也門摩卡的余香像是把藍天和白雲放在嘴里含着一樣。正是因為這個余香,我喜歡上了各種口味,各種烘焙的原味咖啡。后來我每到一個咖啡店,總要問有沒有也門咖啡,遺憾的是至今我再也沒喝到也門咖啡了。
也門的蜂蜜像也門的咖啡一樣,只要出現在商場或超市,就會放在高級貨里,一是由於戰亂,蜂蜜運輸困難,所以它真是稀罕貨。二是也門蜂蜜的質量,若不是親眼所見,我也不信。
圖:shutterstock
曾經我的中國同事讓一名也門員工給他帶一罐當地的土蜂蜜來,他一拿到手就來跟我們得瑟:
只見他把罐子從90°直立轉成180°,而罐子里的蜂蜜則靜止不動,好像跟罐子一體似的,我們盯着那隻簡陋的塑料罐子,一分鍾,兩分鍾……五分鍾過去了,蜂蜜才趨於水平,毫不誇張地説,它比瀝青還粘稠。這一塑料罐蜂蜜,大概300ml,其價值折成人民幣接近300元,這還是在當地的價錢。
現在迪拜的高級商場里也在賣也門蜂蜜,成色不如我在也門見過的土蜂蜜,但價格卻不相上下。圖:shutterstock
卡特葉
也門除了優秀的旅遊資源,還有高級的蜂蜜和咖啡這種世界剛需,並且它像其他幾個海灣國家一樣,也有石油、天然氣資源,此外當地還盛產黃金,有多個黃金礦藏。可謂佔了天時地利,那它究竟是如何把鑽石星耀的開局打成了青銅爛鐵?
問題首先要歸咎到外族入侵和近代內戰導致局勢動盪。尤其是上世紀30年代,英國插足導致也門分裂,形成了南也門和北也門。后來的幾十年里又經歷了統一、分裂、再統一、再分裂,雖然目前統一了,但依然被外國操縱,事實上是分裂狀態。
除了戰亂,也門落后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卡特(قات)」葉。卡特是一種灌木植物,原產自埃塞俄比亞,又叫「阿拉伯茶」、「巧茶」,古埃及人也曾使用卡特葉,但多用在祭祀中與神明建立聯繫時。有點類似古希臘人對酒的使用。
這是因為卡特葉具有致幻、麻痺和放大感官的作用。緝毒部門將其定性為「軟毒品」,與大麻、罌粟一樣。但卡特與其他毒品不同的一點是:通過咀嚼,將葉子嚼碎,含在口中,可以讓其中的毒品成分緩慢釋放,以便長時間享受。如果你在也門看見鼓着腮幫子的人,那毫無疑問,他在嚼卡特葉。
説到全民吸毒,荷蘭、加拿大在也門面前都是小弟。這兩個國家也就是近幾十年纔將吸大麻合法化,而卡特葉在也門的流行要追溯到公元16世紀。至今為止,也門的七成人口都在使用卡特葉。
另外,據世界銀行於2007年的報告,卡特葉產業貢獻了6%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及14%的就業崗位。卡特葉開支佔到家庭預算的10%以上。我相信這只是一個保守數據。
雖然我在也門只呆了短暫的幾個月,但我對他們咀嚼卡特的場面記憶猶新,可謂是頗為震撼,基本上每個家中都有一個單獨的房間是用來嚼食卡特葉的,有時還慷慨地邀請客人加入一起享受。
在街上,我經常看見交警端着衝鋒槍指揮交通,但腮幫子鼓起來一大塊,里面存放在卡特葉。
當地朋友盛情邀請下,我也入鄉隨俗地加入他們的人羣中,感受了一次卡特。但一開始,我就失敗了,畢竟那玩意就是樹葉,長得像冬青樹葉似的,我先拿來兩片放進嘴里,嚼了幾下,苦澀的口感讓我無法接受,像青柿子皮一樣難吃。
朋友的兒子,8歲左右,在旁邊還一直給我遞新的葉子,他一臉天真快樂的樣子,搞得我有點懵。他還丟給我一個枕頭,讓我用胳膊撐着枕頭,再用手撐着頭,躺下來,還給我做了個示範,那姿勢,跟卧佛一般無二。我最終還是沒有體會到卡特的神奇效果,就悻悻地離開了。
或許他們會像看傻子一樣看我,但是人這種動物,如果能在精神上滿足,怎麼可能還會去追求物質呢?追求物質的本質不就是滿足精神的需求嗎?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漁翁,每天去海邊釣魚,每次哪怕還有很多時間,只要釣夠了,他就把魚賣掉回家,路上買瓶啤酒給自己,買點吃的喝的給老婆孩子。
他的一個朋友對他説,你為何不每天多釣些?漁翁反問:多釣了就又如何?朋友説:你就可以攢錢買條船去海上撈魚,賺更多的錢,然后換更大的船,最后僱人幫你做這些。漁夫説:那我還去干什麼?朋友説:你就可以隨意的釣釣魚,喝喝酒,回家哄老婆孩子。漁夫説:我現在做的不就是這些嗎?
圖:shutterstock
也門人全民吸毒的問題顯然不是某個人、某個組織出來抗議能解決的事,但是我真心地希望那里的戰爭早點結束,讓漂亮的薩那古城成為后代的驕傲。使也門的蜂蜜出現在各個國家超市的貨架上,使摩卡咖啡再次以它本來的樣子聞名於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沸騰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