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3-31 16:41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林心林
在極兔速遞再次出現派送停滯后,王嘉將自己在拼多多上的用户名改為「發極兔直接退」。
王嘉喜歡搗鼓花卉種植,今年2月開春后,她在拼多多上下單了種植需要的盆土,發貨地在相隔兩百多公里的鄰市。但17天過去了,王嘉手里新鮮的花卉迟迟等不到盆土,這讓她很沮喪,「花就要沒有地方住了。」
這已經不是極兔速遞第一次出現這種問題。一個月前,王嘉的另一個快遞在路上耗費了30天。
忍無可忍的她決定在拼多多上改名,並投訴了極兔。而極兔速遞客服告訴她,快遞派件不及時是因為公司正在融合整頓中。
類似的場景在過去幾個月以來頻繁發生在使用極兔速遞的商家和消費者間,而這背后的根源是150天前的一場轟動的快遞併購案。
去年10月29日,百世集團和極兔速遞共同宣佈,百世集團同意將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
此后極兔速遞開啟了與百世集團的兩網融合,但伴隨而來的則是整合過程中末端快遞網點融合的矛盾、混亂,這直接導致快件的配送效率大不如前,並最終傳導到商家與消費者。
按照計劃,極兔速遞與百世集團的整合將在今年一季度完成。臨近收卷期,雙方的整合進行到哪一步了?
這隻「瘋狂的兔子」被視為國內快遞業最大的「攪局者」。
2015年8月,極兔速遞在印尼誕生,以全年無休的配送模式迅速成為東南亞頭部快遞公司,並瞄上了中國市場。
憑藉收購上海龍邦速遞,2020年3月,極兔速遞正式進入國內市場。在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等多方資本支持下,極兔速遞通過價格戰以及拼多多迅速切入中國快遞市場。
數據顯示,僅用一年時間,極兔速遞日均單量就達到2000-3000萬單,與之對比的是,2021年中通日均單量超6000萬單,韻達、圓通緊隨其后日均約4000-5000萬單。
儘管發展迅猛,但想要躍升至第一梯隊的極兔速遞還需要幫手——常年燒錢虧損、有意出售快遞業務的百世集團成為它的目標。2016年-2021年,百世集團旗下的快遞業務5年間虧損達53.7億元。
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團和極兔速遞達成協議,百世集團將難啃的國內快遞業務出售給野心勃勃的極兔,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快遞行業規模頗大的一次併購。有接近交易的人士推測,兩者合併后日單量約在4600萬單,佔市場份額的14%,體量已逼近圓通、韻達。
然而,收購併不是簡單的一加一,對於極兔速遞而言,除支付68億交易款外,還要面臨管理團隊融合、網絡聯動性,以及更為重要的末端加盟商融合問題,
收購前,極兔、百世遍佈全國的加盟商合計有近8000個,而其中網點重合的片區便意味着配送區域經營權將重新劃分,為此,極兔速遞在去年12月針對同一區域雙方的加盟商提供了四種場景和解決方案。
但在隨后展開的網點整合中,效果卻不盡如意。
涉及同一快遞品牌下一二級加盟商的不同利益選擇、不同快遞之間對於市場份額和客户的捍衞,加之總部並沒有統一的收購標準等原因,不少地方都出現末端加盟商僵持不下的情形,這最終傳導到商家與消費者。
今年1月開始,各大社交平臺上關於極兔、百世快遞停滯的話題討論不斷。只用過一次極兔快遞的曉雯便感嘆「再也不想用了」。2月15日,她購買的肉醬包從四川眉山發貨,2月17日已顯示到成都大世界分揀中心,但隨后一直沒有派送,一直滯留到3月才通知曉雯去取件。
「拿到的時候食品已經發臭,我直接丟掉了,而且很多和我一樣放了很久的快遞都丟在垃圾桶。」曉雯説,最后「背鍋」的商家把全款退給了曉雯。
在小紅書賣手工飾品的商家孟孟同樣叫苦不迭。一直以來孟孟都是選擇發百世快遞,自2月以來,她收到了來自客户接連不斷的物流投訴與退款要求。
「商家也很難,快遞積壓在網點,退也退不回來,作丟件理賠又不給理賠,因為兩家快遞融合期間不做理賠。」孟孟稱,唯一可能理賠成功的方式就是不斷打百世總部電話。
這一局面直到3月纔開始好轉。時代財經發現,相比前兩個月的僵局,自3月中旬起不管是消費者、商家、網點加盟商等都反映出整合情況有所加快的趨勢。
據王嘉反映,最近附近的極兔網點已經恢復正常發貨,她也沒有再出現極兔快遞收不到件的情況。「還換了新的快遞小哥,態度好了很多。」
廣州的百世二級網點加盟商廖寧,原本在今年1月初也面臨與原極兔加盟商僵持不下的局面。「互相不讓,談不攏。」但最終,在總部的方案指導下,廖寧與對方在年前重新進行了區域拆分與互換,分別成為各自區域內唯一加盟商。
但逐漸平靜的水面下仍然暗流湧動。網點單量減少、員工收入波動、客户流失等等是極兔百世兩網整合中避免不了的后遺症。
對廖寧來説,最直接的影響是網點覆蓋配送範圍縮小,這導致派件量明顯減少。廖寧所承包的網點位於廣州市中心區域,整合前網點一天的派件量能達到8000余件。
「現在6000件不到。」廖寧覺得委屈,原本負責配送範圍里他已積累了足夠的資源與客户,但現在被迫與極兔加盟商分享。這不管是對網點還是按計件收入的快遞小哥來説,都將帶來直接的影響。
作為網點負責人的廖寧早已預估到了這一局面,稱自己會盡量保證過渡期的員工收入水平。但他期望單量能儘快提升上來,「有單量才能掙錢,不然都養不活一個網點,房租、貨車、員工工資都是大頭。」
客服黃玲所在的銀川極兔網點受影響更大些。年前,網點老闆爲了收購同一片區一直在與原百世加盟商周旋談判,但最終收購沒有達成,同樣是劃片區各自負責。
在近兩個月的整合過程中,因中轉不及時,不少商家選擇發其他快遞公司,該銀川網點單量面臨鋭減。「融合前一天單量3000件,現在片區對半分加上貨量受影響,一天只有1000多件。」
腰斬的單量讓網點快遞員的收入影響明顯。據悉,爲了照顧快遞員,網點把原本計件的收入方式改成了固定工資。
不過,黃玲稱,網點老闆仍沒有放棄希望,因為目前極兔已接入了淘寶系統。
此前,因與拼多多的緊密連接,使得極兔被阿里的淘系網絡拒之門外。在外界看來,極兔此次收購百世快遞的意圖之一就在於拿下百世覆蓋的淘系訂單,從而切入淘系。數據顯示,阿里的淘系電商是百世最大的訂單來源,佔據淘系市場份額約10%。
早在2022年1月起,「百世快遞」在菜鳥平臺的名稱就更改為極兔(原為百世快遞),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卻面臨極兔單號無法錄入淘寶賣家發貨系統的尷尬境地。黃玲稱,3月中開始極兔系統已與淘寶完成對接。「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用菜鳥電子面單系統打單,后續物流也會在淘寶上顯示,就能把百世的淘寶單接過來。」
他們仍在堅守希望,但有的則在轟轟烈烈的融合大潮中轉身撤退。
做過兩年極兔快遞加盟商的劉釗原本也掙扎過一段時間。
在他負責配送的山西運城某片區,極兔的單量比百世快遞多了不少。但在總部強制拆分之后,劉釗的網點日單量從4000多件變成了2000多件。
「這個極兔網點是我一件件送起來的,投廣告、做活動,現在越來越好了,卻被百世分走了,客户也都沒了,幾年的辛苦給百世做了一鍋飯。」
看到快遞單量日漸減少,劉釗決定直接退出,將網點賣給原百世加盟商,這個過程中他也不是沒有過糾結,「剛開始還覺得捨不得,但現在覺得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現在油價這麼高,成本更貴了!」
賣掉網點的劉釗並沒有留在快遞行業,在他看來「客户覺得哪家快遞便宜就在哪里發,帶不走。」劉釗索性干起了電商。談到新工作,他透露「收入稍微比之前還要好一些。」
至於原來網點的快遞小哥,劉釗則表示因為收入受影響,有的轉去了原百世加盟商,有的也轉行了。廖寧稱身邊有同行將自己日均3000件的單量百世網點賣給了中國郵政,「賣了40萬,挺高的。」
在極兔和百世快遞網點融合過程中,不僅導致了部分快遞員與網點的撤退,也間接使得大量電商流失了客户資源。
爲了維護自己剛起步的飾品小店,孟孟在3月初就把快遞商換成了韻達。「一件飾品的利潤也不高,經不起快遞丟件、客户退款的折騰。」
「這半年親眼見證歷史了。」3月29日,王珊在社交網站上寫下這麼一句話。原本在呼和浩特百世轉運中心的她,趁着換籤極兔合同的期間準備直接離職。
今后只有極兔了——這是不少受訪者在這短短150天里感受最深的一點,而這或許也是極兔收購百世最終想要達成的目標。但從目前的融合情況看,似乎有所偏航。
「原本兩網融合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現在感覺極兔的做法過急,過急就會帶來很多問題。」快遞行業專家、雙壹諮詢創始人龔福照稱。
在他看來,從長遠發展來看,極兔的網絡肯定會逐漸地替換百世快遞原有的網絡,百世快遞的品牌也會逐漸消失,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從雙品牌進行運作的話,兩者雖然存在競爭關係,但從大盤角度來看,百世已經減弱,隨着時間和市場發展,它的品牌影響就會越來越弱,自然也就完成整合。」
按照龔福照的預估,這場行業併購原本或在今年6月份前完成融合與恢復,但現在看起來遠比想象得要慢。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年中大促618的考卷正在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