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惠生工程(2236.HK):業績拐點向上趨勢明確,中長期增長動能強勁

2022-03-31 09:43

近期俄烏衝突擾動全球供應鏈,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曾於3月7日刷新近14年以來最高點。儘管當前國際油價受利空因素影響有所回落,但重心仍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加之全球範圍內不確定因素仍較多,石油化工行業有望維高景氣度,為能源化工板塊帶來有力的業績支撐。

 

3月28日,中國領先的能源化工工程EPC服務和技術整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惠生工程(2236.HK)發佈了2021年度業績,全年實現收入約為6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約18.6%;毛利約為4.6億元,同比增長約52.3%;年內虧損約為0.9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的虧損約2.7億元大幅改善,或迎來業績拐點。

 

核心競爭優勢突出,盈利能力有望加速恢復

 

惠生工程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設計、採購及施工(EPC)與設計、諮詢與技術服務兩大經營分部,佔總收入比例額分別約為96.12%、3.88%。作為國內領先的能源化工工程EPC總承包服務供應商,公司在乙烯、裂解爐、丙烷脱氫、煤氣化、甲醇制烯烴、合成氨及三聚氰胺等傳統拳頭產品保持着領先地位。據瞭解,公司在中國乙烯裂解爐市場佔有率高達70%,同時也是國內擁有自有煤化工技術最多的工程公司之一,於能源化工工程領域已經建立起較強的競爭壁壘,利於其擴大市場份額並獲得更高的邊際利潤。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新合同總值約64.1億元,未完成合同總值約255.3億元,為其收入的持續穩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盈利性方面,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約為7.3%,較2020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無論是核心業務EPC或設計、諮詢與技術服務的毛利率都有所改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持續加強設計管理與優化、專注精細化管理、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從而帶動了整體經營效率提升。隨着公司技術能力與生產效率的提升,料想其盈利能力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另一方面,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早在2021年中期便已轉正並持續改善,全年錄得約2.57億元,亦成為其盈利能力提升的又一佐證。

 

期內,公司堅持國際化戰略,在鞏固及拓展中東等傳統化工市場外,也在積極於俄羅斯、東南亞等區域佈局新興市場,在北美市場也有多個商機在跟蹤及洽談中。公司深耕海外市場多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海外項目經驗,與眾多國際工程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能夠通過模塊化設計及製造的優勢,為不同地區客户提供優質及差異化服務,海外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助力業績增厚。

 

技術創新驅動新能源新材料業務發展,錨定廣闊成長空間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在原有業務優勢的基礎之上,公司把握全球碳中和浪潮,大力探索新興領域,加大在新能源及新材料領域的技術研發及合作,加速打開新市場空間。新能源方面,目前公司已完成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氫氣液化儲氫、氫氣與煤化工耦合的前期規劃,並與神華工程等多家公司商談氫能綜合利用合作意向。此外,公司正致力於打造從綠電到綠氫,再到綠色化工和碳減排的完整產業鏈,有望優先錨定該領域的增量市場空間。

 

新材料方面,公司與新疆維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24萬噸/年聚酯類可生物降解樹脂項目的EPC總承包合同,邁出了新材料領域佈局的重要一步。公司重點發展新材料、可降解塑料、新工藝的技術研發與工程化,已經具備解決相關重點研發課題的成功經驗,且在傳統生產路線基礎上的綠色工藝創新、可降解塑料創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果,彰顯其持續創新能力,亦為其未來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奠定堅實基礎。

 

公司堅持創新引領,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佈局,2021年獲得新增授權專利13項,新增專利申請19項;獲批設立「上海綠色化工與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該研究中心平臺,公司在二氧化碳利用、可降解材料、廢塑料回收利用、高端新材料等領域的競爭力有望更上一個臺階。

 

整體來看,行業外部環境轉好,景氣度維持高位的背景之下,惠生工程盈利性正逐漸恢復,龍頭優勢將持續顯現,業績底部向上動能明顯;加之在能源轉型大趨勢下,能源化工行業涌現新的發展機遇,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於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佈局穩步推進且成果初步顯現,為中長期業績增長注入強勁動能,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