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四環醫藥醫美業務收益大漲,但覆蓋3000家的「小目標」沒完成

2022-03-30 23:38

  中新經緯3月30日電 (王玉玲)29日,四環醫藥發佈2021年業績報告,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約為32.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6%。在這份報告中,四環醫藥稱,「過去一年是拐點之年,從心腦血管仿製藥企業,向醫美及生物製藥全面轉型。」

  就醫美板塊而言,過去一年間,四環醫藥的注射用A型肉毒素(商品名:樂提葆)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后,正式上市流通。同時,報告期內,四環醫藥繼續「買買買」,斥資1911萬元人民幣收購美學與生物醫學產品製造商Genesis Biosystems。殺入醫美行業以來,四環醫藥轉型成績單如何?

肉毒素撐起醫美業務

  愛美的女孩肯定對肉毒素並不陌生,它更被人熟知的稱呼叫「瘦臉針」,也是消費者青睞的輕醫美項目之一。

  四環醫藥為韓國醫美公司Hugel肉毒素產品樂提葆的獨家代理商。公開資料顯示,Hugel成立於2001年,旗下多個醫美產品佔據韓國市場份額第一,也是首家獲得中國肉毒素上市許可的韓國製造商。

  樂提葆在國內目前獲批兩個規格,Letybo100U於2020年10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Letybo50U於2021年2月正式獲批。根據年報,Letybo100U已於2021年2月正式開始銷售,全年銷售收入達3.99億元。同時,四環醫藥表示,Letybo50U將在年內開始在中國大陸銷售。

  報告期內,四環醫藥醫美業務收益及分部經營溢利分別為約3.99億元及約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83.3%及971.1%,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達到12.1%。四環醫藥表示,醫美板塊業務增長主要源於樂提葆實現上市銷售,對業績產生積極貢獻。

  事實上,四環醫藥對樂提葆期待甚高,在半年報中,四環醫藥放言,有信心在年底前完成覆蓋3000家醫美終端機構的目標,並在三年內取得中國30%的肉毒素市場份額。

  但從年報看來,四環醫藥並未完成之前定下的目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末時,四環醫藥樂提葆實現機構覆蓋超1800家,其中頭部500機構已覆蓋接近400家。而截至2022年1月,樂提葆在全國共覆蓋近2500家醫療美容機構,與3000家目標仍有一定距離,增速不及預期。對於這一點,四環醫藥並未在年報中披露原因。

同時,四環醫藥在市場上也面臨着多個競爭者。據國家藥監局,目前國內肉毒素市場有保妥適、衡力、吉適和樂提葆四款產品獲批。

  根據財通證券分析,目前仍處於傳統肉毒素同質化競爭時代。除了已審批上市產品外,2018年,愛美客與 Huons Global全資子公司簽訂A型肉毒毒素產品在中國的合作協議。根據東方證券,目前900KDa肉毒毒素正進行臨牀三期。

  其次,下一代肉毒毒素產品也在研發路上。據財通證券,下一代肉毒毒素正朝着更長效、更快起效、新劑型的方向發展,至少有5家產品處於在研,具備極高的市場潛力。

  就中國市場而言,2020年6月,復星醫藥發佈公告稱,復星醫藥產業於2018年12月獲美國 Revance 授權在區域內獨家使用、進口、銷售及其他商業化RT002(不包括製造)的權利,該新葯是用於中重度眉間紋治療,目前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牀試驗註冊審評受理。

Hugel股權競標失敗

  中新經緯注意到,以往醫美企業收入增長普遍在下半年,以華熙生物為例,上半年營收為19.37億元,下半年營收為30.11億元。而根據四環醫藥2021年半年報,樂提葆上半年收入達到2.58億元,下半年收入僅為1.43億元,增速放緩。

  這是否與此前Hugel被收購有關?2021年5月,貝恩資本放出有意出售Hugel股份的消息。隨后7月,四環醫藥便表示,注意到有關貝恩資本擬出售其於Hugel的控股權益,並認為該股權收購項目對集團而言屬潛在的戰略機遇。

  就在8月25日,有韓國媒體報道稱,四環醫藥聯合林德曼亞洲投資公司、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等兩家全球私募基金經營公司,向貝恩資本提交了價格提案書,四環醫藥正式加入了Hugel的收購戰。

  不料,同一天,中國私募投資基金康橋資本主導的聯合財團便宣佈,以14.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Hugel46.9%的股權。

  對於這場交易變數,四環醫藥稱,今年9月10日,公司旗下醫美業務主體北京渼顏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侵犯商業祕密為由起訴康橋資本,該案已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受理。

  康橋資本則對媒體迴應稱:其在2020年10月受邀對四環醫藥的業務展開盡職調查,康橋資沒有違反雙方簽訂的保密協議。此次盡職調查與康橋資本財團的Hugel收購計劃無關。所謂的「竊取商業機密」純屬無稽之談,目前康橋資本沒有接到任何法院的相關通知,同時保留對任何不實信息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之后,四環醫藥還發布公告表示,集團與Hugel就A型肉毒毒素樂提葆及玻尿酸產品訂立的獨家分銷協議的條款及其項下的權利不會因Hugel股權收購項目的完成而受到影響。

擴充醫美版圖

  除了押寶樂提葆外,四環醫藥也繼續「買買買」,2021年6月,四環醫藥斥資1911萬元收購美學與生物醫學產品製造商Genesis Biosystems。根據公告,Genesis Biosystems主要從事美容設備的開發、製造和分銷,專注於脂肪採集系統,用於美容護膚治療以及整形手術,其技術能將移植脂肪成活率提高至80%至90%以上。

  該筆收購為四環醫藥醫美版圖擴張的縮影之一。根據年報,四環醫藥表示,集團旗下醫美平臺為渼顏空間,始終不斷豐富和擴大產品組合,將通過「自研+獨家代理」佈局優質醫美產品管線,在產品佈局策略下更加面向多元化與國際化。

  截至報告期末,四環醫藥目前自研產品管線中共有十余款III類醫療器械產品,包括一代「童顏針」、二代「少女針」等,還有數十款II類醫療器械產品。其中自主研發生產的童顏水凝(商品名:嘉樂妍®)、醫用皮膚護理凝膠和醫用皮膚修復凝膠三類產品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而利拉魯肽針對肥胖的適應症也將不久將進入臨牀III期階段。

  邁入2022年,四環醫藥動作頻頻。1月10日,公佈獲得韓國VIOL公司的SYLFIRMXTM(黃金微針)產品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的獨家代理權。1月21日,四環醫藥公佈與北京藍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包括PHA微球及基於生物製造的再生醫學材料,共同完成產品的研發、合規化申報及后續商業化推廣。

  此外,2022年以來,四環醫藥發佈公告稱,醫用皮膚護理凝膠及醫用皮膚修復凝膠、醫用疤痕修復液、醫用疤痕修復膜及醫用硅酮疤痕凝膠、重組III型膠原蛋白凝膠敷料、皮膚修復敷料及醫用皮膚修復敷貼等產品均獲得國家藥監局審批。

  從佈局醫美行業的動作來看,無論是「花錢」還是「賺錢」,四環醫藥在近兩年步伐堪稱神速。但四環藥業這些動作似乎並未收穫資本市場的認可,自2021年6月以來其股價跌跌不休。2021年6月4日,四環藥業觸及3.93港元/股的年內新高后,股價一路走低,至2022年3月30日收盤,股價報1.65港元/股,股價已腰斬。(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