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投資小米、騰訊股票,牙膏龍頭去年炒股虧了近20億!仍給14萬股東「豪氣分紅」

2022-03-29 15:1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3月26日,雲南白藥(000538,SZ)發佈2021年年報。去年,雲南白藥實現營業收入363.74億元,同比增長11.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04億元,同比下跌49.17%

  十年來,雲南白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首度同比下滑,且一舉回落到2015年水平。利潤縮減與雲南白藥炒股不力有關。截至去年末,雲南白藥的證券、基金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19.29億元。但云南白藥證券投資規模已經有所縮減,公司期末持有的證券賬面價值總額較期初減少6成。

  另一方面,在健康產品和藥品增長滯緩的情況下,雲南白藥開始增加研發投入。去年,其研發費用同比大增82.99%至3.31億元,這對於多年來研發投入不高的雲南白藥來説實屬罕見。隨着出身華為的新任CEO董明上任,雲南白藥已經作出了降低證券投資規模、增加研發投入等「糾偏」之舉

證券投資減倉6成 

  雲南白藥「棄暗投明」?

  雲南白藥炒股帶來的「后遺症」還在持續。

  3月26日,雲南白藥發佈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雲南白藥實現營業收入363.74億元,同比增長11.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04億元,同比下跌49.17%。

  Wind數據顯示,這是雲南白藥近十年以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首度下降,並一舉回落至2015年水平。

  雲南白藥2021年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與股票投資失利有關。早在去年三季報中,雲南白藥就曾披露因炒股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5.55億元。到年末時,其證券、基金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進一步擴大到-19.29億元

  財報顯示,2021年給雲南白藥造成最大虧損的個股爲小米集團(01810.HK),期內虧損14.04億元。此外,中國抗體(03681.HK)、騰訊控股(00700.HK)、恆瑞醫藥(600276.SH)、伊利股份(600877.SH)也給雲南白藥造成不同程度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造成鉅虧的小米集團此前也曾是雲南白藥的「搖錢樹」。2020年,受益於投資小米集團的15.16億元收益,雲南白藥憑藉炒股賺了約22億元。但2021年,小米股價年內下挫超4成,連帶雲南白藥也「受傷」。此外,雖然進行了減倉,但截至去年底雲南白藥還持有小米集團股票賬面價值約17億元,截至3月28日收盤,小米集團年內股價累計下跌超2成,這意味着其后遺症可能遺留至今年一季度。

  在去年三季度透露出因炒股鉅虧的訊息后,雲南白藥就遭到外界「不務正業」的質疑。雲南白藥彼時公開表示,將調減證券投資規模,並審慎對待二級市場投資。

  年報顯示,雲南白藥已經陸續清倉了騰訊控股、恆瑞醫藥、伊利股份和中國生物製藥。其中賣出金額最高的為伊利股份,年內出售股票10.05億元,其次為騰訊控股7.23億元。公司持有的證券賬面價值總額從期初的108.7億元下降到了期末的41.76億元,減少6成

  截至報告期末,雲南白藥還持有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HK)、健倍苗苗(02161.HK)、中國抗體、小米集團、通威股份(600438.SH)五隻個股及廣發聚利債券。其中,雅各臣科研製藥、健倍苗苗為雲南白藥在去年下半年買入,二者分別為非專利藥及中成藥製造及買賣公司、醫療保健品推廣及分銷公司,與雲南白藥同屬於一大行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3月28日收盤,雅各臣科研製藥收於0.7港元/股,健倍苗苗收於0.88港元/股,與雲南白藥過去熱衷於投資「大白馬股」相比,這兩隻個股的風格似乎有所不同。就「投資前述兩隻個股是否因業務有重合,進而存在合作可能」等問題,記者28日下午撥打了雲南白藥董祕辦及投資者事務部公開電話,但截至發稿未能聯繫上對方。

  值得注意的是,雲南白藥還公佈了其分紅計劃。

  公司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以分配方案未來實施時股權登記日的股本總額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00元(含税),送紅股4股(含税)。截至2月28日,雲南白藥有股東143559户。

創收產品中牙膏等口腔類佔一半 

  雲南白藥大手筆炒股,與其主營業務增長乏力、逐步滯漲有關。

  去年財務數據顯示,雲南白藥整體保持了11.09%的營收同比增長,與近十年來的業績增速較為一致。但拆分業務結構來看,雲南白藥的主要業務增長並不明顯。

  財報顯示,雲南白藥的主營業務分為工業產品(自制)和批發零售。其中工業產品(自制)包括了藥品事業部、健康產品事業部和中藥資源事業部。在去年4月的一次投資者活動中,雲南白藥方面表示,牙膏是健康業務中的拳頭產品,雲南白藥氣霧劑則是藥品類別中的主要產品

  這部分業務去年為雲南白藥帶來了127.03億元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8.42%,佔總營收的比重為34.92%。從盈利能力看,工業產品(自制)的毛利率也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8個百分點。記者注意到,雲南白藥旗下主營口腔清潔用品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去年實現了營業收入59.10億元,淨利潤22.61億元,從這一數字來看,牙膏等口腔類產品佔據了雲南白藥工業產品(自制)的半壁江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但根據雲南白藥在年報中的説法,公司牙膏品類在2021年的市佔率達到23%,保持行業第一,留給雲南白藥牙膏的增長空間還有多少?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至2021年,雲南白藥工業產品(自制)的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7.68%、1.86%、6.28%和8.42%,增長較為滯緩。

  另一方面,基數較大、毛利較低的批發零售業務則保持了相對較快的增長。2021年,雲南白藥批發零售業務實現收入235.8億元,佔總營收的64.83%。該業務的毛利率為7.31%,較上年同期下降1.78個百分點。而2018年至2021年,這一業務板塊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58%、16.51%、13.06%和12.43%,超過雲南白藥自制產品的同比增速。

  此外,公司在報告期內的應收賬款激增,年末時為71.84億元,較年初的35.54億元翻倍。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較上年降低近7個百分點至7.58%,創近三年新低。此外,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和淨利率也處於近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原主營業務動力放緩的背景下,雲南白藥也在有意加大研發投入。2021年,雲南白藥研發費用同比大增82.99%至3.31億元,這對於多年來研發投入不高的雲南白藥來説實屬罕見。公司在年報中表示,研發投入主要用於新增特醫食品研發註冊及採之汲生物醫學護膚品的研究開發等項目。雲南白藥亟需在牙膏之外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對雲南白藥而言,2021年是在資本市場上「栽跟斗」的一年,也是「花錢買教訓」的一年。隨着出身華為的新任CEO董明上任,雲南白藥已經作出了降低證券投資規模、增加研發投入等「糾偏」之舉。但猶如中藥尚需成長期才具有經濟價值,「百年老店」雲南白藥也還需要時間去重新煥發生機。

  校對|何小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