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天價CEO去職,敏華控股兩天「掉了」1600萬

2022-03-25 17:49

文/樂居財經 楊凱越

18個月前,馮國華正式履職敏華控股(01999.HK)的那一天,刷新家居高管薪酬記錄的「天價年薪」,在家居圈引起了小震動。

3年任期僅僅過半,3月21日敏華控股一紙公告宣佈了他的離開,未解釋原因,亦未交代去處。

年薪超1500萬,是許多家居高管的10倍之多。入場高調,退場想低調也難。

而這紙公告宣告的,不止是馮國華的退出,也宣告了敏華控股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的計劃失敗。敏華控股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引入職業經理人,董事長黃敏利下了不小的決心,也拿出了足夠的誠意。 

2020年11月3日,馮國華空降上任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任期3年。酬金為每年約人民幣1470萬元及董事酬金38萬港元,以及董事會所釐定的酌情花紅。

馮國華的過往履歷十分耀眼。資料顯示,馮國華在資訊科技及管理諮詢服務方面有逾25年經驗,兼具豐富國際及向跨國公司、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提供諮詢服務的經驗。

在加入敏華控股前夕,馮國華擔任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及惠生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出任該職位之前,馮國華於2016年4月至2020年9月期間擔任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在加入微軟之前,曾擔任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副總裁及高級合夥人。

看似和敏華並未有太多交集,但馮國華對敏華相當熟悉。自2017年起,馮國華開始作為微軟&敏華新零售項目負責人服務敏華,為敏華從門店終端到工廠的營銷、物流、生產全流程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搭建做出貢獻。

也正因如此,敏華對馮國華信心十足,在其公告中表露出,這筆錢花的值!「馮先生的薪俸乃由董事會按現行市場水平及預期馮先生對本公司事務所貢獻的時間、精力及專業知識釐定。」

據瞭解,這也是敏華控股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此前敏華總裁一職長期由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敏利擔任,引入馮國華后,才增設CEO一職。

為馮國華屢屢破例,也透出敏華控股對其不小的期許。而在馮國華的任期內,也確實帶領着敏華控股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業績均大幅增長,數字化進程也較為順利,線上發力帶動線下業績增長超6成。

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但任期僅僅過半,馮國華就離職。這背后折射出的或許是家居企業職業經理人的不易。

上任三把火

天價年薪引入職業經理人,業內分析敏華此舉或有2個目的,首先是想借助馮國華豐富的跨國公司服務經驗,更好地衝擊國際市場。此外,馮國華多年的快消品營銷經驗,也可以助力敏華在國內新零售戰略的推進。

不同於大部分家居品牌先國內再拓展國外的戰略,香港上市的敏華控股先在北美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於2016年憑藉認購歐洲家俱商HOME GROUP后,進一步打開歐洲市場,憑藉芝華士沙發等沙發品牌,以海外知名品牌的形象,外銷轉內銷,打入內地高端家俱市場。

正因如此,海外市場一直是敏華控股的重要陣地之一。馮國華任期內,即使在疫情的波及下,其海外市場仍然取得了不錯的增長。據敏華控股公佈的2022財年半年報(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顯示,敏華控股海外市場營收36.82億港元,佔總營收36%。其中北美市場實現收入25.62 億港元,同比增長60.53%;歐洲及其他地區實現收入11.2 億港元,同比增長64.94%。

反觀國內市場,馮國華上任后,敏華控股的大動作更多。在以往的採訪中,馮國華曾透露,於2021年帶領敏華控股成立了一個智慧零售創新中心,引入IT人才,搶佔數字化先機。他表示「我們的責任就是在這樣一個數字化時代的時候,怎麼樣藉助互聯網,藉助移動能夠更有效地去觸達客户。」 

藉此,敏華控股利用直播發力線上,帶動線下業務規模化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敏華在國內門店數為5369家,比2021財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門店數為4122家)實現淨增長1247家。

而2022財年半年報(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顯示,敏華控股線下渠道營收達46.34億港元,同比增長60.7%,線上渠道營收11.65億港元,同比增長26.6%。

和線下終端數量同步提升的,還有馮國華任期內,敏華控股大規模的產能擴張。2022年1月13日,敏華公告稱將在武漢市建設製造基地作為集團華中總部。截至目前,敏華在國內擁有廣東惠州、大亞灣、江蘇吳江、天津武清、重慶江津五大超過180萬平的生產基地,並同越南平陽、北歐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烏克蘭等地的產業園區形成全球化十二大生產基地佈局。

加上2021年2月已正式開工的敏華陝西基地,投產后,敏華國內六大產業基地年產值將達20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敏華重點項目就多達7個,擬投資額近300億元。最新消息顯示,敏華已於2022年1月18日購買位於墨西哥新萊昂州蒙特雷市的北美華富山工業園內總面積為338,921.73平方米的土地,以用作建設廠房。

多番動作下,敏華控股國內整體業績增長數據喜人。2022財年半年報(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顯示,其中國(包含港澳地區)市場業務實現營收65.3億港元,同比去年的43.6億港元,增長49.7%。

原因成謎

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但馮國華卻突然離職。

敏華控股是典型的家族式企業。1992年,黃敏利賣房籌得12萬美元,與夥伴共同創辦敏華沙發。3年后,合夥人退出,黃敏利成立敏華實業,也是今天敏華控股的前身。他自己擔任總經理併成為敏華實業的唯一擁有者。

時至今日,黃敏利通過敏華投資持有敏華控股59.694%股權,牢牢控股,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擔任公司的總裁。公司最終受益人為其女黃影影,其太太許慧卿也于敏華控股內擔任執行董事兼副總裁一職。

甘願大權旁落,黃敏利對馮國華想必有很高的期許,應該也提出了不低的要求。網上流傳出的一張圖中披露,馮國華上任交接后,接管了銷售、財務、HR、生產製造、運營、內外銷等諸多事務,且黃敏利對其的目標不低,疊加疫情影響,馮國華壓力較大,兩人摩擦較多,最終馮國華提出離職。

該圖片爆料人表示,此圖出自敏華控股3月22日的調研紀要,不確定其真實性。但這也折射出家居企業職業經理人的現狀。

隨着數字化的普及以及市場的波動,家居行業複雜度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加劇。相當數量的家居企業正在處於業績突破的關鍵期,但家居企業老闆多自手工製造業發家,對行業、產業均認知有限,因而寄希望於高級職業經理人來打破瓶頸,以求邁向百億、千億的規模。

但當下市場環境並不夠理想,上游房地產暴雷、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導致家居行業的局勢尚不明朗,因此職業經理人往往面對着較大壓力。目前,業內很多聘請的高管都流動性大且任期短。

馮國華離職后,黃敏利獲委任為公司總裁,重掌大權。或受CEO辭任影響,敏華控股股價於3月21日、22日連續下滑,合計下滑比例近7%,市值蒸發近1600萬人民幣。3月23日,敏華控股公告稱,黃敏利透過Man Wah Investments Limited增持200萬股,此舉被看作是提振股民信心,3月23日及3月24日,敏華控股股價小幅回升逾3.6個百分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