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公司]高毛利品種銷售攀升 博雅生物2021年度淨利同比增逾三成至3.45億元

2022-03-23 16:29

博雅生物(300294.SZ)3月23日披露2021年度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650,528,421.87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7%;實現營業利潤443,056,519.61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4,528,999.52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48%。

  天眼查信息顯示,博雅生物業務主要涉及血液製品業務、天安藥業的糖尿病用藥業務、新百藥業的生化類用藥業務、博雅欣和的化學藥業務以及復大醫藥經銷業務。具體來看:

  血液製品業務方面,2021年全年,公司母公司博雅生物貢獻1,231,862,874.38元營收,同比增長34.94%;實現淨利384,611,120.86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25.45%。博雅生物表示,主要系主要銷售增長,高毛利品種銷售佔比上升,同時,公司理財收益增加等綜合因素帶來淨利潤較大增幅;

  糖尿病方面(天安藥業),因主要品種受「集採」政策等影響銷量下降,收入下降,同時產品毛利率下降。最終,天安藥業實現營收237,887,732.28元,同比下降25.72%;實現淨利32,186,861.08元,較上年同比下降39.52%。

  此外,公司生化藥業業務(新百藥業)亦受市場及地區「集採」政策等影響,營收出現下滑;藥品銷售業務(復大醫藥)則較為平穩,全年貢獻663,625,978.46元營收,同比增長3.74%;實現淨利44,228,667.51元,同比增長11.73%;而公司化學藥業務(欣和藥業)方面,因原料藥品種生產尚未實現規模化,銷售毛利不能完全消化固定資產折舊,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中國血製品行業監管政策嚴格,且准入難度大。中國的血漿採集政策相比於美國、歐洲更加嚴格,血漿採集間隔期更長,單次採集量也較少,血漿不易獲得。2021年中國在採單採血漿站數量287家,全年採集量9390噸,僅佔全球採漿量的16%左右。血漿作為戰略資源,我國血漿採集量與中國目前在全球的政治、經濟、人口地位極不匹配。結合中國血製品市場需求增長趨勢及與歐美市場需求量的差異,綜合分析得出:至十四五末,中國血製品行業市場空間有望由2021年的400多億元提升至1000億元左右。

  近年來,大型血液製品公司通過兼併、收購的方式,使我國血液製品行業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天壇生物上海萊士華蘭生物、泰邦生物等大型血液製品公司為行業龍頭的局面,2021年,前四家公司採集血漿均在1000噸以上,合計採漿5600多噸,佔國內血漿採集量的60%左右。

  作為國內領先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之一,博雅生物產品涵蓋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和凝血因子等8個品種22個規格的產品。目前,公司擁有14個單採血漿站,2021年原料血漿採集約420噸,漿量規模相對較少,但公司噸漿產值和毛利率水平處於行業前列。

  2021年11月25日,華潤醫藥重組博雅生物成為控股股東。公告表示,華潤醫藥將以博雅生物為華潤大健康板塊的血液製品平臺。博雅生物稱,公司將打造血製品平臺,加速與華潤醫藥的融合,加強漿站資源拓展,併購整合血製品企業,擴充產能,豐富產品管線,強化學術推廣,拓展國際市場,為推動博雅生物進入國內血製品第一梯隊企業邁出堅實步伐。

  根據戰略規劃,博雅生物將聚焦主業,通過「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一體化、創新驅動」,進位趕超,為「十五五」成為國內血液製品第一梯隊企業打好基礎。另外,通過深耕轉型,拓展新業務,實現化藥業務穩步增長。力爭十四五期間,通過系列戰略舉措,實現漿站總數量30個以上,採漿規模1000噸以上,纖原、PCC產品保持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建成年投漿1800噸以上的智能工廠。

博雅生物在其2021年財報中透露,2022年,公司將圍繞發展戰略目標,以「創新、質量、融合」為管理主題,堅持四個「持續」和五個「協同」的經營方針,打造五大「能力」,推動實現企業高質量的發展。(全景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