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峰岹科技臨門突擊布圖設計專有權 實控人「不避忌」或侵蝕獨立性

2022-03-22 14:22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舒望/作者 午月 映蔚/風控

2020年7月,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峰岹科技」)與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而后12月4日,峰岹科技因戰略規劃調整等原因終止前述上市輔導。而后與招商證券「分道揚鑣」不足一個月,峰岹科技重啟上市計劃,與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簽訂輔導協議。

反觀上市背后,峰岹科技發明專利數量「墊底」於國內同行、研發費用率逐年下降的另一面,峰岹科技逾八成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申請於簽訂上市輔導協議當年,或臨門「突擊」申請。此外,實控人或並不「避忌」,其控制的企業與峰岹科技關係或「拎不清」,獨立性或遭侵蝕。

一、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同行中墊底,超八成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或「突擊」申請

創新能力是企業成長的基石,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然而,峰岹科技作為芯片設計企業,其研發費率用率報告期內走低,且其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同行中「墊底」。

據峰岹科技於2022年2月23日簽署的招股説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峰岹科技的同行業可比公司分別為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即TI,以下簡稱「德州儀器」)、STMicroelectronics N.V.(即ST,以下簡稱「意法半導體」)、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即Infineon,以下簡稱「英飛凌」)、中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穎電子」)、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兆易創新」)、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海科技」)。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峰岹科技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0.46%、17.75%、12.71%、7.64%,上述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平均值分別為13.2%、14.26%、14.57%、14.69%。

另一方面,與國內同行相比,峰岹科技的發明專利數量或「墊底」。

據招股書,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英飛凌均為國外企業,在對比國內發明專利數量時,已將上述三家企業剔除對比。

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籤署日2022年2月23日,峰岹科技境內授權發明專利43項。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信息,截至2022年2月23日,中穎電子(母公司)、兆易創新(母公司)、芯海科技(母公司)分別擁有授權發明專利74項、445項、99項。

換言之,與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峰岹科技發明專利數量「墊底」。

此外,峰岹科技逾八成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或「突擊」申請獲得。

據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籤署日2022年2月23日,峰岹科技及其子公司共擁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46項。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2014年以及2017-2020年,峰岹科技申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數量分別為1項、2項、2項、1項、35項。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2019-2020年,峰岹科技子公司峰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數量分別為1項、4項。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峰岹科技及其子公司2020年申請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共計39項,佔總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數量的比例為84.78%。

據證監會公開信息,2020年12月21日,峰岹科技與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上市輔導協議。

也就是説,峰岹科技已獲得的4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中,39項為啟動上市當年申請的,佔比逾八成。

換言之,截至2022年2月23日,與國內可比同行相比,峰岹科技發明專利數量「墊底」。且峰岹科技已獲得的4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中,逾八成申請於開始上市輔導當年,令人唏噓。

此外,峰岹科技與實控人控制的企業之間的「關係」,或值得推敲。

二、與實控人控制的企業關係或「拎不清」,獨立性存疑

企業聯繫電話、電子郵箱系企業日常經營業務的「名片」,應為企業自身獨有。而峰岹科技與其實控人控制企業存在共用電話及郵箱域名的情形。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2020年,峰岹科技的企業聯繫電話均為0755-86181158,2018年,峰岹科技的企業電子郵箱為amy.huang@fortiortech.com,2019-2020年,峰岹科技的企業電子郵箱為tina.li@fortiortech.com。

據招股書,fortiortech.com為峰岹科技原始取得並備案的域名。

然而,峰岹科技與其實控人控制企業共用聯繫電話及郵箱。

據招股書,截至2022年2月23日,峰岹科技的實際控制人BI LEI(畢磊)、BI CHAO(畢超)和高帥合計控制峰岹科技52.7%的股份表決權,其中畢磊和高帥系夫妻關係。芯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運科技」)系高帥持股100%並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企業。

據招股書,芯運科技成立於2015年11月2日,註冊資本為1,302萬元。芯運科技的經營範圍為網絡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信息系統軟件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與銷售、投資諮詢服務、企業管理諮詢。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7-2019年,芯運科技的企業聯繫電話均為0755-86181158,2017年,芯運科技的企業電子郵箱是tina.li@fortiortech.com,2018-2019年,芯運科技的企業電子郵箱是amy.huang@fortiortech.com。

而共用聯繫方式背后,不僅除了系實控人高帥控制的企業外,芯運科技的原監事或系峰岹科技的董祕。

據招股書,黃丹紅,2013年7月至2020年6月,歷任峰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峰岹科技前身)行政專員、法務。2020年6月至今,黃丹紅任峰岹科技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2019年10月至今,任峰岹科技子公司峰岹科技(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峰岹青島」)監事。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年9月8日,「黃丹紅」任芯運科技監事,於2020年3月27日離任。

據天眼查數據,芯運科技昔日監事「黃丹紅」,還在峰岹青島任監事。即兩人或為同一人,峰岹科技的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黃丹紅,或曾任芯運科技監事。

也就是説,2018-2019年,峰岹科技與實控人高帥控制的企業芯運科技共用聯繫電話;2018年,峰岹科技與芯運科技共用郵箱。對此,峰岹科技是否與實控人控制的芯運科技關係「拎不清」?期間峰岹科技的獨立性或遭拷問。

至此,上市申請註冊已獲批覆的峰岹科技,未來能否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仍是未知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