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3-18 15:5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雲南能投暴漲88%打頭陣,光伏巨頭扎堆,雲南在下新能源大棋
來源:時代周報
從雲南能投、雲天化、華能水電等雲南上市公司陸續轉型發展新能源可以看出,雲南省在「十四五」期間的新能源「大棋」已經正式開局了。
10個交易日7個漲停板,雲南能投(002053.SZ)在過去兩周時間里上演了上市以來都未曾有過的「給力行情」。
3月18日,雲南能投低開高走,早盤很快以漲停報收17.83元,這一價格是自2017年4月24日以來的近5年新高。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雲南能投的股價已經上漲了88%,公司市值從72.07億增長到135.69億,不到3個月的時間市值增加了63.62億。
實際上,雲南能投如此風光的背后是整個雲南省大力推動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不僅僅是雲南省內企業開始大力發展「風光產業」,包括隆基股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知名上市公司近期也加大了對雲南新能源產業的投資。
雲南能投率先「風光乍泄」
「要統籌謀劃,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開發建設。」今年2月25日,雲南省省長王予波在雲南省能源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能源市場活力和綠色發展動力。
幾天后,即3月1日晚,雲南能投宣佈再融資18.66億元投資三個風電項目,分別是曲靖市通泉風電場項目、會澤縣金鍾風電場一期工程項目和紅河州永寧風電場項目。
資料顯示,雲南能投是雲南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控股股東是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投集團」)。雲南能投的主營業務包括鹽業和清潔能源兩大板塊。子公司雲南省鹽業有限公司產品涵蓋食鹽、工業鹽、日化鹽、芒硝等,是雲南省唯一具有食鹽生產和省級批發許可證的企業。
清潔能源包括天然氣和新能源發電,雲南能投持有云南省天然氣有限公司52.51%的股權,擁有云南省18條天然氣支(專)線管道,3個應急氣源儲備中心和1個CNG母站。
但是,新能源發電為雲南能投的未來主要發展方向。自2017年佈局風電領域至今,雲南能投風電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目前公司共建成運營7個風電場,裝機總容量0.37GW。
根據雲南能投的公告顯示,上述三個新投資的風電項目的裝機規模分別是0.35GW、0.47GW(含二期)和0.75GW。
時代財經瞭解到,雲南能投還有一個0.05GW的大姚風電項目正在開展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全部達產后,雲南能投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99GW。
對於為何要投資風電項目,3月18日,雲南能投在回覆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公司將本次募集資金投入新增風電項目,能夠有效搶抓雲南省綠色能源電力生產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窗口,發揮公司既有產業優勢,始終圍繞「清潔能源+鹽」主業發力,堅持以服務雲南省「綠色能源牌」戰略為主線,迅速做實、做大、做強自身主業,構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在大力佈局風電產業的同時,雲南能投也沒有放棄對光伏產業的佈局。
2022年1月14日,雲南能投宣佈與華寧縣人民政府簽署《華寧縣光伏項目投資開發協議書》,計劃合作開發山后光伏項目、葫蘆地光伏項目、路脈喜光伏項目、大龍潭光伏項目共4個光伏項目,裝機規模合計爲0.07GW。
不過,雲南能投在回覆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相關前期工作。
「雲南能投這幾年在風電方面發展的還是比較快的,現在又想佈局光伏,新能源轉型已經很明顯了。」某券商電新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財經,雖然雲南能投在光伏和風電是齊頭並進,「但是,因為光伏目前還沒有啟動,所以還需要跟蹤觀察。」
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雖然雲南能投的光伏業務還沒有開展,但是雲南省意欲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戰略卻早已埋下。
「十三五」以來,雲南依託水電優勢,引進了一批著名的硅光伏科技企業入駐雲南,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色硅材料生產基地,有力支撐了「綠色能源牌」的打造。
去年11月末,雲南省能源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徵求加快推進光伏發電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見建議的函》。該文件顯示,「十四五」期間,雲南新增新能源裝機5GW。
因此,雲南省曲靖市率先提出了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構想,並且招商引資了國內外知名的光伏企業前來落户。
據悉,曲靖市已經規劃了15平方公里硅光伏產業園,圍繞「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應用」全產業鏈,已經引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陽光電源(300274.SZ)等全球知名光伏企業進行落户。
在去年12月22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硅業大會暨第三屆新能源材料(硅基)產業技術高層研討會開幕式」上,曲靖市委書記李石松公開表示要着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核心區,「到2025年,曲靖市將力爭形成20萬噸多晶硅料、100GW以上硅棒、100GW以上切片、50GW以上電池片、40GW組件、300萬噸光伏玻璃產能規模,實現產值2000億元以上」。
今年3月4日,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其中就提出要「支撐雲南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與此同時,李石松率隊到北京、西安招商考察,並且見證了曲靖市與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的項目簽約儀式。
其中,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經開區與隆基股份簽訂了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硅棒、30GW切片項目投資補充協議及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GW單晶電池建設項目(一期)投資補充協議。
此外,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經開區還與晶澳科技簽訂了曲靖三期新型高效光伏電池及綠色新能源基地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晶澳太陽能擬投資100億元,於2022年開始分期啟動建設總規模不低於10GW的高效太陽能電池和5GW的組件製造基地。
在此背景下,雲南的能源上市公司,已經不滿足於「用一條腿走路」了。
2022年3月10日,華能水電披露了「關於2022年新能源業務投資計劃公告」,將公司發展戰略從「專注水電發展」調整為「水電與新能源並重,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
「目前幾個項目都在陸續開工。」3月17日,華能水電證券部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公司今年計劃投資50億元發展新能源項目,計劃新開工項目15個,「雲南省的新能源規劃政策對公司也是有一定支持的,大股東方面也會給我們一些政策審批上的支持。」
按照規劃,華能水電的風光項目均建在公司瀾滄江流域梯級電站附近,以形成「風光水儲一體化發展」的格局。
上述華能水電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公司本身具備發展風電、光伏項目的天然資源優勢,在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具有豐富的庫區土地、水面和電力通道,「因此,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建設風電、光伏項目。」
雲南工業轉型與「十四五」
在「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的經濟「實現五個歷史性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工業結構轉變為菸草和能源兩大支柱產業雙驅動,世界一流‘三張牌’發展勢頭強勁。」
2019年,能源產業已經躍升爲雲南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爲了更好的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新能源發展,雲南省自2020年以來陸續披露了相關產業政策。從政策面來看,雲南省在新能源賽道的政策利好仍然不斷,尤其在風電、光伏、鋰電等領域。
2020年9月,雲南省發改委、能源局發佈了《雲南省在適宜地區適度開發利用新能源規劃》及配套文件的通知,提出加快部署新增8GW風電與3GW光伏新能源建設規劃,也就是所謂的「8+3」新能源規劃項目。
雲南能投在回覆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三個募投項目均為雲南省「8+3」新能源規劃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有效緩解雲南省區域電力供需缺口和結構性矛盾,也將為雲南省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和‘雙碳’目標落實注入新動能,對於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021年2月,雲南省政府印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在「十四五」期間要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把豐富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根據雲南省十四五規劃,雲南省規劃建設31個新能源基地, 裝機規模10.9GW,建設金沙江下游、 瀾滄江中下游、 紅河流域 「風光水儲一體化」 基地,以及 「風光火儲一體化」 示範項目新能源裝機共15GW,合計25.9GW。
2022年1月,雲南省政府印發《雲南省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行動計劃》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做大做強清潔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新增新能源裝機11GW以上、力爭開工20GW。
時代財經注意到,除去「風光」之外,在雲南「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的大背景下,雲南省的其他上市公司也開始在新能源材料領域開始佈局,例如磷化工龍頭——雲天化(600096.SH)。
2022年2月16日,雲天化與雲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恩捷股份(002812.SZ)、億緯鋰能(300014.SZ)、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友控股)在雲南省昆明市簽訂《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合作協議》,共同圍繞玉溪市目標礦產資源,在玉溪市建設新能源電池、鋰電池隔離膜、磷酸鐵及磷酸鐵鋰、銅箔項目等電池配套項目。
「玉溪這個項目,我們還在跟各合作方具體論證,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投資協議。」3月17日,雲天化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公司之前在新能源領域方面曾有一個50萬噸/年磷酸鐵電池新材料前驅體及配套項目,「首期的10萬噸/年磷酸鐵項目還在建設的過程中,計劃是今年6月份建成。」
上述雲天化人士表示,未來公司會依託本身的資源優勢、技術能力等綜合情況來落實雲南省的新能源政策。
隨着「雙碳」目標的提出,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主戰場,能源供給的低碳轉型成為必然,從雲南能投、雲天化、華能水電等雲南上市公司陸續轉型發展新能源可以看出,雲南省在「十四五」期間的新能源「大棋」已經正式開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