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3-17 13:45
3 月 10 日,蔚來在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
這是繼 2018 年登陸美股之后,蔚來第二次踏上了資本市場,加上此前已在港股相繼完成上市的小鵬、理想,「蔚小理再次齊聚」。
在同一市場的大環境下,蔚小理彼此惺惺相惜也鉚足干勁拓展市場。2022 年,三者又將這一關係延伸到了「40 萬級別 SUV 市場」。
從目前公開的新車規劃來看,理想 L9、蔚來 ES7 及小鵬 G9 都將在今年殺入 40 萬級別 SUV 市場,而不是一同打破新能源持有的「紡錘型」市場現狀。
相比之下,上探至 40 萬級別的 SUV 市場的目前只有蔚來一家嚐到甜頭,其余兩家尚未涉足。
目前最新進展是:
理想汽車以周的頻率釋放關於第二款新車理想 L9 的最新信息,包括智能座艙、交互、音響系統和座椅配置等。
2022 年作為蔚來新車交付大年,除了 ET7、ET5 外,ES7 也蓄勢待發。
小鵬汽車則繼續保持低調,自去年 11 月份廣州車展首次亮相小鵬 G9 之后,再無更多新的消息。
巧合的是,三款新車都將在今年 4 月的北京車展同台亮相,理想 L9、蔚來 ES7 為全球首發亮相,小鵬 G9 則很有可能首次公開內飾。
理想 L9 作為理想第二款車型,大眾對它的期待值非常高。
理想 ONE 作為產品力爆表的中大型 SUV,曾在去年單月份實現了超越大眾中國市場所有中大型 SUV 銷量之和,並在 2021 年成為豪華 SUV 市場唯一進入前五的自主品牌車型。
對理想 L9 來説,不僅要繼承理想 ONE 的產品能力,還需要拿出亮眼的成績延續「爆款 SUV」的榮譽。
按照命名順序,基於 X 平臺的理想 L9 應該叫做「理想 TWO」,但爲了避免后續的諧音梗,棄用。
原來一直在傳出的內部代號 X01 也沒使用,大概原因是這次畢竟是一款大車,首先數字要最大,其次相比競爭關係的寶馬 X7、奔馳 GLS 都要高一級,所以用 L 不僅代表長度的首字母,還是理想的首字母。
直至近日,理想官方陸續公佈了新車命名、內飾、外觀,讓我們超前一覽理想 L9 的整車內飾與外觀。
從官圖上來看,前半部分與理想 ONE 非常相近,只是將以往的進氣格柵改為流行的封閉式,而后半部分側面輪廓則略偏向於寶馬 X7,尾部相比理想 ONE 則更加圓潤。
此外,理想 L9 車頂激光雷達的位置與當下的流行設計同中有異,相同的是採用瞭望塔式的車頂佈局,不同的是其高位斜向攝像頭並沒有採用「犄角」狀設計,而是在兩側后視鏡的連槓上。
車頂部分搭載的是禾賽 AT128 激光雷達,可以實現 120 度視角、200 米探測距離。
從傳感器具體配置上看,理想 L9 大概率也會與理想 ONE 一樣採用 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的組合,並搭載包括 4 個環視攝像頭、7 個 ADAS 攝像頭等傳感器。
相比外觀部分,前不久理想官方劇透的理想 L9 內飾同樣吸引了外界不少關注:
理想 L9 加入創新的 5 屏交互模式,將智能汽車的視聽和娛樂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是車內的 3 塊15.7 英寸車規級 OLED 屏——車輛中控屏、副駕娛樂屏、后艙娛樂屏,3 塊屏幕均支持 3K 分辨率。
這個配置堪稱是目前市面上所有量產 SUV 的天花板。
此外,五屏之中最小、最具創意的屏幕被稱之為——安全駕駛交互屏,採用Mini-LED和多點觸控技術,配合一塊尺寸可觀的 HUD,除了顯示相關行車信息之外,還可以實現包括導航、智能駕駛等功能的觸控式交互。
與理想 ONE 一樣,理想 L9 也是一臺增程車型。
但不同的是,理想 L9 用上了四缸增程器,並且還有搭載來自為寶馬提供動力的同款綿陽新晨動力 1.5T 發動機。
理想 L9 的驅動器電機採用前后雙電機驅動:
前電機 130kW、峰值扭矩 200N·m;
后電機 200kW、峰值扭矩 400N·m。
理想 L9 的續航將超過 1000 公里,其中燃油續航 800 公里、純電續航 250 公里。理想 L9 在純電續航上不僅超過理想 ONE,也超過了目前市面上多數混動車型的純電續航。
總得來説,相比於理想 ONE,理想 L9 在車、內、外、聲品質都有了質的提升和改善。
目前關於蔚來 ES7 的信息量極少。
最新消息也只是停留在年初蔚來的一場例行營銷溝通會上,蔚來總裁秦力洪宣佈其全新車型 ES7,將在 4 月發佈,預計年內交付。
我們只能通過一些零碎信息拼湊起它的全貌。
ES7 其實是早前爆出蔚來內部代號為「Gemini」雙子星車型,定位中大型五座 SUV,級別介於 ES6 和 ES8 之間,同 ET7、ET5 一樣,基於蔚來 NT2.0 平臺打造。
從此前曝光的諜照來看,蔚來 ES7 將繼續使用當前的家族化設計語言,外觀整體輪廓趨向 ES6,但是車身明顯更長。
可以看到,ES7 頂採用了與 ET7、ET5 同款設計,即中間一個「瞭望塔」式激光雷達、兩側為「犄角」狀的高清攝像頭。
因此,加上前臉家族式的設計,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這是一臺採用 ET7 的車頂同 ES6 車身的結合體。
既然採用 ET7 同款車頂,那麼頭頂上大概率採用的是蔚來聯合圖達通開發的等效 300 線激光雷達,最遠的探測距離可達 500 米,120 度的超廣視角。
這是目前車規級傳感器中看得最遠的一款,且性能也無疑是當前最強的。
ES7 也極有可能搭載包括激光雷達、英偉達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Aquila 超感系統、Adam 超算平臺和高通驍龍 8155 車機芯片。
換言之,ES7 的硬件水平至少向 ET7 看齊。
內飾方面,ES7 至今仍未有更多消息爆出,但不出意外會與 ET7、ET5 一樣保持極為簡約的設計。
10.2 英寸液晶儀表盤、12.8 英寸 AMDLED 中控屏、極為高級感的材質、天花板級別的聽覺系統等設計大概率都不會缺席。
從前段時間公開試駕的 ET7 也可以看出,蔚來的內飾愈發趨向於將温馨、科技與豪華三者同時呈現的「第二起居室」路線。
這種簡約的智能座艙,營造出了一種科技感的同時,還能帶給你直衝腦門的高級感。
價格方面,根據其介於 ES6 和 ES8 中間的定位,ES7 的車身尺寸及價格區間也大致會在這兩者之間,車長大概在 5 米左右,主打 40-50 萬元級市場。
若是採用電池租用方案 BaaS,價格還會再降低 10 萬左右。
相比理想 L9、蔚來 ES7,小鵬 G9 是唯一一款公佈外觀,且將整車完好展現於公眾眼前的車型。
但至今官方仍然沒有公佈車身尺寸、續航、內飾以及價格等信息。
小鵬汽車目前的產品線有兩個平臺:
一個是定義 2600-2800mm 軸距的 David 平臺;
一個是 2800-3100mm 軸距的 Edward 平臺。
其中,G3 和 P5 基於 David 平臺,G9 跟 P7 則基於 Edward 平臺。
外觀上,可以看到小鵬 G9 整體依舊繼承了小鵬汽車當下家族式設計,包括:前臉 X Robot Face、貫穿式日行燈、大尺寸燻黑擾流飾板等常見的元素都得以保留。
同時,左右兩側與大燈融合激光雷達亦是小鵬 G9 的一大亮點,與同門兄弟 P5 位置相近,相比那些在車身側面或者車身頂部突出一塊,來放置雷達元件的方案,這一設計顯得更加協調。
縱使 G9 兩顆雷達的位置佈局與 P5 相近,但兩者的激光雷達供應商並不相同。P5 搭載的是來自大疆孵化的 Livox,而 G9 則換成了速騰聚創的MEMS 激光雷達 M1。
攝像頭方面,G9 將搭載兩顆 800 萬高像素前視攝像頭,及車身周圍多顆 300 萬像素高清輔助駕駛攝像頭,相比 P5、P7 上的 200 萬像素攝像頭,G9 在視覺感知能力上面會有明顯提升。
同時,G9 還將在城市高精地圖顆粒度,城市釐米級定位,市區場景自動駕駛預測規劃,高速通訊的域控制器架構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優化城市 NGP 效果。
另外,G9 開始採用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X-EEA 3.0,小鵬稱之為領先行業一代的電子電氣架構。
其核心是將傳統分散的多個車輛處理模塊進行合成,變成一箇中央超算+多個區域控制的高融合硬件架構。
簡單理解,就是通過一個算力很強的中央處理器去完成以往多個模塊完成的任務,從而實現更高效率。
這個架構能夠支持更強大的輔助駕駛傳感器硬件,助其成為支持 XPILOT 4.0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首款量產車。
在去年小鵬 1024 科技日上,小鵬首次發佈了城市級領航輔助駕駛系統 NGP,並且確定在 2022 年上半年將這一功能隨 XPILOT 3.5 系統版本推送到消費者手中。
同時,小鵬還將 XPILOT 4.0 定義為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但目前關於 XPILOT 4.0 的消息同 G9 一樣止於 2021 年。
除此之外,按小鵬的節奏,G9 或將成為中國首個量產 800V 高壓 SiC 平臺的車——實現超充 5 分鍾、補能超 200 公里的能力,並將在國內鋪設480kW 高壓超充樁,而特斯拉 V3 充電樁目前最大充電功率也不過 250kW 而已。
在降低電能損耗方面,小鵬還有一個動作就是為電驅系統引入了碳化硅功率元件。
相比傳統的 IGBT 能夠顯著的降低電能逆變時候的損耗,業內普遍認為碳化硅能夠為車輛提升約 3%-6% 的續航。
G9 本身的驅動系統是基於 800V 高壓平臺打造,再配備碳化硅元件,預計 G9 的續航表現會比當前市面上的同級車型有 10% 左右的提升。
也就是其 NEDC 續航預計會在 650 公里左右,甚至在單電機版本下,有望突破 700 公里。
在 SUV 這片紅海市場,各家均拿出了品牌旗下最強平臺。
理想 L9、蔚來 ES7、小鵬 G9 代表着目前國內新勢力乃至整個新能源領域最為強大產品設計與研發製造能力。
從產品上講,理想 L9作為一款全尺寸 SUV,理想 L9 與理想 ONE 最大的區別在於進一步利用產品完美的詮釋了車和家理念。
將大家熟悉的、認為很好的體驗,恰到好處的組合到了一起,塑造出一款新時代超級奶爸車的舒適形象。
小鵬 G9是小鵬旗艦產品承擔着品牌向上的責任,展現小鵬完整智能駕駛技術的責任,以及佔新能源市場中大型純電 SUV 生態位的責任。
僅從外觀來看,其遵循極簡、純粹的設計邏輯展示出與衆不同的高級感,而這一份高級感也更加吻合追求特斯拉的羣體。
至於蔚來 ES7,即便在該領域市場已經有徵戰多年的「866」,但從級別定位、具體的產品力來看,ES7 並不是蔚來任何一款第一代 SUV 產品的升級換代,而是更進一步的細分市場。
如蔚來 CEO 李斌所言,「豪華品牌市場總量大概 300 萬輛的規模,蔚來力爭用 5 年或者更長時間,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
理想 L9、蔚來 ES7、小鵬 G9 作為蔚小理進入新階段的車型,無一例外搭載了激光雷達、高算力芯片、800 萬像素攝像頭等等。
在硬件趨同的情形下,三家在自動駕駛算法層面也採用了全棧自研的方式,現階段理想 AD、蔚來 NAD、小鵬 XPilot 已經多多少少勾勒出他們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大致版圖。
隨着這三款車型的到來,國內首批同時打通「高速、城市、泊車」3 個場景的車企非「蔚小理」莫屬。
那麼,伴隨着諸多重磅「武器」的亮相,蔚小理此前安穩發育的默契勢必將被打破,進而伸入對手腹地展開廝殺。新造車這出排位賽,越來越精彩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汽車之心」,作者:鄭森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