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苦追到手的Playtika被巨人賣了

2022-03-15 09:06

新品迟迟未出,和去年試圖 15 億收購淘米一樣(后續未達成),巨人網絡又一次露臉還是因為資本運作。 3 月 10 日晚間,巨人網絡發佈公告,該公司的參股子公司擬出售 Playtika 的股份。 

在此之前無論是史玉柱還是巨人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多次釋放關於元宇宙的信號,「公司十分重視元宇宙趨勢及其帶給遊戲產業的機遇,將元宇宙遊戲確定為長期佈局的方向之一。已經為旗下多款產品申請了元宇宙商標註冊,目前在申請過程中,后續將組建技術團隊逐步探索。」 

三次推動重大資產重組收購Playtika想要上A股均告失敗,眼瞅着同爲競爭對手社交遊戲平臺Zynga高溢價賣身Take-Two賺得盆滿缽滿,無論是資金壓力和公司業務佈局需要,還是外部輸血(淘米)的計劃落空,新品迟迟上不了的巨人急需正面的消息來穩定軍心,多方因素下,轉手Playtika開啟新一輪資本運作以及元宇宙佈局的信號成了巨人的下一步。 

需要一些好消息

之前遊戲價值論提到,近幾年的巨人其實很低調,除了Playtika的相關收購以及行業分享鮮有大新聞,其關鍵在於沒有什麼強力新品面世。依靠《征途》系列和《球球大作戰》雖然還是能給公司帶來數十億收入,但缺少開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據巨人網絡2021年Q3財報顯示,期內營業收入5.06億元,同比增長0.94%,前三季度總營收15.42億元,同比減少10.57%。利潤方面,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約3億元,同比減少3.37%,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8.74億元,同比增長4.38%。 

遊戲企業想要穩定運營,除了業績數字,耐心打磨產品是一回事,對內外也都需要些振奮人心的消息來激勵士氣。 

遊戲價值論在《給淘米15億的估值 巨人怎麼想的?》提到,改革的成效(新品)出現需要更多的時間,內部開源無法立竿見影,外部投資輸血來維穩成了更直接的手段。然而除了巨人內部面臨多個狀況,外部市場騰訊、字節、網易等還在持續的掃貨式投資已經把優秀團隊和產品瓜分的七七八八,可供巨人投資收購的選擇並不多。 

2022年1月17日,巨人網絡對於收購淘米集團一事發布公告稱,鑑於商洽過程中市場宏觀環境發生變化等原因,交易雙方就交易方案的部分條款未能達成一致,且《投資意向書》有效期已屆滿,經公司審慎研究並與交易對方友好協商,公司決定不再對擬議交易進行排他期約定,但雙方將繼續就交易的可能性做進一步磋商。 

外部輸血計劃暫時擱置,新品未上加上市場大環境,靠老產品業績也不會有大的突破,巨人需要尋找新的好消息,但手中能打牌的並不多。苦追到手的Playtika和吸睛的元宇宙成了下一個選擇。 

他人賣得我也賣得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巨人網絡三次推動重大資產重組收購Playtika想要上A股均告失敗已經被媒體反覆報道。Playtika登陸納斯達克后,去年6月,巨人投資計劃將所持巨堃網絡1.1%股權無償贈予巨人網絡,間接控制Playtika的計劃也被叫停。 

根據最新公告顯示,其於近日收到參股子公司上海巨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巨堃網絡」)函告,根據Playtika Holding Corp.(簡稱「Playtika」)此前宣佈:「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其董事會已經開始評估Playtika的潛在戰略選擇。作為該進程的一部分,董事會打算考慮全方位的戰略選擇,其中可能包括公司整體出售或其他可能的交易」。 

潛在交易的評估程序已啟動,巨堃網絡間接控制的Playtika Holding UK II Limited作為Playtika控股股東,是該潛在交易的參與方之一。如潛在交易實施完畢,並導致巨堃網絡出售其間接持有的全部或部分Playtika股份,將可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正面影響,實際影響以公司后續審計報告結論爲準。 

現在評價經歷波折的買賣是否為成功的資本運作還為時尚早,但站在巨人的角度,確實需要更直接提升業務能力和業績的行動。 

首先頭部企業收購優質遊戲公司是全球市場的大需求,這兩年創行業紀錄的收購層出不窮,作為Playtika相似業務模式的Zynga高溢價賣身Take-Two賺得盆滿缽滿一定程度刺激了巨人以及外界的信心,回A股無望的Playtika如果能夠賣個好價錢,確實可以給巨人增加大量現金收入。 

去年年底史玉柱在微博表達了自己對元宇宙的看法后,巨人網絡在互動易平臺表示,「經過前期調研和論證,公司將元宇宙遊戲確定為長期佈局的方向之一。公司已經為旗下多款產品申請了元宇宙商標註冊,后續將組建技術團隊逐步探索。當然,元宇宙處於起步階段,其發展所需的基礎要素仍不成熟,商業模式尚不清晰。公司將秉持審慎務實的態度,不盲目投資,不跟風炒作,以玩家需求和體驗為根本出發點,耐心探索發展路徑,積極儲備人才與技術,紮實推進產品研發。」(這個同樣的回覆3月9日又一次出現) 

遊戲公司談元宇宙是個常規操作,對巨人而言,淡化收購賣出的資本運作因素,強調獲取資金佈局未來業務的想象空間,想要進一步放大積極信號。 

此外如果能夠獲得更充足的現金,對於擱置的外部投資輸血計劃也是一種幫助,手有余糧,才能心中少慌。 

多重影響之下,巨人選擇現在考慮出售Playtika也在情理之中。但和之前的觀點一樣,無論是外部輸血還是資本運作,都只能解巨人的一時之急,元宇宙也只是自我認知中起步階段的長期佈局。決定巨人命運的關鍵還是在於堅持到《奧西里之環》、《原始征途》等自研產品上線能交出怎樣的答卷,以及后續面對出海能拿出的更多行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遊戲價值論」(ID:gamewower),作者:李亞捷,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