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在印尼,「每日優鮮」是大城市的「尊享」服務

2022-03-14 09:51

訪問36氪出海網站 letschuhai.com ,獲取更多全球商業相關資訊。

編者按:快速配送電商模式類似國內的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在30分鍾甚至更短時間內將顧客購買的日用雜貨送上門。其他地區也不乏這類模式的公司,例如德國的 Gorillas 和美國的 JOKR。近期36氪出海對印尼風投 AC Ventures的專訪中曾提到快速配送電商模式在印尼市場的發展,本文則補充了更詳細的本土視角。

文章選自 KrASIA,原文標題 Can quick commerce find solid footing in Indonesia? 作者:Khamila Mulia。

過去十年間電商在印尼大步發展,大城市和小城鎮的消費者都開始熟悉在手機上下單購物的過程。而在2020年初,線上生鮮成了一大熱點。

物流速度還沒有跟上電商的發展,包裹通常需要2到5天才能送到。但更短途的市內配送速度則有所提高,快遞開始提供當日達和次日達的選項,催生了快速配送電商模式的出現。

快速配送電商,指的是在30分鍾之內將訂單送到顧客手中。這些電商通常銷售日常用品,貨品數量不多,但最快在15分鍾之內就可以送貨上門。快速配送的背后,是一系列設在居民區的「幕后店鋪」(dark stores)(類似國內生鮮電商的前置倉)。不同於通常建在城市邊緣的大型倉庫,「幕后店」是小型的配送中心。

「疫情提高了人們對電商的使用頻率和依賴度。」印尼風投 AC Ventures 的管理合夥人 Adrian Li 告訴 KrASIA:「快速配送電商模式在不少發達和發展中市場快速增長,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大雅加達地區非常適合複製這種模式。」

在過去一年間不少初創企業嘗試快速配送電商,也引起了投資者的注意,例如2月完成150萬美元融資的 Bananas,1月融資2700萬美元的 Astro 和去年9月融資250萬美元的 Dropezy。

入局的不止初創企業,也有成熟的電商平臺,利用自身配送網絡和供應鏈優勢提供快速配送選項。印尼食品雜貨電商 HappyFresh 在2月推出系列幕后店「HappyFresh 超市」,Grab 也增加了GrabMart Kilat 服務(Kilat 意為閃電),允諾30分鍾內送到,而 Grab 常規的日用品配送服務 GrabMart 需要至少一個小時。

快速配送電商模式重資產,需要有配送中心和配送團隊,這些都意味着運營支出。問題是投入了大量資金后,這種電商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提升訂單規模是盈利關鍵

幕后店的租金、採購成本、打包費用、薪資,都是快速配送電商公司的運營成本。

Dropezy 的聯合創始人和 COO Nitesh Chellaram 向 KrASIA 表示,公司有15家幕后店和約100位騎手,平均每個訂單送到顧客手中的用時是13分鍾。「顧客下單后,訂單信息到達距離最近的店鋪,揀貨員立刻揀取貨品,然后打包員工打包裝袋給騎手。」

快速配送電商的收入來自貨品利潤和配送費用。爲了最大化利潤,Chellaram 説 Dropezy 以批發價進行批量採購。供應商告訴公司不同地區的客户需求情況,繼而決定送到每個幕后店的 SKU。

「比如南雅加達地區的顧客喜歡購買雀巢咖啡,東雅加達的顧客則喜歡本地品牌 Kopi Kapal Api。」通過了解顧客的購物習慣,Dropezy 可以在他們下單前就備好相應的商品。

Chellaram 説:「顧客經常會購買同樣的日用雜貨。在他們享受過快速配送的便利之后,會繼續進行更多消費。我們期望最終每個幕后店都能夠實現盈利。」

Vincent Tjendra,Astro 的 CEO 也持相同看法。「我們從訂單中獲利,訂單具備規模效益后才能讓我們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Astro 在雅加達和南唐格朗運營約20家幕后店,配送範圍在3公里內,僱用了超過100個騎手,每家店鋪約10-20個店員,承諾15分鍾送貨上門。

大城市的「尊享」服務

AC Ventures 的管理合夥人 Adrian Li 將快速配送電商描述為一種「尊享」服務,目標客户重視便利度、價格敏感度低。這類顧客傾向於在同一平臺經常性復購。

這也意味着這種模式更適合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對快速配送的需求高。同時雅加達的高檔住宅區路況也比二三線城市要好,便利配送。

對於小城市和農村地區來説,半小時配送和隨之而來的高價就沒那麼有吸引力了。這些地區的購買力更低,生活節奏也更慢。

印尼的快速配送電商模式還在起步階段,但考慮到城市地區日益增長的日用品線上購買需求,玩家們對行業潛能充滿信心。

Adrian Li 認為,「正向的單位經濟效益可以通過優化 SKU、降低幕后店租金、採用技術管理庫存和末端配送來實現。我認為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意。到年底前,2到3家能夠快速提升規模的初創企業會獲得更多融資。」

文|施憶

編|趙小純

圖|Unsplash

尋求報道、與作者交流、商務合作、投稿轉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36氪出海」,點擊菜單欄-聯繫我們-合作需求,掃碼填寫表單,與我們聯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