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心「貸款鯊魚」: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落入債務陷阱

2022-03-11 14:09

互聯網時代,英國的高利貸放貸者現在不在街頭活動了,都在社交媒體上尋找獵物。他們如今使用在線平臺來吸引那些潛在的受害者,敲詐勒索那些錯過還錢期限的人。

他們在英國有一個綽號:「貸款鯊魚」。

「貸款鯊魚」會在網上裝扮成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好人,受害者通常是那些信用不佳、很難在銀行借錢的人,受害者常常在網絡平臺上求助,此時,英國「及時雨宋江」就會及時出現,問寒問暖,熱心地伸出援手。

一、惡性循環的債務陷阱

48歲的英國單親母親米歇爾就是這樣上鈎的。

獨自撫養着三個孩子的米歇爾曾經有過個人破產記錄,所以無法從銀行或其他正規途徑貸款。新冠疫情期間,她的工作時間又被僱主大幅削減,所以她手頭非常拮据。

當她的小兒子過生日,她急缺現金給小兒子買生日禮物時,她便來到網絡平臺上求助,想借50英鎊。

恰巧,平臺上有人説:「我的孩子和你兒子就在一所學校,我願意幫助。」

此人還體貼地説:「我知道孩子過生日時沒錢給孩子買禮物是什麼感覺。你下個月還給我就行。」

幾個月后,這50英鎊利滾利,居然變成了數千英鎊。這位號稱是米歇爾兒子校友的家長,終於露出了「鯊魚」的巨口利齒,而且看來是一羣「鯊魚」:有人負責給米歇爾發送威脅信息,有人負責向米歇爾家扔垃圾,有人負責夜晚砸碎米歇爾家的窗户……

米歇爾心情抑郁,一度想過自殺。后來,她實在忍受不下去了,不得不拋棄家中所有財物,帶着三個孩子出逃,被安置在一個臨時住所。

再后來,米歇爾向英格蘭打擊非法放債小組求救,生活纔有了好轉。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新冠病毒開始肆虐英國以來,大約有900萬英國人借錢的金額超過了平時,而英格蘭打擊非法放債小組2021年幫助過的「貸款鯊魚」的受害者中,三分之二都認為他們是從朋友那里借錢的。

在英國,「貸款鯊魚」或高利貸放貸者的定義很簡單,任何沒有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縮寫為FCA)授權的放貸者,就是「貸款鯊魚」(loan  shark)或高利貸放貸者。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並非像鯊魚一樣青面獠牙,而是顯得很友善、很樂於助人,最初許諾的利率也不是特別高,但他們很快就會讓受害者落入陷阱,陷入債務螺旋式上升的惡性循環。

他們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有一個團伙,協同行動,他們會使用暴力手段「討債」,包括毆打、勒索甚至綁架,以逼迫受害者以高昂的利率償還貸款。

英國從2014年開始統計未經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授權的高利貸放貸數據。自那時以來,迄今全英國總共有逾30萬個家庭成為「貸款鯊魚」的受害者,其中十分之一是在Facebook、Snapchat等社交媒體平臺上被「貸款鯊魚」盯上的,有的受害者甚至是在約會網站上被「鯊魚」咬住的。

持續了兩年的新冠疫情,加大了英國的貧富差距:那些工作性質適合於遠程辦公的高薪白領,在疫情封鎖期間不僅保住了飯碗,而且因為在家工作省下了交通費和外出就餐費,因為封城而減少了揮霍的機會,他們銀行儲蓄大幅提升,但那些無法在家工作的打工者卻因此失業或收入大減,爲了餬口或支付其他基本開支,被迫舉債。

數據顯示,自2020 年 3 月以來,拖欠付款或舉債的英國人超過1100 萬人,欠債總額高達250億英鎊。

近一年來,因供應鏈瓶頸和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的能源賬單的可怕增長、高通脹以及房價和租金的飆升,則讓更多的英國人落入債務陷阱,成為「貸款鯊魚」的口中餐。

二、大學生「鯊魚」

近些年來,似乎是看中了越來越多的英國人無法通過傳統的貸款方式借錢這一現象中的「商機」,英國涌現了許多新的借貸產品,如Klarna和Clearpay等「先買后付」平臺,以及在過去一年中頗受歡迎的預付工資計劃。遺憾的是,許多借貸產品並沒有受到相應的監管。

更重要的是,對信用評級不佳的英國人來説,這些高利率的借貸產品與其説是雪中送炭,不如説是雪上加霜:他們通常只能去借所謂的「發薪日貸款」或利率極高的貸款,最終走上無法管理的債務之路。

許多「先買后付」平臺確實不收取利息,但他們會對逾期不還的借款人收取滯納金,並讓那些通常咄咄逼人的討債人追討欠債。

對信用評級不佳的英國人來説,既然傳統的銀行貸款、信用卡貸款的路走不通,層出不窮的新借貸產品又充滿陷阱,那麼,他們只有向朋友和家人借錢。

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導致向親友借錢的英國人大幅增加。2020年2月,向親友借錢的英國人為510萬人,封鎖隔離7個月后的這一年10月,向親友借錢的英國人便增加到590萬人。

如果向親友借錢這一條路也走不通,那麼,那些不肯或不敢偷搶的人,便上網、上社交媒體,向陌生人求助。

於是,對那些在網上游弋的「貸款鯊魚」們來説,機會來了。

不要以為,這些「鯊魚」都是什麼黑幫成員或刑滿釋放的前罪犯。他們可能就像你我他一樣的普通人。

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商科學生羅文·馬文加就是一個頗為「成功」的「貸款鯊魚」。他看上去就像一個文質彬彬的普通大學生,他的高利貸「業務」在2018年他開始上大學時就已起步,他也確實把這項「業務」作為他「學以致用」的一門生意。

他在社交媒體Snapchat運作,給該社交媒體的一個網紅付錢,讓這個網紅為他的「貸款業務」做廣告,在2020年1月被逮捕之前,他已「成功」地給130個人發放了「短期貸款」,貸款金額在10英鎊到500英鎊之間,利率高達100%,總共貸出了大約12萬英鎊,收回了大約14萬英鎊,到他被捕時,未收回的貸款仍然有大約10萬英鎊。

羅文·馬文加后來被判刑16個月。

三、「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

自從英國開始疫情封鎖以來,在英語世界最有名的社交媒體之一紅迪網(Reddit)上,那些所謂的自助借貸社區的互動便迅速飆升。

其中最著名的DIY借貸論壇,就是r/borrow。該論壇允許貸方和借方直接相互聯繫,「供需雙方」則把這個論壇作為「發薪日貸款」的替代選擇。

根據英國消費者委員會收集的該論壇的數據,英國用户借款的平均利率為130%,平均借款額為148英鎊。任何符合開設賬户標準的紅迪網註冊用户都可以通過在該論壇上發帖,來請求P2P貸款,而無需進行任何類型的信用檢查。

該論壇上的借貸雙方都不信任傳統的銀行和貸款機構,而是更喜歡這個平臺的人際互動。

該論壇的一個英國借款人説:「你是從一個真實的人那里借錢,從一個瞭解情況、有同情心的人那里借錢,而不是從一家冷冰冰的公司那里借錢。」

該論壇上的許多貸方也聲稱,他們的動機是希望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但紅迪網可能是一個雷區,借貸雙方都有可能是騙子:某些借款人在還清貸款之前,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某些貸款人則要求借款人提供許多私密信息,包括密碼和對借款人電腦的訪問權限,一些借款人因此被騙走了數千英鎊。

提供網上陌生人之間借貸活動的社交媒體並不侷限於紅迪網。據英國有關部門的説法,新冠疫情導致非法放債人在Facebook、Craigslist、Snapchat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活動大幅增加。

甚至約會應用程序也被用作非法放債活動的平臺。例如,在約會應用程序Grindr上,一個女性用户與她的約會對象分享了裸照,后來,這個約會對象借給了她一些錢。當她未能按期還錢時,對方威脅説,如果她不還錢,他就會泄露她的裸照。

同樣,在紅迪網的借貸論壇r/borrow上,也出現過貸款人索取裸照作為擔保以確保對方還錢的事情。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英國人成為「貸款鯊魚」的獵物,其背后的原因,除了持續兩年的新冠疫情所導致的貧富分化,還有新舊年之交因能源價格飆升、地緣政治局勢惡化、英國國內物價上升等因素導致的生活成本危機。

英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警告説,即將到來的2022年4月,對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生活成本危機的英國人來説,真有可能是「最殘忍的月份」,屆時落入債務陷阱的英國人將會更多。

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將在今年4月1日把能源價格上限提高54%,此外,鐵路票價、國民保險税、市政税和其他物價都會在4月上漲,而所得税起徵點和育兒補貼則會在這個月被凍結,免費的新冠病毒測試也會從4月1日開始取消。

「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這是英國現代派詩人艾略特名作《荒原》開頭的一句話。

但是,「最殘忍的月份」,對「貸款鯊魚」來説,卻可能是「最活躍的月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