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你知道嗎?老建築的「身份證」也有人定期檢查→

2022-03-10 21:04

「街區可漫步,建築可閲讀」

走在徐匯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

老建築牆外的二維碼?

在這里

你用手機掃描一下

就「可讀」「可聽」「可看」

讀出建築背后的故事

深入瞭解徐匯的肌理

感受徐匯身后的人文情懷

徐匯老建築離不開修繕者的保護,也離不開推廣者的傳播。而作為一名文化志願者,在其中也發揮着不容小覷的作用。

你知道這些二維碼也是有專人檢查的嗎?

去年,徐匯「建築可閲讀」志願者聯盟派出了6名志願者對徐匯的老建築進行「地毯式」檢查,走街串巷完成掃碼拍照,志願者李蓓芳就是其中一員。

去年初秋,李蓓芳每天帶着手機就出門,檢查老建築牆外二維碼上的信息是否全面,對有特色的建築局部進行拍照留檔,一周內完成了對81處老建築信息的檢查。回想起這個過程,李蓓芳覺得收穫頗多。

「以前作為遊客,來參觀徐匯的老建築,基本是匆匆看一下。而現在作為一名文化志願者,不僅對徐匯的老馬路更加熟悉,也對徐匯的人文故事更加了解。」對李蓓芳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如今可以當女兒的講解員了。「我帶着女兒過來參觀,走到柯靈故居,我就能跟她講述這里的歷史,她對我也是刮目相看。后來,我女兒又帶着她的同學過來,她也會把當時我講解的話再複述給同學聽,這種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做到了言傳身教。」

李蓓芳去年加入到徐匯「建築可閲讀」志願者聯盟,主要負責「四居一館」(夏衍舊居,草嬰書房,柯靈故居,張樂平故居,衡復風貌館展示館)的引導,也會到百代小樓和徐匯藝術館,根據場館需求,提供志願講解、場館服務等工作。

最近是李蓓芳到百代小樓做志願的日子。在二樓,李蓓芳正向遊客們講解《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一個個房間逐個介紹,向遊客們展示了百代小樓的光輝歲月。一場講解下來,李蓓芳長舒了一口氣。「因為我也不是特別專業的,所以更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理解與情感傳達好這份沉甸甸的歷史故事。」李蓓芳告訴記者。

而像這類的講解培訓,李蓓芳解釋,「在志願者聯盟里,會有老師給我們講授。」據瞭解,徐匯「建築可閲讀」志願者聯盟是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於2018年1月建立,目前已有社會志願者超過400名,還由SMG主持人志願者和大學生志願者組成。

自成立以來,聯盟紮根文化和旅遊領域,重點圍繞新時代文明的實踐工作,為參觀者提供優質的旅遊服務,在場館/景區中做好文明旅遊勸導、景區觀光導覽等工作,並建立一個來自建築學、歷史學、哲學、旅遊管理學等專業的頂級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隊對志願者進行長期、定期的培訓工作。在疫情期間,聯盟積極參與助力旅遊行業復工復產工作,在現場進行志願導覽服務,開發設計參觀路線、組織線上直播活動等。

而講起為何加入聯盟?李蓓芳回憶起退休前就喜歡逛逛藝術展。有一次在逛現代藝術展時瞭解到他們在招志願者,就報名參加了。無意間聽到志願者間在談論徐匯「建築可閲讀」志願者聯盟也在招志願者,李蓓芳立即報名。加入聯盟的一年多的時間里,李蓓芳每個月都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比如老建築調研、建築可閲讀講座培訓、文旅活動的接待普查等,並在2021年被聯盟評為「年度志願服務積極分子」。

「我非常感謝這個聯盟,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我能夠發揮自己的愛好,並通過自己的知識為大眾服務,也希望為傳播徐匯文化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李蓓芳還帶動了身邊的人一起加入到志願活動中,讓文化志願者真正在徐匯社區「生根開花」,並讓這張「志願網」逐漸鋪開。

記者:曹香玉、陸海捷

圖片:吳小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