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03-08 15:25
作者:Fyuan
一、史無前例的大逼空!鎳價破10萬美元/噸
隨着俄烏衝突持續,市場對俄羅斯的供應前景感到擔憂。周一,鎳價出現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有史以來最極端的價格走勢之一,截至收盤,倫鎳報50300美元/噸,上漲21381美元/噸,漲近74%,創歷史新高。
周二午后,LME鎳價日內漲幅擴大至100%,破10萬美元關口,兩個交易日大漲248%,刷新紀錄新高。
在周一鎳價史無前例飆升之前,花旗分析師估計,鎳市場處於2000年代大宗商品超級周期開始以來最緊張的時刻。外媒指出,當前直接減產風險尚不及鋁,但市場對制裁風險擔憂提升,倘若LME不再允許俄羅斯生產的精煉鎳交割,鎳或重現2018年鋁走勢。
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全球主管Bart Melek表示:「很多銀行現在都害怕與俄羅斯打交道,他們不想碰這種原材料。所以市場沒有流動性。」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王彥青表示,「前期鎳價已經處於上漲趨勢當中,只是短期內受到俄鎳影響上漲加速,加之當前全球鎳庫存處於歷史低位,刺激倫鎳價格迅速上漲。」
他給出的數據顯示, 目前倫鎳整體庫存只有7萬多噸,2021年同期該庫存水平則在26萬噸左右。近期倫鎳市場處於增倉上行狀態,加之基本面支撐因素較強,短期內鎳價仍將保持強勢。
另據東吳期貨數據,俄羅斯鎳約佔全球產量的11%,僅次於印尼和菲律賓,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商。「當前市場預期美國如若升級對俄製裁,則原先流向歐美的俄羅斯鎳可能轉而流向歐美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尤其是中國。」
二、大宗商品集體狂歡,一周資金流入45億美元
不止鎳價飆升,從能源到金屬再到農產品市場都被俄烏衝突所顛覆。
布倫特原油一度逼近140美元,歐洲大陸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日內漲幅曾接近80%,黃金創一年半新高,盤中突破2000美元,鋁價創下歷史新高,鋅創2007年以來新高,貢獻全球四分之一小麥出口量的俄烏兩國供應風險加劇,美國小麥期貨也創新高。
美國商品指數基金 $USCI 過去一周上漲近21%。有跡象表明,能源、金屬和谷物的短缺將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大量資金正在湧入大宗商品ETF。
上周,大宗商品ETF被注入逾45億美元資金,這通常是平時一個月的資金流入量。罕見的是,流入這些基金的資金超過了流入股票和債券ETF的資金,后兩者上周的資金流入分別為38億美元和23億美元。
農業ETF同樣在上周獲得了大量資金流入,資產增加了約4.68億美元。小麥價格正在飆升,本周一的期貨價格達到創紀錄水平。景順DB農業基金(Invesco DB Agriculture Fund)上周五流入約2.7億美元資金,為該基金2007年推出以來的最大單日資金流入。該基金投資產品包括玉米和大豆等多種農產品。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組合經理Greg Sharenow和Andrew DeWitt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到,大宗商品通常在經濟周期的后期,以及在全球動盪時期表現良好,是抵禦通脹和衝突的良好對衝手段。
國信期貨有色及貴金屬研究團隊認為,美聯儲3月大概率將首次加息。通過覆盤過去50年美聯儲加息階段的商品價格走勢發現,能源和金屬漲價概率較大,究其原因可能在於加息初期美國經濟增長強勁且往往處於過熱狀態,就業市場向好。
從具體品種看,鋅、原油、煤價上漲表現最佳,在過去8輪的加息周期中上漲概率為100%。銅、鋁、鎳上漲概率也較大,上漲概率為88%。但同時,這些商品的階段性頂部也會在加息階段出現,可能與這些品種和經濟周期的強關聯度有關。其他品種方面,黃金在加息周期中的表現略強於白銀,而農產品受自身供給影響較大,在加息階段並未表現出較強的規律性。
三、美股市場中,哪些大宗商品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以下是主要大宗商品相關的美股標的:
原油:
煤炭:
天然氣:
黃金
鋁:
銅:
鎳
鋅
農產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