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螺環保上市腳步臨近!海螺創業確定保證分派記錄日期為3月23日

2022-03-07 23:07

  3月4日晚間,海螺創業(0586.HK)發佈公告稱,公司預計將於3月16日向董事會提交決議案,其中包括考慮建議將海螺環保股份分拆並獨立上市及宣派以分派方式派付的有條件特別中期股息。

  公告還顯示,待公司董事會宣派分派后,確定享有分派資格的記錄日期為2022年3月23日。此外,按連權基準買賣公司股份的截止日期為2022年3月18日,即在3月18日收市前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東均可享有分配權。分析人士稱,該公告或預示着海螺環保上市腳步臨近,將於近期登陸資本市場。

  借力「雙碳」東風,分拆上市邁入發展快車道

  據瞭解,海螺環保是中國領先的環保型工業固危廢處置企業,通過使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可提供一站式工業固危廢解決方案,涵蓋收集及運輸、測試及儲存、配伍及傳輸、處置及焚燒全流程。2021年9月28日,海螺環保向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表,正式開啟IPO進程。

  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海螺環保是中國使用水泥窯技術處理固廢及危廢服務最大的供應商:按正在營運中的處理能力計算,公司水泥窯處置能力佔國內水泥窯處置市場總份額的約21.7%;若按處理量算,則佔市場總份額的約31.1%。

  2018-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7億、7.38億及11.4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69.8%,遠高於同年中國水泥窯廢物處置市場收入58.9%的增長率。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公司加速項目開拓,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同比增長91.3%。同時,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毛利率65.5%,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頻繁發聲,體現出我國降低碳排放強度的決心,國家能源轉型發展提速,碳減排大方向十分明確。行業相關數據表明,使用水泥窯處理的危廢量正在快速增長,預計2020年至2025年,中國水泥窯廢物處置服務市場的總處置收入由48億元增加至12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0.3%。

  對此,市場人士分析,海螺創業選擇此時分拆海螺環保上市,將極大受益於當前碳減排的政策環境,可藉助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助力其進一步深化危廢固廢領域佈局,從而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鞏固公司行業龍頭地位。另一方面,分拆上市也有利於海螺創業實現估值重塑,通過對海螺環保進行明確的獨立估值,海螺創業的整體投資價值也將得到提升,從而實現「1+1>2」的效果。

  跨界佈局動力電池賽道,協同環保主業互補發展

  2022年,我國迎來環境保護事業50年,產業市場化改革20年。伴隨全國兩會的召開,「雙碳」概念再度升溫,全國各地綠色發展的信號不斷釋放。環保板塊隨着政策的持續推動,既改善了行業的盈利情況,又給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確定性,而「雙碳」目標也在重塑諸多行業的投資主線。

  作為港股環保龍頭,海螺創業的主營業務由環保、節能裝備、新型建材、港口物流四大板塊組成。近年來,公司緊抓國家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機遇,環保主業在轉型中不斷升級,已經形成爐排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固廢危廢兩大環保核心技術的雙輪驅動,在環保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本次建議分拆的海螺環保即是公司雙輪驅動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推進環保主業的同時,公司還跨界新能源賽道,持續豐富並完善新能源材料業務板塊上下游產業鏈。目前,公司已分別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年產4萬噸的動力儲能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等。同時,在技術上處於「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國內首套CKB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已進入生產試驗階段,吹響公司進軍新能源材料產業的號角。

  公司董事長郭景彬指出,海螺創業在做大做強環保主業的同時,迅速切入新能源賽道,積極佈局鋰電池正、負極項目,有望迎接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未來機遇,使公司核心競爭力及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此外,公司利用工業固危廢處置實力,對廢舊鋰電池中有價金屬進行萃取回收,再造正極材料,形成互補產業鏈,更能夠有效提高我國廢舊鋰電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水平。

  海螺創業表示,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支撐下,公司將積極把握時代賦予的機遇,憑藉自身獨特優勢,繼續加大對環保及新能源產業的不斷拓展,進一步完善公司業務版圖,全面打造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世界領先的大型綜合環保企業集團,持續為投資者帶來更優匯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