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2-28 00:00
五溪蠻
1986年冬天,在一場罕見的暴風雪之后,美國康涅狄格州一個名為Newtown的小鎮(我專門在地圖上查了一下,在耶魯大學西北半小時車程處)警局接到了報案,一名叫做Crafts的女人被人謀殺,而兇手極有可能是她的丈夫。
關於這起謀殺案本來沒有太多離奇的談資,但是后來卻成為全美人盡皆知的著名案件。簡單點説,就是華裔神探李昌鈺博士受邀主持查驗此案。而李博士通過幾乎不可見的細微證據,最終發現Crafts被丈夫用碎木機打碎,傾倒在附近的湖里。后來的庭審中,李博士以強大的證據鏈條和縝密的案情推論令兇手定罪,一方面讓美國人再次服膺於神探之神,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驚駭於血案的悚怖之極。
但今天想説的,並不是這個案子。
碎木機殺人案轟動全美,很多年都還被人不斷提起。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著名導演科恩兄弟(喬爾·科恩與伊桑·科恩)兩人受到啓發,在案件發生近十年后,決定以此為原型故事來拍一部電影。這個故事充滿着懸念與血腥、荒謬與冷酷,似乎與康涅狄格州的山清水秀顯得格格不入。兄弟兩人在美國中北部長大,他們更熟悉的荒涼雪原好像更適合這個故事的場景。於是兄弟倆索性把故事搬到了距離明尼蘇達州一河之隔的北達科他州法戈市,在他們自小成長的冰天雪地里,上演了一出「白茫茫的黑色電影」。而電影的名字則直接以城市名被命名為《Fargo》。在中文世界里,它還有一個響噹噹的譯名:《冰血暴》。
電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入圍了1996年奧斯卡七項提名,並最終捧得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女主角兩尊小金人;奪得1996年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美國電影學會更是將其評選為電影藝術誕生百年來人類最優秀的100部電影之一。伴隨電影風靡全球的,是法戈這座原本寂寂無名的小城,忽然就名聲大噪,喧囂的尋跡影迷,讓小城居民剛開始還有些不適應。畢竟,千里之外那兇殘的案件,原本和這靜謐安寧的城市並沒有多大關係。
Fargo,就這樣成爲了一個奇妙的名詞,甚至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標籤。大家説起Fargo,似乎心理認知比地理意義更廣大,在藝術的想象中,這里黑幫縱橫、恩仇快意、雪地里槍聲遙遠、碎木機轟鳴不息,成為傳説中繁衍罪惡和盪滌罪惡的城市。在中文世界中,因由翻譯之功,它更是與「冰、血、暴」三個劍拔弩張的漢字聯繫起來,給人無限的想象和猜測。
有意思的是,法戈人很快接受了這樣的額外饋贈,即使現實與電影相距甚遠。最讓我覺得幽默的是,今天的法戈博物館入口大廳處,赫然擺放着一臺真實的碎木機,機器上方還插着一條沒有粉碎完的人腿模型。法戈人坦然以此作為城市的特色註腳,細想起來真讓人哭笑不得。
電影帶來的更荒誕不經的事情還在發生。2001年冬天,有人在法戈城東一小時車程外的雪地里發現了一具女屍,而且是一位身穿短裙長靴的亞裔女人。警察艱難地還原着真相,這位名為Takako Konishi的日本女人從東京遠道而來,奔走在法戈周邊的茫茫雪原上,不知何所來兮何所終。有人説她為追尋前男友而來,有人説她因抑郁而擇地自殺,更有人篤信她是看了《Fargo》之后前來尋找電影中雪藏的贖金箱。一時間眾説紛紜,神祕莫測。2014年,甚至有位美國導演拍了一部名為《寶藏獵人久美子》的電影,講述的就是日本女人久美子因為相信Fargo電影中的寶藏,前往美國尋寶的故事。
2014年,FX電視臺和米高梅電視公司看中了這個故事,決定將電影改編拍攝成劇集《Fargo》,中文名仍然叫《冰血暴》,他們還邀請了科恩兄弟擔任執行製作人。劇集播出后,再次在全球掀起法戈浪潮,好評多如法戈冬天的雪花,紛至沓來。此后六年,他們拍攝了四季共41集電視劇,在北達科他州、明尼蘇達州,甚至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各地的冰天雪地里,講述着數起謀殺案后面的奇詭與荒謬。他們甚至都很少來到法戈取景,卻將整個世界的血酬定律和冷酷法則,無情地置放於他們虛構的「法戈」城內。
風雪漫天,寒地無聲,我眼前的法戈,依舊是那個恬靜低調的北境都市,那些驚濤駭浪的故事似乎與此地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在美國各類幸福城市排名中,法戈多年都名列前茅(2021年排全美第五名)。
遊走在法戈,我總是好奇藝術構思與現實觸及之間的鴻溝,二者似乎毫無關聯卻又因果互在,留給人諸多回味。
而對於影視中的象徵意義,人們津津樂道或好奇神往,我似乎也找到了其中因緣。Fargo,拆分開來正是Far與Go兩個單詞。「去遠方」,是無數人念茲在茲的夢想。對於神祕遠方的冒險想象、對於未知前路的忐忑期待,正好相遇在這座城市,並最終經由法戈,通向生命中無窮的未來、無盡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