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安踏要謹防奧運「后遺症」

2022-02-22 12:50

在這場流量巔峰上,安踏成爲了最大贏家,而李寧變得一言不發。但這並不意味着,李寧就輸了。

在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響起了2008年夏奧主題曲《我和你》,一場夢幻聯動,將人們的記憶拉回了14年前。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李寧高舉奧運火炬騰空飛躍點燃奧運聖火,一時間,奧運會帶來的流量都集聚到了李寧品牌上,點火儀式完成后,李寧的市值應聲衝到了500億。

彼時,一個李寧約等於兩個安踏還略有富余。

風水輪流轉,2022年北京東奧會,安踏作為國家隊唯一運動品牌贊助商,可謂風頭無兩。開幕式上,標價9000元始祖鳥羽絨服被一售而空,這個國際頂級户外運動品牌,背后的大股東正是安踏。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穿着的安踏克萊因藍羽絨服,也十分搶手。

隨着賽程的推進,中國短道速滑奪金,谷愛凌、高亭宇等體育明星奪金,安踏紅色的Logo露出頻繁,讓該品牌在消費市場的熱度逐漸升温。

閉幕式上,中國奧運代表隊身穿安踏白色長款羽絨服壓軸出場,現場呈現出「紅白藍」的氛圍,從視覺上烘托出了張藝謀想要的「中國式浪漫」。也給安踏的羽絨服加分不少。

事實上,爲了這次冰雪盛會,安踏已經準備數年。戰略上,積極擁抱國際品牌,構建了一個龐大的體育版圖;營銷層面上安踏也提早佈局,比如,早在2019年,安踏就簽下谷愛凌當品牌代言人。

據藍媒匯觀察,李寧在冬奧的聲量,集中在了匈牙利短道速滑運動員身上,劉少昂奪得500米金牌后,李寧官方也並沒有發文祝賀。

圖/李寧簽約外國運動員惹爭議

在這個流量巔峰上,安踏成爲了最大贏家,而李寧變得一言不發。

無論是2008年的夏奧會,還是2022年的冬奧會,李寧和安踏都吃過奧運紅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奧運熱度退潮后,安踏也要謹防奧運會「后遺症」。

李寧被安踏反超

為什麼要給安踏提這個醒?

因為李寧曾經因此栽了個大跟頭。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李寧贊助了體操、跳水、射擊和兵乓球這四項中國優勝項目。彼時,李寧也因奧運健兒的奪冠,反反覆覆出現在領獎畫面中。

圖/2008年李寧贊助北京奧運會

然而,奧運會高光之后,運服行業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庫存危機,大多數晉江品牌,都在這場去庫存大戰中丟掉了品牌價值,就連「國內運動一哥」李寧也未能獨善其身。

李寧犯了奧運會「后遺症」,在奧運會結束后長達兩年時間里,蒸蒸日上的財報掩蓋了公司所面臨的庫存壓力,導致沒能及時對將要面臨的危機作出預判。2010年12月,經銷商訂貨會上,訂單額驚現滑鐵盧,李寧的股價一天跌去了23%。

此后,李寧開啟了大規模的清庫存模式。

到2012年年中,李寧工廠店增加至384間,折扣也落到了4.9折。這在當年,給消費者造成了一種錯覺:李寧淪爲了地攤貨。因此,李寧非但去庫存並不理想,品牌也受到傷害,虧損也在持續擴大。2012-2014年,李寧累計虧損了26.93億元。

事實上,安踏也沒有幸免於這場危機,但安踏的反應比李寧更快,更奏效。

安踏董事長丁世忠在調研市場后,干了三件事:第一關掉營收差的門店;第二降低供貨、控制訂單數量,從而控制住庫存壓力和打折幅度;第三調整訂貨方式,賣多少生產多少。

在丁世忠的帶領下,安踏從源頭上避免了銷售渠道存貨過剩的情況,更快地從庫存危機中走了出來。2011年上半年,安踏甩掉了1.36億元的庫存,是同期李寧的兩倍。

長期的虧損,讓李寧在營銷方面放緩了腳步,甚至一度惡性循環。2013年12月,李寧結束了對國家體操隊長達23年的贊助。對此,李寧惋惜地表示:「體操培養了我,體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是作為公司的總裁,這又是我不得不做的選擇。」

讓李寧沒想到的是,半年之后,以新贊助商為中國體操冠名的是對手安踏。

這一退一進中,李寧從戰略、營收、市值和聲量上都在掉隊。根據公開數據,李寧和安踏的營收在2011年持平后,安踏開啟了對李寧的反超。

《李寧驚夢》一文里曾經披露了一個細節,安踏的后來居上讓李寧本人耿耿於懷,已經淡出公司管理層的李寧破例參加了一次高管例會,問了一個足以載入李寧發展史冊的問題:

「為什麼晉江品牌兩三年就能追上我們?」

衝擊高端的兩種姿勢

安踏用此后10年時間,回答了李寧這一問題:在市值上超越阿迪達斯,緊跟耐克。經營層面上,也實現了超越阿迪達斯大中華區。

這得益於丁世忠的併購策略。近10年來,安踏不停地在國際品牌中買買買,先后收購了意大利品牌FILA中國、Amer Sports等國外品牌。

圖/冬奧冠軍徐夢桃身穿FILA戰袍領獎

安踏試圖用FILA打出差異化,讓FIFA衝擊高端。FILA也不負使命,2020年營收貢獻近50%,毛利率達69.3%,而安踏主品牌安踏的毛利率則僅為44.7%。2021年上半年,FILA毛利率達到了72.3%,安踏主品牌毛利率為52.8%。

爲了在高端市場更進一步,2018年,安踏再度出手,與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投資者財團,通過新成立的Mascot Bidco Oy公司,以約46億歐元的要約收購價值收購Amer Sports。

據彭博社報道,安踏體育、方源資本、Chip Wilson和騰訊在財團中的應占比例分別為57.85%、21.4%、20.65%及5.63%,安踏是最大股東。

Amer Sports旗下擁有户外品牌始祖鳥、網球運動品牌Wilson、健身品牌Precor、滑雪品牌Atomic,這為安踏補齊了很多品類短板。安踏的多品牌矩陣,被行業認為是其通往高端的一個捷徑。

不同於通過併購洋品牌抬高自己身價的安踏,李寧則是通過抬高本品牌身價走出高端路線。

2018年,紐約時裝周上,李寧以全新的「中國李寧」亮相,再次躥紅。這無疑給李寧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而后李寧一鼓作氣與韋德簽約了終身合同,還繼續簽約了EDG、Newbee、QGhappy等電競俱樂部。

隨着國潮的崛起,李寧靠設計、聯名、電競、潮牌等因素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爲了躋身高端,李寧順勢走起了高定價策略。比如衞衣系列,李寧的定價比國內友商高出一倍不止。在二手交易平臺,李寧的一雙悟道2-ACE-韋德之道,國內普通款均價從899漲至1700元,樂高款價格更是飆至5000左右。

這種場面,在鞋圈可以與耐克旗下喬丹和阿迪旗下YEEZY媲美。

謹防奧運后遺症

李寧漲價被人詬病,但爭議之下,李寧的確坐穩了高端的座位。

但安踏併購的國外品牌,除FILA以外,Amer Sports旗下的品牌並沒有出圈,被消費者熟識。以至於成為安踏發展過程中的包袱,至今仍處於投入期。

而FILA儘管為安踏集團貢獻了營收和利潤,甚至喧兵奪主超過主品牌,但對於安踏品牌躋身高端行列,並沒有多少賦能。安踏農村包圍城市的草根命運,也沒有得到根本上的顛覆。

一言以蔽之,儘管安踏收購了一大批國際大牌,但在消費者眼中,但大牌是大牌,安踏是安踏。

在消費端,一直被別的品牌壓着向前發展,成爲了安踏品牌本身的桎梏。

這次東奧會的集中亮相,無疑是安踏欲改寫品牌價值的一次機會。

圖/安踏成為北京2022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

事實上,安踏和奧運冠軍捆綁,早起於孔令輝。1999年,安踏就拿出全年利潤的20%,簽下國手孔令輝為形象代言人。

期間,安踏都是大型體育賽事的座上賓。然而長期來看,除了蹭賽事熱度、藉助明星流量等營銷手段之外,安踏能拿出的東西很少。

比如,收購了這麼多國外品牌,安踏卻沒能從設計研發、品牌基因上改變人們對安踏的固有印象,這纔是一個品牌最應該害怕和擔心的。

畢竟,奧運的流量是有限的。安踏不僅要謹防奧運「后遺症」,還需從安踏品牌本身出發,去夯實自身品牌的增量。

*題圖來源於安踏官方微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