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年報前與審計師「體面分手」 房企掩耳盜鈴的遊戲

2022-02-16 13: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地產黃埔論道 地產大咖薈

  上市公司臨近年報發佈前夕突然更換審計機構是大忌。但最近卻成了多家房企不得已的「選擇」。

  然而,此時更換審計機構,如同是一場掩耳盜鈴式的遊戲,變相地告訴外界「財報可能有貓膩,需要粉飾」。

  此前的1月27日,合生創展(00754.HK)第一天公告換了審計機構,第二天股價就一度大跌超過30%,還以顏色。

  就連此前股價已經大跌半年以上的中國奧園(03883.HK),股價從2021年年內的高點8.425港元一路跌至2022年1月3日的最低點1.29港元,跌幅超過80%以上。隨后股價在有山東國資入股中國奧園的傳聞刺激下略有反彈,但1月26日,中國奧園公告更換審計機構后,1月27日,中國奧園的股價依然再次大跌5%以上。

  因而,龍光集團在有傳聞稱其即將更換審計機構后,嚇得立即發佈澄清公告:稱龍光與審計機構溝通良好,沒有就該事項進行過任何討論。

  顯然,在年報季的敏感時段,審計機構的更換與否,都開始顯得魔幻。

  在公佈更換核數師后,合生創展一度大跌超過30%。

  01

  體面分手另有隱情

  這是一個最慘的年報季。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2月8日,A股64家房企發佈業績預告,虧損27家,佔比42.2%,接近一半房企出現虧損。

  這一景象,過去20多年房地產市場所沒有過的。正如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所言: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黑鐵時代」,在這個時代,房企要麼死,要麼活,沒有中間狀態。

  而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一個魔幻的現象出現了:審計師接二連三地與房企 「分手」。

  1月6日,和泓服務(6093.HK)發佈公告稱,由於審覈費用未達成共識,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已辭任公司核數師。同時,董事會決定委任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為新核數師。

  1月26日,中國奧園(3883.HK)也發佈公告稱,由於審覈費用未達成共識,德勤已辭任公司核數師。同時,董事會決議委任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新的審計師。

  一天以后,即1月27日,合生創展(0754.HK)同樣通過公告表示,由於未能就年度審計費用達成共識,決定更換核數師。董事會已告知原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考慮辭任公司2021財政年度核數師一職。

  細細品評,這些地產商與審計機構的分手,表面上對外宣稱的都是「審覈費用未達成共識」。

  可實際上,這個原因,不足以為人所信服。

  聯想到目前房企面臨的困難,讓人不得不猜想,房企與審計機構的分手,另有隱情。

  合生創展核數師辭任。

  02

  害怕成為安達信第二?

  這次為合生創展提供審計的機構是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全球四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之一。

  巧合的是,此前為中國恆大(03333.HK)提供審計的機構是普華永道(香港稱普華永道為「羅兵咸永道」)。日前,普華永道因其為中國恆大出具的審計報告疑存問題,而被香港特區財務匯報局(以下簡稱「財匯局」)調查。

  根據財匯局公報,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恆大共報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590億元,但未涵蓋流動負債15070億元。扣除流動負債后,中國恆大2020年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480億元。2020年,中國恆大還有高達1670億元的借款將要到期。

  這些無疑給中國恆大的持續經營帶來重大不確定性,但為中國恆大出具2020年度審計報告的普華永道並未在其審計報告中明確提示,反而發表了無保留意見。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稱,包括法學專家、律師、會計師在內的多位受訪人士稱,一旦普華永道被判定為對恆大的財務情況知情且與中國恆大合謀,等待普華永道的將是嚴厲的行政處罰,倘若投資者起訴還將承擔民事責任。

  無論國內國外,會計師事務所因與被審計對象合謀而被重罰的案例並不鮮見。

  19年前,與普華永道齊名、身為「五大」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安達信」),因與被審計對象安然公司合謀而聲名狼藉,終至倒閉。2002年3月21日,安達信(香港)和安達信(中國)宣佈加盟普華永道。

  此次,羅兵咸永道與合生創展分手,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尚不知曉。

  只是,在公告中,羅兵咸永道在辭任函中表示:在開展2021財政年度審計的過程中,曾與合生創展就集團的部分事項進行了討論,並要求管理層提供進一步數據。但是,截至目前,羅兵咸永道尚未取得所需資料,因此暫時無法計劃並完成必要的審計程序。

  而合生創展則在公告中迴應:關於羅兵咸永道提出的事項,公司將按照會計政策及適用的會計準則進行處理,並會在集團的2021財政年度財務報表中將其反映出來。

  不過,合生創展在2021年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高光表現:合生創展二代接班人朱桔榕擔任董事會主席后,2020年銷售業績一路飄紅,2020年實現營業額343.71億港元,同比增長81.2%,核心利潤為127.84億元,同比增長295.79%,其中表現最為靚麗的是,新增股權投資業務去年為合生創展貢獻了80.3億港元收入。換句通俗的話就是,朱大小姐通過炒股,一年賺了80億港元。

  2021年,合生創展的表現同樣亮眼,2021年上半年營業額同比再度增長約49.71%。

  2021年10月,合生創展更是因為要收購恆大物業,上演蛇吞象式的併購,一度成為行業內耀眼的明星,雖説最后收購黃了,但是也讓人認識到了合生的野心。

  2021年11月,合生創展實控人朱孟依長子朱一航實控的EDG電競俱樂部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奪得冠軍,合生創展再次被外界關注。

  雖然有如此高光的表現,但是在與羅兵咸永道分手之后,市場依然給合生創展投出了不信任票:1月28日,合生創展股價一度暴跌超過30%,收盤時依然暴跌17.14%。

  同樣,中國奧園和審計機構的「分手」,也引發外界的關注。

  距離年報發佈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中國奧園和結緣15年的德勤分手,新聘任審計機構為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

  因為就在中國奧園宣佈更換的審計機構當天,即1月26日晚間,監管機構宣佈,這個新籤的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因捲入樂視財務造假案,和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中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一起被立案調查。

  這樣,一來讓人擔心,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信永中和(香港)機構能不能正常開展工作,二是讓人擔心這樣一家有污點嫌疑的審計機構是否會「配合」中國奧園做好財報工作。

  03

  審計背后的博弈

  房企年報關難過,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房企與會計審計機構之間的博弈。

  明面上看,中國奧園、和泓服務等企業,都是因「無法就年度審覈費用達成共識」而與審覈機構解約。

  但行業質疑聲音大多認為,會計師事務所不願意按照上市公司的意願做會計處理,但也不好明説,只能選擇「審計費未能達成共識」的説辭。

  典型的例子是福晟國際。2021年,福晟國際也是因為業績審計報告與德勤未達成一致,德勤辭任公司核數師,隨后委任大信梁學濂(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公司核數師以填補德勤辭任后的臨時空缺。

  但問題是,福晟國際彼時的情況不容樂觀,在更換核數師以后,核數師也不願為其做報表做會計處理,因而導致其年報也一度難產。

  這份年報最終延期了近三個月。直至2021年7月9日,福晟國際才艱難發出年報。

  管中窺豹,也許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在房企年報更布之前,房企和審計機構分手的原因。

  有專家認為:2021年房企整體業績不佳,一方面,房企不希望審計師出具對自身不利審計報告;可另一方面,審計師亦不願意背責任,因為如果出現問題,輕則影響到自身的聲譽,重則因為會計問題而步安達信的后塵。基於雙方訴求,最終分道揚鑣。

  而市場對於年報發佈前,年報發佈前,房企突擊更換會計師的做法,自然是用腳投票,抓緊時間賣出這家房企的股票。

  這也是為什麼,龍光急於澄清沒有更換核數師的原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