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些知名基金如何佈局? 增持中概股,對科技股態度分歧

2022-02-17 01:53

  這些知名基金如何佈局? 增持中概股,對科技股態度分歧

  作者: 后歆桐

  [ 進入2022年后,持續領漲美股多年的科技股急轉直下,分析師目前對完全拋棄科技股還是與以往一樣跌出了「逢低買入」的機會莫衷一是。 ]

  本周,伯克希爾哈撒韋、橋水基金、高瓴資本、老虎環球和文藝復興科技陸續公佈了去年四季度的13F持倉報告。這些全球知名基金去年四季度的佈局有什麼特點呢?

  中概股仍受青睞

  第一財經記者翻閲這幾家基金的持倉報告發現,雖然面臨着嚴監管的趨勢,多家基金均繼續增持中概股,且除了繼續重倉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巨頭外,還開始增持新能源汽車概念股。

  高瓴旗下專注於二級市場投資的基金管理人HHLR Advisors遞交給美國證監會的13F文件顯示,去年四季度對中概股大幅調倉,但中概股仍佔據了前十大重倉股的半壁江山。具體而言,高瓴將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持倉分別增長三倍多(363%)和四倍多(455%),減持了近六成(59%)蔚來汽車,大幅減持拼多多(92%)和Boss直聘,清倉了阿里巴巴嗶哩嗶哩,維持對京東愛奇藝的持倉不變。經過調倉后,去年四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為:百濟神州、On昂跑、傳奇生物、賽富時、天境生物、京東、騰訊為大股東的有「東南亞小騰訊」之稱的Sea Ltd.、DoorDash、愛奇藝和理想汽車,其中6只為中概股。

  此外,高瓴從一級市場就開始投資的美粧品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去年四季度持倉為4045.1713萬股,相比三季度大幅增超4000萬股。不過,原因很可能並不是「抄底」增持,而是從一級市場上市后的普通股轉成二級市場可流通的美國存託憑證(ADS)后在13F報告中披露。

  老虎環球的去年四季度持倉中同樣顯露出濃濃的「中國味兒」。在四季度的持倉組合中新增了16只個股,增持了29只個股,減持了21只個股,清倉了8只個股。

  在前五大增持股中有兩個為中概股,分別為京東和小鵬汽車。同時,老虎環球還增持了理想汽車。在前五大重倉股中,京東排名第一,持倉約5372.92萬股,持倉市值約37.65億美元,較上季度持倉數量增加5%,佔投資組合比例為8.2%。

  除了高瓴和老虎環球外,知名投資人瑞·達利歐旗下的橋水基金也繼續增持中概股。具體而言,橋水大幅增持了阿里(29%)、京東(33%)和拼多多(38%),蔚來汽車、百度等也獲得增持。此前,橋水就曾在其2022年經濟展望中提示,投資者可能低估了通脹和加息的風險,市場或將面臨巨大波動。相較發達國家的金融資產和現金,中國的資產在相對寬松政策下顯得更有吸引力。

  知名投資人詹姆斯·西蒙斯旗下文藝復興科技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公佈的13F報告顯示,文藝復興去年四季度增持了1427萬股的新東方和296萬股的愛奇藝。

  對科技股態度分歧

  進入2022年后,持續領漲美股多年的科技股急轉直下,反之成了領跌板塊。但分析師目前對完全拋棄科技股還是與以往一樣跌出了「逢低買入」的機會莫衷一是。這種分歧從這五隻基金去年四季度的持倉變化中可見一斑。其中三隻基金仍重倉、增持或建倉了包括FAANG在內的科技股。但橋水一口氣清倉了數家科技企業的股票,以科技成長作為主題的文藝復興也一反常態賣出了數只科技股。

  高瓴去年四季度繼續增持了Sea和賽富時,Sea還躍升其十大重倉股之列。生物科技依舊是高瓴美股投資的「心頭好」,高瓴長期重倉的百濟神州和天境生物繼續位居前十大重倉股。此外,高瓴去年四季度還建倉了科技巨頭亞馬遜,買入80萬股,持倉市值達5002萬美元。基於雲的投資管理軟件與服務的提供商Enfusion也成為其最新建倉的科技股,高瓴對Enfusion的持股量達498萬股,持倉市值超過1億美元。

  據介紹,Enfusion的業務是為投資管理生命周期設計解決方案,涉及投資組合構建、交易、風險管理、會計和運營,目前已與650多家買方機構達成業務合作,包括對衝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養老金機構等。

  老虎環球對科技股的偏好更是顯而易見。前五大重倉股中,除了位列第一的中概科技股京東外,微軟排名第二,持倉約848.22萬股,持倉市值約28.53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6.21%;Sea排名第三,持倉約1139.01萬股,持倉市值約25.48億美元,較上季度持倉數量增加9%,佔投資組合比例為5.55%;金融科技公司Nu Holdings排名第四,是老虎環球在去年四季度新增的個股,持倉約2.6598億股,持倉市值約24.95億美元,佔投資組合比例為5.43%;雲數據儲存及應用服務商Snowflake位列第五,持倉約602.07萬股,持倉市值約20.40億美元,較上季度持倉數量增加16%,佔投資組合比例為4.44%。其中,Nu Holdings、Snowflake和京東更是位列其加倉最多的五隻個股,前五大加倉最大個股中還有云監控廠商Datadog,同樣隸屬科技股。

蘋果仍是「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第一大重倉股:伯克希爾持有8.871億股蘋果股票,價值1575億美元,佔其總資產的48%。此外,巴菲特還在2021年四季度斥資近10億美元購買了近1466萬股動視暴雪(Snowflake)的股票。而僅僅數周后,Snowflake就宣佈,微軟以687億美元的價格對其進行收購,成為美國科技業史上最大手筆的收購案。而受到收購利好的提振,以Snowflake隔夜81.52美元的收盤價來計算,巴菲特持有的股份市值已升至近12億美元。

  與上述三家不同,橋水去年四季度直接清倉了亞馬遜、甲骨文奈飛戴爾等多隻知名科技股。更有意思的是,文藝復興科技也清倉了AMD,並減持逾八成的英偉達、高通優步(Uber)也遭到432萬股的減持。此前,AMD和英偉達一度位列其十大持倉股。

  佈局疫情復甦概念股

  第一財經記者還發現,隨着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以及疫苗的普及,基金公司開始佈局后疫情時代,減持了醫藥股,轉而增持消費股、金融股等受益於經濟復甦以及美聯儲加息前景的板塊。

  文藝復興去年四季度大幅減持了強生(265萬股)、輝瑞(清倉745萬股)、禮來(89.5萬股)等疫苗、治療藥概念股。反之,增持了福特汽車(573萬股)、埃克森美孚(361萬股)、摩根大通(313萬股),還建倉了花旗集團(467萬股)和巴克萊銀行(527萬股)。

  巴菲特同樣撤離醫藥股。具體而言,清倉了去年三季度持有的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並大幅減持了艾伯維(AbbVie pharmaceuticals)和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減持幅度分別達到79%和76%。

  與之相對,巴菲特增持了雪佛龍(Chevron Corporation),增幅達33%,截至2021年底的市值約為45億美元。同時,除了第一大持倉蘋果外,巴菲特排名第二到第五的持倉股分別為美國銀行、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和卡夫亨氏,均屬於消費或金融股。

  橋水去年四季度的持倉同樣降低了醫療股的佔比,並擴大了金融行業個股的佔比,消費板塊更在其十大重倉股中佔據了半壁江山。

  具體來看,十大重倉股中,消費股佔據半壁江山,前五大增持股中更有四隻都是消費股,分別為寶潔、好市多、百事可樂麥當勞。此外,橋水還增持了雅培、強生、星巴克等一系列消費股或ETF。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