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1-11-24 15:38
雷軍曾説過,在小米股價破發之后自己被投資者訓得襯衫都濕了。但在今天(11月24日),截止發稿小米股價大跌超7%破20港元並創去年8月以來新低,可能很多堅守的投資者眼眶都濕了。
來源:華盛通
如果小米股價不能很快止住跌勢,極有可能再次遭遇破發尷尬(小米集團發行價為17港元)。為何小米集團今日大幅殺跌?在股價創出一年多新低之后,是逆勢買入的機會還是清倉出逃呢?
一、股價大跌,財報背鍋?
昨日(11月23日)盤后小米集團公佈了2021年Q3財報,今日股價隨即大跌,投資者矛頭或直指財報。
但從財報整體來説,小米在Q3的表現並沒有股價表現得這麼糟糕。
營收方面,小米Q3收入達到780.6億元,是略微超出彭博一致性預期774.6億元的。經調整后利潤亦是如此,達到了51.8億元,同樣超出市場預期的48.1億。並且,Q3毛利率回升至18.3%的高位,也要好於市場預期。
來源:公司財報、華盛通整理
當然,這份財報也並不是無懈可擊,否則今日股價並不會走得這麼難看。作為目前小米的支柱,手機業務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Q3手機業務的疲軟,可能是股價下跌的一個誘因。
財報顯示,小米手機業務Q3總營收為478億元,同比僅增長0.5%。由於核心零部件供應短缺等因素,手機業務的高增長在本季度「戛然而止」,出貨量為4390萬台,同比下降了5.8%。
來源:公司財報、華盛通整理
在全球份額上,小米又回到了第三的位置,市場佔有率跌至14.1%,這也讓雷軍曾經「三年內拿下第一」的豪言失色不少。
其二,IoT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6%,環比亦下滑了1.6%,或也是市場看衰小米的又一原因。財報顯示,小米Q3 IoT業務毛利率為11.6%,近三個季度呈持續下降的狀態。和手機業務類似,零部件供應短缺、物流成本上升導致了成本增長。
來源:公司財報、華盛通整理
二、造車太卷,市場擔憂?
本次廣州車展吸引了眾多目光,各大車企也推出了重磅的新車型或技術,新能源造車市場已經逐漸開始進入高潮。
此外,造車勢力第二梯隊如哪吒汽車、零跑汽車、威馬汽車等也均開始將上市融資提上日程,意味着造車勢力的拼殺將進入白熱化。(相關閲讀:數讀新股 | 「港股版Rivian」也要來了?5家造車新勢力衝刺港股IPO)
而在大洋彼岸,作為小米手機業務最大競爭對手之一的蘋果公司,也爆出了重磅造車消息。沒有方向盤、沒有腳踏板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或正在路上,2025年可能量產。
疑似蘋果汽車概念圖 來源:公開網絡
這對於剛下場造車的小米無疑都是利空消息。國金證券提醒,由於小米造車缺少整車平臺設計製造能力,加上缺乏自動駕駛相關汽車技術積累,或處於劣勢。后期唯有通過投資/併購+內生孵化並進的方式補齊短板,但這都意味着鉅額的投入。
造車周期長,且智能車時代技術迭代快、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市場或擔憂起步較晚的小米「白白燒錢」,而能否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佔得一席之地還很難説。
小米在Q3財報中透露了目前的造車進展,團隊成員已超500人,並重申了2024年上半年即正式量產的目標。同時,公司強調當前有足夠的現金和現金流來支持公司造車業務,小米汽車未考慮單獨上市融資。
也有機構認為,小米在汽車技術端已有大量的儲備,且未來將大幅增長的門店數量有望為汽車銷售做好鋪墊。因此,小米造車從零開始並不代表毫無準備。若2024年順利量產,或能趕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20%的格局洗牌,打開第三大硬件增長引擎。
三、瑕疵之外,亮點頗多
儘管手機業務和IoT業務看似遭遇了一定的問題,但本次財報的亮點亦頗多,這或成為支撐小米集團的重要因素。
首先,手機業務高端化進程加速,且效果顯著,手機業務毛利率呈持續走高狀態。Q3,小米集團手機出貨均價為1089元,同比增長了6.6%。手機業務毛利則迎來了飛躍,達到61.2億元,同比大增了53.3%。毛利率則升至12.8%,同比增4.4%。
來源:公司財報、華盛通整理
小米手機的高端化一直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隨着小米11系列和MIX系列發佈,可以看出小米開始了以價換量的過程,高端化之路已經開始走通。
其二,雖然IoT業務毛利率降低,但出貨量卻持續走高,市場需求強勁。Q3,小米IoT業務總營收為209億元,同比增長15.5%。在消費疲軟的情況下,小米電視、筆記本等單品出貨量逆勢走高,其中小米電視在大陸地區連續11個季度穩居第一。
第三,互聯網收入攀升,MIUI用户突破5億。11月23日,小米官方微博發文,小米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5億大關。
來源:小米官微
在Q3財報中,截至9月底的MIUI月活用户為4.86億,同比增長32%。意味着不到2個月時間,小米MIUI用户再增近2千萬。
收入方面看,Q3互聯網業務總收入為7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7%,增速明顯加快。其中廣告服務收入48億元,同比逆勢增長45.5%,在大環境趨弱、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廣告業務明顯下滑的背景下尤為難得。
來源:公司財報、華盛通整理
四、股價破20港元,值得買入了嗎?
今年以來,小米集團股價整體偏弱,今日大跌進一步激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成交量明顯增加。
不過從今年科技股的整體走勢來看,小米自年內高點回撤幅度為42%左右,與騰訊控股差不多,還低於阿里巴巴。從這個角度來説,小米股價還算「正常」。
我們單從價格行為技術分析的層面來看(注意,僅供參考),小米股價目前正回撤至關鍵的支撐位置附近,正考驗2019年低點開始的這波漲勢的61.8%黃金分割位支撐。一般來説,這個位置將提供較為有力的支撐,或令股價企穩回升。
小米集團周線圖 來源:華盛通
從波浪理論的角度看,當前股價或處於④浪回撤的走勢之中,且可能即將完成abc回撤浪。若能在18-19港元附近企穩,則回升概率更大,未來或開啟第⑤浪的上漲走勢。
野村證券亦認為小米跌勢過度,稱其財報整體符合預期。該行認為,小米的催化劑是新手機推出后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增長以及電動車業務長期的發展,目標價為31港元。
不過麥格里則更為保守,雖然該行認為小米在Q4的物流問題將緩解且互聯網服務收入不斷上升,但僅僅微微上調小米目標價4%至19.52港元。
小夥伴們,你們看好小米集團未來走勢嗎?在目前這個位置,是選擇抄底買入還是清倉走人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