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港股周報丨快手換帥,宿華卸任CEO!吉利擬56億向李書福收購極氪股份

2021-10-30 12:03

1.快手宿華卸任CEO一職,程一笑接任

2.吉利汽車擬進一步收購極氪股份持股升至54.47%

3.雷軍:小米公益基金會計劃在100所高校設立獎助學金項目

4.奈雪的茶:預計2021年全年將取得經調整淨虧損

5.市場監管總局明確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標準

6.商務部預期到202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總規模達46萬億元

一、一周大盤迴顧(10.25-10.29)

恆生指數本周跌2.87%,報25377.24點;恆生科技指數本周跌5.6%,報6375.85點;國企指數本周跌4.22%,報8961.73點。

上證指數本周跌0.98%,報3547.34點;創業板指本周漲0.26%,報3350.67點。

道瓊斯指數本周漲0.4%,報35819.56點;納斯達克指數本周漲2.7%,報15498.39點;標普500本周漲1.33%,報4605.38點。

拓展閲讀:陸港通每周覆盤丨北水掃貨快手近30億港元!出逃騰訊近20億港元

二、市場熱點回顧

  • 市場監管總局明確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標準:超級平臺年活躍用户不低於5億

根據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將互聯網平臺分為以下三級,其中,超級平臺在中國的上年度年活躍用户不低於5億、核心業務至少涉及兩類平臺業務、上年底市值(估值)不低於10000億人民幣、具有超強的限制商户接觸消費者(用户)的能力;大型平臺在中國的上年度年活躍用户不低於5000萬;中小平臺在中國具有一定的年活躍用户。

quality,q_80
  • 教育部等六部門要求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遊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通知部署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遊戲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出版管理部門要嚴格執行網絡遊戲前置審批制度,督促網絡遊戲企業加大內容審覈力度,堅決杜絕網絡遊戲中含有可能妨害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內容,確保內容優質健康乾淨。網絡遊戲企業要採取技術措施,避免中小學生接觸不適宜的遊戲或者遊戲功能。要嚴格落實網絡遊戲用户賬號實名註冊和登錄要求,將未成年人用户納入統一的網絡遊戲防沉迷管理,不得在規定時間以外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學生提供網絡遊戲服務。

  • 國務院發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國務院關於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佔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

  • 商務部:我國二手車出口未來發展潛力很大前景可期 將出台相關促進政策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指出,我國二手車出口面臨諸多有利條件,未來發展潛力很大,前景可期。當前,二手車出口總體處於初期探索階段,為促進二手車出口健康有序發展,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着力做好三項工作。

  • 商務部:預期到202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總規模達46萬億元

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預期到202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總規模達46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17萬億元。商務部表示,推動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要堅持底線思維,健全電子商務相關法規制度,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強化各市場主體權益保護,促進公平競爭,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加強平臺企業網絡和數據安全能力建設,增強電子商務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中的作用。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前三季度煤炭市場供需偏緊,價格高位波動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煤炭行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產保供穩價工作,煤炭優質產能穩步釋放,煤炭生產情況逐步改善,煤炭進口降幅持續收窄。總體上,煤炭市場供需偏緊,價格高位波動。

  • 經濟日報評論:多措並舉持續推動消費回升

消費增長的壓力依然不能忽視。例如,就業壓力持續較大影響消費恢復基礎、收入對消費恢復可持續性的支撐力不足、居民消費意願有收緊風險。因此,一方面消費將延續持續恢復態勢,逐步向正常增長區間迴歸;另一方面增長壓力仍然較大,重點品類消費將呈現不同走勢。為持續推動消費回升,需採取多種舉措,進一步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通過找準市場需求和供給的發力方向,推動形成供給創造需求、需求牽引供給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從而鞏固消費復甦勢頭,進一步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 受益裝配建築及新能源建設 工程機械迎來大塔時代

「得益於吊裝行業重型化和建築行業工業化不斷發展和成熟,中大型塔機產品的銷售佔比提升,銷售均價同時大幅攀升。」日前,大塔吊裝論壇上,中聯重科副總裁、建築起重機械公司總經理唐少芳透露。此外,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因為碳達峰、碳中和的碳排放目標提出,風電、核電等行業帶動的超大噸位塔機增長動力強勁。

  • 原材料成本高企 電池廠掀漲價潮

據財新報道,一份落款10月25日的比亞迪電池價格上調聯絡函顯示,由於市場變化疊加限電限產影響,2021年鋰電池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具體調價方案為,產品價格在現行的基礎上統一上漲不低於20%;從11月1日起,所有新訂單將執行新價格並統一簽署新合同,所有未執行完成的舊合同訂單將統一關閉取消。

  • 醫藥、新能源、半導體等受明星基金經理長期關注

隨着基金三季報披露漸近尾聲,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動向浮出水面。從整體情況來看,明星基金經理股票倉位相比二季度出現明顯回升,多隻產品股票倉位超過90%。截至發稿時,上市公司、公募基金三季報仍在陸續披露中。綜合目前已披露的持倉佈局情況來看,醫藥、新能源、半導體等行業被不少基金經理重點看好。

來源:易方達

拓展閲讀:三季報來襲,千億「頂流」調倉!看張坤、付鵬博等明星基金經理青睞哪些港股?

  • 極兔速遞以68億元收購百世集團國內快遞業

從百事集團以及J&T極兔速遞方面獲悉,當日百世集團和J&T極兔速遞共同宣佈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百世集團同意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人民幣(合11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目前,雙方就轉讓相關事宜正在穩步推進中。

三、公司熱點回顧

  • 快手宿華卸任CEO一職,程一笑接任

10月29日晚間,快手宣佈聯合創始人宿華卸任CEO一職,聯合創始人程一笑擔任該職務,宿華將繼續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薪酬委員會委員,負責制定公司長期戰略。程一笑則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及業務發展,並向宿華匯報。「主要原因是,股東對快手這兩年在用户增長方面的數據不滿意,更傾向於嘗試做社區運營」,一位二級市場分析師稱。

拓展閲讀:前一鳴、后宿華:年輕企業家紛紛卸任CEO為哪般?

  • 吉利汽車擬進一步收購極氪股份持股升至54.47%

吉利汽車公佈,作為集團業務策略規劃的一部分,於2021年10月18日,公司與吉利集團有限公司訂立框架協議,據此,公司擬向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收購極氪2.2億股普通股。

繼框架協議之后,於2021年10月29日,公司(作為買方)與吉利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賣方)訂立購股協議,據此,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有條件同意出售,而公司有條件同意購買或促使其提名人購買銷售的股份,佔於本公佈日期極氪已發行股本約10.34%(按已轉換基準)及極氪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9.66%(按全面攤薄及已轉換基準)。

買方就收購事項應付的代價約為人民幣56億元。緊隨交割后,公司將於極氪已發行股本約58.31%(按已轉換基準)及極氪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54.47%(按全面攤薄及已轉換基準)擁有權益。

拓展閲讀:吉利汽車擬56.022億元向股東李書福收購極氪股份維持最大控股股東的地位

  • 京東集團擬分拆「京東京造」成獨立業務 與京東零售同級

據知情人士透露,劉強東開始注重自有品牌建設,京東集團已於近期調整組織架構,將「京東京造」單獨成立事業羣,成為獨立的業務單元,和京東零售處在一個級別,平起平坐。

  • 美團成立零售相關業務特別小組,王興帶隊

特別小組有五名成員分別是:美團創始人、 CEO 王興,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羣總裁王莆中,高級副總裁、優選事業部總經理陳亮,快驢事業部總經理郭萬懷,副總裁、美團平臺總經理李樹斌。美團還把優選、快驢、買菜等業務整合,由陳亮統一負責,郭萬懷協助陳亮管理。另外,美團騎行事業部總經理郭慶將離職。騎行事業部將由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店事業羣總裁由張川負責。

拓展閲讀:美團戰略調整為 「零售 + 科技」,併成立特別小組,由王興帶隊

  • 百度攜手北汽、廣汽、威馬合作推出三款車型

百度汽車機器人部總監徐寶強表示,百度Apollo Moon將和北汽極狐、廣汽埃安、威馬三家國產新能源車品牌合作推出三款車型。

  • 雷軍:小米公益基金會計劃在100所高校設立獎助學金項目,贊助總額5億元

10月30日消息,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29日晚通過其個人微博宣佈小米獎助學金計劃,小米公益基金會計劃在100所高校設立獎助學金項目,贊助總額5億元。去年完成10所大學,今年計劃完成20所大學。

  • 奈雪的茶:預計2021年全年將取得經調整淨虧損

奈雪的茶在港交所發佈關於2021年三季度運營情況及盈利預警的公告,公告稱,2021年全年錄得收入較2020年的增長幅度將低於預期。新增門店多集中於第四季度開業,對2021年收入的額外貢獻並不顯着。基於本集團未經審覈管理賬目,本集團於本季度內錄得經調整淨虧損,而2020年同期則錄得經調整淨利潤。公司預期疫情影響將逐步緩解,並且隨着新開門店佔全部門店數量的比例逐步下降,現有門店提供人力支持新開門店的壓力將逐漸降低,因此現有門店經營利潤率將逐步提升。此外,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和新開門店增加屬於前期投入,預計將對本集團后續運營帶來正面影響。

  • 港交所前三個季度淨利潤為98.6億港元,同比增長15%

香港交易公佈截至9月30日第三季度業績,當季股東應占溢利32.51億港元,同比跌2.9%,略高於分析師預測的31.9億港元。第三季度收入為53.1億港元,每股盈利為2.57港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前三個季度淨利潤為98.6億港元,去年同期為85.8億港元,同比增長15%。

拓展閲讀:港交所第三季度盈利符合市場預期 南向資金交易佔比提升

  • 比亞迪前三季度淨利同比降28%,港交所同意比亞迪半導體分拆至A股上市

比亞迪股份發佈第三季度財報,比亞迪第三季度實現營收543.07億元,同比增長21.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70億元,同比下降27.50%。2021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1451.92億元,同比增長3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43億元,同比下降28.43%。在銷量方面,2021年1-9月,比亞迪汽車全系銷量452744輛,同比增長68.3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337579輛,同比增長204.29%。

此前,比亞迪股份發佈公告稱,在10月22日,香港聯交所同意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比亞迪半導體」)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並同意豁免公司向公司股東提供保證配額。

圖片

拓展閲讀:比亞迪前三季度淨利同比降28%,分析師:受原材料漲價影響

  • 中遠海控第三季度淨利305億元 同比增長1020%

中遠海控公告,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314.79億元,同比增長96.65%;淨利潤675.9億元,同比增長1650.97%;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922.14億元,同比增加111.23%;淨利304.92億元,同比增長1019.81%;基本每股收益1.90元。

  • 創維集團前三季度純利增長40% 光伏業務收入大增27275%

創維集團(00751.HK)發佈公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個月,公司整體營業額為人民幣358.9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2%;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7.63億元,同比增長40%;每股盈利29.01分。其中,集團光伏業務收入錄得人民幣21.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7,275.0%。集團計劃以户用光伏開端,逐步開拓工商業光伏、用電側綜合智慧能源管理等業務,逐步發展成為用電側清潔能源產業互聯網的行業領導者。

  • 「分拆」無望!昔日「物業第一股」彩生活核心資產轉手他人

彩生活、母公司花樣年此前齊發公告稱,因二者債務及貸款違約,鄰里樂股份已被強制轉讓給碧桂園服務。這起股權強制轉讓事件,可追溯到9月底。9月28日,彩生活與碧桂園服務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33億元出售鄰里樂(即目標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並約定收購代價由后者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碧桂園物業香港以現金分三期進行支付,分別為23億元、7億元、3億元。

拓展閲讀:核心資產遭強制轉讓,彩生活復牌卻迎7年最低股價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11.1-11.5)

財報方面,下周聯想集團、百濟神州等公司發佈財報;

新股方面,微創機器人-B周一公佈中籤結果,鷹瞳科技、三葉草生物-B周四公佈中籤結果,UJU HOLDING周五公佈中籤結果。

經濟數據方面,

周一(11月1日):法國製造業PMI終值、德國製造業PMI終值、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英國製造業PMI、美國Markit製造業PMI終值、美國營建支出月率

周二(11月2日):澳大利亞澳洲聯儲利率決定(%)、澳大利亞3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瑞士CPI月率(%)、瑞士實際零售銷售年率

周三(11月3日):美國當周API原油庫存、英國Nationwide房價指數月率(%)、法國服務業PMI終值、德國服務業PMI終值、歐元區服務業PMI終值、英國綜合PMI、歐元區失業率(%)、美國ADP就業人數(萬人)

周四(11月4日):美國美聯儲利率決定(上限)(%)、英國央行利率決定(%)、美國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萬人)、美國貿易帳(億美元)、美國當周EIA天然氣庫存(億立方英尺)

周五(11月5日):德國季調后工業產出月率(%)、英國Halifax季調后房價指數月率(%)、法國工業產出月率(%)、歐元區零售銷售月率(%)、美國失業率(%)、加拿大就業人數(萬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