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打新科普 | 招股書也會失效?別慌,「續表」后不影響IPO

2021-10-17 17:50

隨着微醫、安居客等關注度頗高的企業在港交所招股書失效,和綠茶集團等企業「續表」(再次遞交招股書),關於招股書失效和續表的分析成香港IPO市場焦點。

發仔整理了港交所文件發現,截止10月14日,今年以來共有多達63家企業在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失效,其中有27家企業已經在港交所「續表」。

相比近期上市成功的數量減少,招股書失效和續表卻比較常見,那招股書失效是否就代表企業IPO失敗了呢?再次遞交招股書有什麼影響呢?讓發帶着愛學習的你解讀這一全新的打新知識點!

赴港IPO招股書為何會失效?

港股IPO流程一般分為遞表、聆訊、路演、招股、公開發售結果、暗盤交易及掛牌上市等步驟。

其中遞表至聆訊期間一般將經過漫長的3-6月等待,若企業在遞表后審覈期6個月過后未通過聆訊,就會出現招股書失效情況。

關於影響招股書失效和IPO進度,資深投行人士表示通常有下列影響因素:

  • 審計報告有限期屆滿:招股書財務審計報告的有效期多為6個月,待有限期屆滿時,招股書也將失效
  • 市場行情氛圍:今年以來港股科技股、醫藥股的股價均出現一定波動,企業在考慮上市前往往選擇規避市場劇烈波動,以免影響IPO估值。
  • 企業上市節奏的把控:企業會根據自身發展、市場窗口等因素決定企業上市節奏,招股書失效也是企業放慢上市節奏的一種途徑
  • IPO企業數量增加: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表示,隨着越來越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相關領域的上市審覈人員此前有所短缺,IPO企業數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招股書審覈速度。

另外從審覈流程看,據港交所文件説明,即便企業已遞交申請材料,在交易所同意前,公司也可以隨時撤回材料、叫停審覈、撤銷申請。而且即使通過聆訊,在正式發行前,也可以像此前網易雲音樂一樣隨時停下來,自主選擇發行窗口。

招股書失效很常見,不代表IPO失敗

招股書失效是屬於港股IPO的正常機制,並不代表企業IPO終止或失敗,像近期的登陸港交所的華南職業教育、中國通才教育、融信服務等都屬於多次遞表后成功上市的案例。

同時,招股書失效的情況也是較為常見的。據港交所披露易網站,截止10月14日,今年4月14日前的交表公司都滿了6個月的期限,未完成聆訊和上市的,均已經被港交所記錄爲招股書失效。

一季度遞表和失效情況

所以在2021年1月~4月14日港股交表96家企業中,截至10月14日共有33家企業完成IPO,佔比僅約合34.38%,剩余未完成掛牌的63家公司的招股書進入了「失效」狀態,佔比超過了65%,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微醫、安居客、嘀嗒出行等知名企業

招股書失效后,續表可輕松「激活」上市程序

招股書失效,擬發行人三個月以內可以通過更新資料重新申請再次上傳招股書「激活」上市程序,其中主要補充最新的相關財務數據和資料。

企業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后,聯交所將繼續招股書審覈及聆訊過程,並不會影響企業IPO的后續進度。

據發仔統計港交所文件,截至10月14日,1月份失效企業中有4家再次遞交,2月份失效企業中有9家再次遞交,3月份失效企業中有11家再次遞交,4月份失效企業中有3家再次遞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截止發稿,4月份交表公司38家中僅有8家完成上市,過期10家。若剩下20家未在本月內通過聆訊,招股書也將失效,其中就包括號稱今年港股最大IPO規模的中國中免和小電科技、讀書郎等知名度較高的公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