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1-10-22 13:30
微創醫療機器人(代碼:02252)今日起至下周二(10月26日)招股,擬發行3620萬股 H 股,入場費21817.66港元,預期11月2日上市,摩根大通及中金擔任聯席保薦人。
微創醫療機器人成立於2015年,是全球第一梯隊的手術機器人公司,致力於設計、開發及商業化創新手術機器人,以協助外科醫生完成複雜的外科手術。
儘管中國的手術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預期會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預期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由2020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3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4.3%,而預期全球市場將由2020年的83億美元擴大至2026年的336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6.2%。
公司全面佈局五大產品線(即腔鏡、骨科、泛血管、經自然腔道及經皮穿刺手術),擁有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蜻蜓眼三維電子腹腔內窺鏡,以及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三款核心產品。核心產品均已被納入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綠色通道)。
其中,圖邁是首款由中國企業開發並已完成註冊臨牀試驗的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目前國內手數機器人市場依然由國際廠商主導,僅有2款腔鏡手數機器人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分別是達芬奇Si及Xi手術系統。達芬奇(ISRG)為全球手術機器人龍頭,是美股市值高達千億美元的企業。
在主要有效性終點手術成功率方面,微創醫療機器人的圖邁不劣於達芬奇Si手術系統,且具備良好的安全性。今年6月,微創醫療機器人的圖邁已獲國家藥監局接納,預期將於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註冊批准。
目前,該公司還未實現盈利,仍處於虧損階段,虧損主要由研發成本和行政開支導致。微創醫療機器人2019年、2020年的虧損為6980萬元、2.09億元。今年首季度虧損約1.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362萬元擴大3.9倍。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研發成本分別為0.62億元、1.35億元、0.9億元,佔經營總開支額的88.57%、64.59%、78.26%。
截止至今,微創醫療機器人共獲得約為41億元融資總額,高瓴資本、遠翼投資、CPE、貝霖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均有持股,其中,高瓴資本持股8.05%,成為最大機構投資者,微創醫療機器人投后估值達225億元。而在2020年10月28日B輪融資后,微創醫療機器人估值升至250億元人民幣。
相關閲讀:
2、高瓴、易方達看好,上市前估值達250億!微創醫療機器人會是大牛股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