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1-09-24 09:06
中秋節后,綠電再度引爆港股盤面。電力板塊全線大漲,截至9月23日收盤,哈爾濱電氣近一周漲幅達41.49%;中國電力周漲28.62%;中廣核新能源、新天綠色能源等周漲逾20%;華潤電力、東方電氣等跟漲。
去年底以來,限電限產政策持續修正推進。實施能耗雙控的核心是限電,高耗能企業如果消耗的是綠色電力,就不再是高碳企業。這個過程在促進我國新能源和智能電網系統的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給綠電相關企業帶來了新機遇。
那什麼是綠電,綠電又為何如此強勢?發仔整理了一份港股相關概念股名單,帶你一文看懂綠電!
什麼是綠電和綠證交易?
一般來説,綠電指的是利用風機、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發電過程中不產生或很少產生對環境有害的排放物;而綠電交易,交易的品種並不是電力,而是綠證,賣家主要是光伏與風電的發電企業,買家則覆蓋了全社會。
風光發電企業每發1000度綠電就獲得1份綠證,買家購買綠證來完成可持續發展和碳減排的要求,國家為綠證設定了價格上限,每份綠證價格不能超過(當地風電或光伏標杆電價-脱硫燃煤標杆電價)*1000。
綠電交易啟動,政策利好頻現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天交易電量達到了79.35億千瓦時,交易價格在風電、光伏現有價格的基礎上平均提高了0.027元人民幣/千瓦時。安信證券稱綠電交易體現風電及光伏平價項目的碳減排價值,為新能源電力運營商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淨利潤正面影響。
根據通知,本次全國共有676個縣進行了報送,報送數量相比之前市場預計的22個省的報送量有較大提升。市場預計平均單縣規模200-300MW,總裝機規模在150-200GW之間。預計2021-2025年,平均每年至少新增30GW,成長空間廣闊。
文件支持鼓勵地方增加綠色電力消費,對超額完成激勵性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地區,新能源消納量不納入能耗控制。同時還進一步提出推行用能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
綠電行情火爆,機構怎麼看
中信建投認為,雖然此前國家能源局公佈的八月發用電增速同比放緩,但綠電消納迎來了確定性利好。此前發改委印發上半年能耗雙控晴雨表,其中廣西、廣東、雲南、江蘇等省份為能耗強度與消費總量雙紅色預警,能耗雙控壓力較大。綜合而言,能耗雙控方案有利於提升用電側對可再生能源的消費需求,綠電的市場價值有望得到進一步發現。
安信國際發研報指,我國綠色交易電量規模及溢價均可觀,預期為新能源電力運營商收入及淨利潤帶來正面影響。以中廣核新能源為例,期綠電交易量達19.72億kwh,佔全國交易量的25%,成交電價較正常中長期協議增加3-5分/度,較火電基準價大約上漲2分錢。該行認為綠電交易體現風電及光伏平價項目的碳減排價值,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新能源運營企業。
光大證券指出,綠電交易機制試點開啟、加快發展新能源發電,雙重邏輯下重點關注新能源運營商投資機會;申萬宏源也指出,近期政策頻出,多重利好共振,全面利好新能源運營商。
相關閲讀:研選 | 風電「上大壓小」契機正當時,港股相關公司一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