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1-09-16 15:41
除了港股市場,元素周期表也成為美股的藏寶圖。近日,在美國散户「大本營」WSB論壇中,一家不知名的上市公司——加拿大鈾生產商Cameco(CCJ),短短16個交易日股價飆漲超73%,成爲了美國散户討論最激烈的個股。
據公開資料,Cameco是全球第二大鈾礦生廠商,佔世界鈾產量的16%,總部位於加拿大薩斯。
在WSB論壇上,美國散户直接將鈾礦及相關上市公司比擬為「下一個遊戲驛站」,又是一次暴富的機會,相關話題討論十分激烈。
受多重利好消息影響,本周三,鈾期貨價格觸及每磅44.90美元,為2012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迄今的漲幅達到44%。
實際上,除了Cameco以外,美股市場不乏有與鈾交易相關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的股價已在今年走出一波行情。
華盛資訊為大家整理好美股鈾礦相關概念股:
基金大肆掃貨:10年來最多的熱錢開始湧入
那麼,為何沉寂多年的鈾礦突然引起市場關注,被資金爆炒?
首先是,來自於加拿大的一隻實體鈾信託基金在現貨市場上搶購鈾,累計買入量已接近2500萬磅,相當於全球鈾消費量的14%左右。
該基金成立不足2月,已經囤下近2500萬磅鈾礦,基金資產淨值也突破了10億美元,基金自成立以來上漲近25%。
另外,大部分國家正在努力推動核能在全球氣候變化、碳中和的努力中發揮作用,這將刺激全球對鈾礦的需求,進而擴大鈾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據世界核能協會預計,鈾需求將從2021年的1.62億磅上漲至2030年的2.06億磅,到2040年還將進一步攀升至2.92億磅。
在市場需求前景向好的情況下,鈾礦的供給端情況又如何呢?
自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后,鈾價多年來一直萎靡不振。由於對核電安全的擔憂促使多個國家關閉反應堆,對這種燃料的需求下降,引發供應過剩局面。
有一家對衝基金卻有着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鋭感知:即市場供需不平衡逐漸凸顯,天然鈾行業反轉即將來臨。
Segra Capital Management從中發現了一個機會。這家達拉斯對衝基金在2018年成立了鈾基金,預測大型礦商將減產。當時鈾交易價格在每磅20美元至30美元之間,接近福島核事故后的低點。
Segra認為,當市場人士意識到鈾供應量低於其低現貨價格所隱含的水平時,價格將會反彈。
據統計,2011年之前活躍的鈾礦公司超過500家,現在已經減少到20多家,其中最大的鈾礦Pure player CCJ最大的鈾礦還停產了,行業供需的泡沫已經基本被擠掉。
而天然鈾礦山的開發周期是48-60個月,這意味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鈾礦供給大幅增長的難度較大,且新礦山的建設必須有更高的鈾價做支撐纔有可能開啟。根據預計,鈾供應在2025年將下降15%,到2030年甚至會下降50%。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和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測,在未來幾年內,鈾價會反彈至50美元水平。
較為樂觀的機構Shaw and Partners 將長期鈾價從每磅52美元上調至每磅60美元,並假設出現再投資的激勵性價格環境,預測多年價格將飆升至每磅85美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