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NE原油漲逾3%,創兩個月新高!颶風后遺症頑固化

2021-09-13 15:37

  周一(9月13日)上海原油價格上漲,創兩個月新高,主力合約2111終盤收於460.0元/桶,漲14.5元/桶,漲幅3.25%,因颶風艾達造成破壞后,美國供應疑慮支撐了市場,同時對需求增加的預期也起到支撐作用。

  自8月底以來,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約四分之三的海上石油生產或約140萬桶/日的產出一直處於停產狀態,大約相當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尼日利亞的產量。

  美國墨西哥灣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商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上周四取消了一些船貨出口,因颶風艾達對海上設施造成了破壞,這表明能源損失將持續數周時間。

期貨合約和成交情況一覽

交易綜述與交易策略

  上海原油價格上漲,創兩個月新高,主力合約2111終盤收於460.0元/桶,漲14.5元/桶,漲幅3.25%。

  (INE原油日線圖)

  交易邏輯:美原油上周五大幅反彈,不過仍未突破震盪區間及上方趨勢線的壓力,日內的漲勢若能維持,有望突破趨勢線,並給多頭增加進一步上漲的信心。技術面來看,油價暫時突破50日均線阻力,MACD繼續維持金叉向上,KDJ亦形成金叉,整體而言對油價多頭有利,不過在疫情加劇以及美元反彈的背景下,油價很難改變中長期的弱勢走勢。

  阻力位:INE原油462.0,美油71.16

  支撐位:INE原油451.1,美油69.36

中國及海外消息

消息人士:沙特阿美10月將按合同數量全額供應原油

  知情人士周一表示,沙特阿美已通知至少五個北亞買家,10月將按合同數量全額供應原油。考慮到供應量上升,沙特阿美還將其10月銷往亞洲的所有等級原油的價格,每桶至少下調1美元,以吸引買家。消息人士稱,儘管價格大幅下調,但這五個買家中沒有一個要求增加供應。一位買家説,現貨原油價格仍然具有吸引力;而另一位買家説,他們已經從現貨市場購買了足以滿足煉油需求的原油。

無奈經濟苦苦掙扎,東南亞選擇重新開放

  ①即便屬於世界上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東南亞各國也慢慢意識到,他們再也無法承受有損經濟的防疫限制措施。

  ②無論在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工廠,還是在馬尼拉的理發店或新加坡的寫字樓,監管機構正在推進重新開放計劃,尋求在遏制疫情與讓人們和資金流動起來之間取得平衡。這導致了一系列的實驗,包括軍方配送食品、隔離員工、微封鎖以及餐廳和辦公室僅對接種疫苗的人羣開放。

  ③與已經重新開放的歐洲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地區的低疫苗接種率使其成為全球最容易受到德爾塔病毒侵襲的地區。但隨着前幾輪刺激措施使國家財政吃緊,加上貨幣政策火力減弱,封鎖變得越來越難以持久。

  ④「這是生活和生計之間的一個微妙平衡,」澳新銀行經濟學家Krystal Tan稱,指出甚至是疫苗接種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新加坡都在努力應對感染病例激增。Tan表示,在疫苗覆蓋率低得多的其他東南亞國家,斷斷續續重新開放的風險則更高。

  ⑤東南亞工廠關閉的影響波及全球,造成供應鏈問題,豐田汽車等汽車製造商減產,服裝零售商Abercrombie&Fitch Co.警告形勢「失控」。

美油頂破70關口創一周新高,受益於美國供應疑慮及需求上升預期

  ①油價周一攀升至一周高位,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美原油頂破70關口,一度創一周新高至70.35美元/桶,因颶風艾達造成破壞后,美國供應疑慮支撐了市場,同時對需求增加的預期也起到支撐作用。

  ②自8月底以來,美國海灣地區約四分之三的海上石油生產或約140萬桶/日的產出一直處於停產狀態,大約相當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尼日利亞的產量。

  ③澳新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説,「路易斯安那州已有更多煉油廠復工,提高了對原油的需求,讓問題變得更為複雜,」

  ④美國墨西哥灣地區最大的石油生產商皇家荷蘭/殼牌石油集團上周四取消了一些船貨出口,因颶風艾達(Ida)對海上設施造成了破壞,這表明能源損失將持續數周時間。

  ⑤但能源服務提供商貝克休斯(Baker Hughes) BHGE.N表示,最近一周美國活躍鑽機數有所增加,表明未來幾周的產量可能會上升。

  ⑥除了颶風艾達的影響之外,本周市場關注的焦點是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可能修正其對2022年石油需求前景的預測。兩位熟悉此事的人士表示,OPEC可能會在周一調低其預測。

美國日增確診超3.8萬例,累計4185萬例

  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1852488例,累計死亡病例677985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38365例,新增死亡病例254例。

9月10日嘉盛集團市場情緒調查指數:原油情緒指數空頭大幅增加45%

  嘉盛交易平臺市場情緒調查結果顯示,9月10日,原油情緒指數空頭大幅增加,佔比較上一交易日增加45%,至91%。貴金屬市場情緒分化,其中,黃金多頭減少,較上一交易日減少7%,佔比51%;白銀多頭增加,較上一交易日增加6%,佔比75%。 全球主要股指多空情緒方面,標準普爾500指數空頭佔比較上個交易日增加9%,佔比達79%;中國A50指數多頭明顯減少,佔比較上個交易日16%至70%。

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伊朗達成協議,引燃美伊重啟核談判的希望

  ①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周日與伊朗達成協議,解決雙方「最緊迫的問題」,即為保持監測設備運行而進行逾期維修,這引燃伊朗與西方國家就更廣泛的協議進行新談判的希望。

  ②IAEA總干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在其35個成員國組成的理事會本周召開會議前的最后一刻訪問德黑蘭,達成了這項他稱之為「建設性的」協議。西方大國此前威脅在這次IAEA理事會會議上尋求一項決議,批評伊朗阻撓IAEA。

  ③這種決議可能導致與伊朗的緊張關係升級,從而扼殺伊朗和美國就恢復2015年伊朗核協議進行更廣泛間接會談的前景。伊核協議旨在使伊朗無法發展核武器。伊朗一直否認有意發展核武器。

  ④注1:伊朗與美國的間接會談於6月停止,伊朗強硬派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於8月上任。西方大國敦促伊朗重返談判,稱由於其核項目的進展遠遠超出伊核協議規定的限制,時間已經不多了。美國於2018年退出伊核協議。

  ⑤注2:如果美伊重啟核談判,將增加市場對伊朗原油迴歸的擔憂,利空油價。

機構觀點

國信期貨:美國原油生產恢復緩慢 國際油價反彈

  美國海灣地區油氣生產恢復緩慢,國際油價反彈。8月下旬以來,美國墨西哥灣約四分之三的石油產能相當於每日140萬桶處於停產狀態,大致相當於歐佩克成員國尼日利亞的產量。通用電氣公司的油田服務機構貝克休斯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9月10日的一周,美國在線鑽探油井數量401座,比前周增加7座;比去年同期增加221座。技術面,SC2111關注460附近的阻力情況。操作建議:暫時觀望。

國泰君安期貨:原油偏強震盪,且內外盤或繼續分化

  ① 過去一周,原油價格整體維持了震盪市,但波動率有所放大。本周市場關注的焦點是歐洲央行關於放緩購債步伐決議的公佈,再度抑制了美元的走強、帶動原油價格向上修正。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投放國家儲備原油成為突如其來的利空,一度帶動外盤兩油短線大跌、內盤SC低開,在阻力位徘徊已久的油價向上突破再次失敗,整體維持了震盪市。從基本面看,過去一周原油市場受到供需面的季節性轉弱(一次加工開工率的下滑)影響,歐洲、新加坡地區油品庫存在經歷了前期的持續下滑后有一定反彈。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北美地區的油品庫存依舊處於去庫的過程中,整體供應依舊偏緊。這一格局在原油的裂解價差上也可以找到共性,我們看到雖然全球煉油毛利出現了季節性的下降,但北美主要成品油的裂解價差在過去一周持續走強,WTI的近月月差也持續走強並強於Brent。此外,美國天然氣價格在過去一周再度起飛,創下近年來的新高。種種跡象都表明,北美地區的能源供應依舊緊俏,對油價單邊走勢形成支撐,未來WTI或再度強於Brent。而對於內盤原油SC,過去幾周月差隨着倉單的消化持續走強,目前已經穩定在了輕度的Back結構。隨着未來倉單的進一步消化,以及亞洲地區原油需求的恢復,整體估值偏低的SC有望持續走出正套行情,中長期走勢或強於外盤兩油。

  ② 整體來看,短期油價震盪市,下方有一定支撐,上方壓力明顯。考慮到近期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多個經濟體均有不同程度或直接、或間接縮緊流動性的行為,短期美元走勢或繼續偏弱,支撐油價偏強震盪。這其中需注意內外盤油價的分化,SC走勢可能最強,WTI次之,Brent或最弱。建議繼續關注疫情再次擴散下的需求恢復節奏和海外通脹格局下市場對未來流動性收緊預期的變化。

高盛:「稀缺程度日益上升」 大宗商品價格勢將飆升

  高盛集團表示,大宗商品市場正在旺盛的需求與變化迟緩的供應之間艱難地尋求平衡。該行稱,可以從歐洲的能源價格中一窺其他材料的狀況。該行在9月13日的報告中稱,進入秋季之后,油價勢將大幅上漲,如果伊朗協議破裂就更是如此,如果油價達到每桶80美元的目標,「投資者將很難忽視最重要的實物大宗商品市場中的通脹」,這就是「我們認為石油會在今年秋季吸引投資者重返市場的原因」,現在「整個實物市場的稀缺程度都在日益上升」,而需求處在非常高的水平——除了石油以外均已高於疫情前水平——使得該體系的供應能力日益受到限制,鑑於庫存的下降,需求破壞是「市場上可用的少數平衡機制之一,這種情況如今已在發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