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ARK追蹤 | 持續近一個月抄底基建龍頭小松!甩賣Unity

2021-09-13 14:35

交易追蹤

ARK 9月10日共有31筆交易,買入11筆,賣出20筆,交易金額較小。買入的個股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和3D打印等板塊。

該日交易重點如下:

►買入:

  1. 買入空白支票公司Jaws Spitfire Acquisition Corp $SPFR 約31.9萬股。3D打印金屬及數字製造公司VELO3D將與空白支票公司Jaws Spitfir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在今年下半年合併上市,SPAC估值約16億美元。
  2. 增持3D打印增材製造公司Markforged Holding Corp $MKFG 約17.4萬股。Markforged與空白支票公司One於7月15號合併上市。
  3. 加倉基建龍頭股小松製作所KOMATSU $KMTUY 約4.4萬股,昨日該股收跌超3%。8月17日以來,ARKQ在幾乎每天都在增持日本建築機械巨頭小松公司,該公司股價較今年年初以來的3月高點下跌了逾20%。
  4. 加倉買入領先的精密腫瘤學公司Repare Therapeutics $RPTX 、癌症基因組學公司Personalis $PSNL 、基因測序公司Invitae $NVTA 、瑞士基因編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 $CRSP 、基因分子檢測診斷公司Veracyte $VCYT

►賣出:

  1. 減持實時3D內容創作和運營平臺Unity Software $U 約13.9萬股。麥格理分析師Tim Nollen首次覆蓋實時3D引擎Unity Software,評級跑贏大市,目標價為152美元。然而木頭姐似乎並不看好該公司,Unity成為當日減持最多的個股。
  2. 繼續定量減持 $06060.HK 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約106.1萬股、 $09923.HK 移動支付龍頭移卡約31.5萬股。
  3. 甩賣 $NVDA 英偉達、 $TRMB 天寶導航。

ARK上日投資清單《ARK追蹤 | 做短差?兩天賣出超1億美元特斯拉;抄底UiPath100萬股》

ARK二季度投資報告:《黎明前黑暗還是水里裸泳?ARK交上Q2答卷》

ARK一季度投資報告:《ARK墜下神壇?一季度結果告訴你》

ARK基金介紹

ARK投資是近一年來美國市場上最風光的投資公司之一,其創始人和基金經理人凱瑟琳-伍德(Catherine Wood)女士,被無數投資者奉為科技女股神。

圖片來源:公開網絡

ARK(方舟投資)由Cathie Wood在2014年創立,ARK專注於投資「顛覆性創新」的機會,即基因科技、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能量存儲和區塊鏈技術。ARK旗下的主要ETF,ARKK,自從創立以來表現高出納斯達克指數約136%。今年一月ARK系列基金贏得了比傳統投資管理巨頭貝萊德、道富更多的資金。目前ARK堅持「買入成長中小盤股,賣出價值大盤股」的策略。ARK基金是全球第九大ETF發行機構。

ARK旗下的6只主動型ETF分別為:

ARKQ(自動技術與機器人):本支基金主要投資在自動運輸、機器人、自動化、3D打印、能源儲存、太空探索等方面發展業務的公司。本支基金一般包含30-50支股票。2021年三月底的市值在約33.4億美元。

ARKF(金融科技創新):本支基金主要投資在交易創新、區塊鏈技術、風險轉化、無摩擦資金平臺、面向客户的平臺、新中介方面的公司。本支基金一般包含30-50支股票。2021年三月底的市值在約38.8億美元。

ARKW(下一代互聯網): 本支基金主要投資在雲計算和網絡安全、電子商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物聯網和移動技術、社交平臺、區塊鏈和P2P技術方面的公司。本支基金一般包含35-50支股票。2021年三月底的市值在約71.5億美元。

ARKG(基因組革命):本支基金主要投資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針對性研究治療、生物信息學、分子診斷、干細胞、農業生物學方面的公司。本支基金一般包含30-50支股票。2021年三月底的市值在約94.9億美元。

ARKK(顛覆性創新):這隻股票是其他四隻主動型ETF的綜合,也是市值最大的一支ETF。本支基金一般包含35-55支股票。2021年三月底的市值在約210.2億美元。

ARKX(太空探索):該ETF於3月30日正式上市交易,主要投資於軌道和亞軌道航天類股、推動技術類股和航天受益類股。

ARKX持倉股及解讀見《女股神發「新品」!ARK旗下太空探索ETF值得買嗎?      》 

還不瞭解ARK旗下這5只主動管理型基金有什麼區別?戳下方 ↓

相關閲讀:3年年化回報40%!女股神掌管的ETF你上車了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