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盈利超預期仍未刺激股價上漲 市場擔憂利好已出盡

2021-09-10 00:08

面對美國公司輝煌的第二季度財報季,投資者興致闌珊。

一大批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的利潤超過了華爾街的預期,但它們的股價幾乎沒有變化。這是投資者連續第二個季度對喜人的業績表現無動於衷,更加讓人擔心今年已經上漲18%的美股可能要回撤。

市場反應不温不火之際,正值新冠病毒delta毒株四處蔓延,華爾街銀行自己也推后了迴歸辦公室的計劃。通常推動基準指數攀升的亞馬遜和其他科技巨頭,最近也跌了跟頭。

「財報季表明很多好消息已經被消化,」美國銀行股票策略師Jill Carey Hall周五接受採訪時表示。「業績超預期的公司,股票並沒有跑贏多少。」

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大多已經發布財報,其中85%的公司盈利超預期。平均而言,他們的股票在業績公佈后的第二天上漲了0.2%。這跟第一季度的趨勢類似,當時的次日平均表現爲下跌0.1%。

在標普500指數升至新高的背景下,投資者迄今對背后正在醖釀的憂患視而不見。儘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價格通脹可能持續、貨幣刺激可能縮減、Covid-19感染率上升,但市場的關注點一直是企業盈利繼續增長和利率保持低位的預測。

高盛依然看漲美股。該行上周援引這兩個因素,提高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David Kostin牽頭的策略師預測,該指數年底可能收於4700點,意味着比上周五收盤水平上漲近6%;該行之前的估計是4300點。

「相對於共識預期,我們認為隨着公司成功管理成本,以及高利潤率科技公司在該指數中的權重越來越大,收入增長和税前利潤率的提高會更加強勁,」策略師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五大科技公司佔標普500指數權重超過五分之一,但科技股財報后的初始表現尤其疲軟。至今已經發布財報的科技公司中,94%盈利超預期,但數據顯示,他們的股價次日平均下跌0.6%。

「當估值如此昂貴時,利潤真的需要上臺階,」行業研究首席股票策略師Gina Martin Adams説。「科技公司的利潤確實在上升,問題是其他公司也在上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