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元流動性氾濫,多到市場不想要

2021-09-02 19:05

貨幣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年來,在交叉貨幣市場上,美元相對於歐元、日元等貨幣的溢價一直為負,這表明對美元的需求非常旺盛。現在,這些所謂的交叉貨幣基差互換(cross-currency basis swap)即將轉為正值。

「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現在正在發生,」瑞士信貸策略師Zoltan Pozsar表示。 他指出,人們已經習慣認為交叉貨幣基差互換是負值。 「對美元的過度需求總是存在的,而這種過度需求已經消失了。」

中央銀行採取的非常規措施,包括美聯儲以美元互換額度和新回購協議工具的形式提供大量流動性,意味着金融體系實質上已經被現金淹沒。

2015年,美聯儲從市場撤出美元流動性,當時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正在加大量化寬松計劃。

image.png

「一些經驗最豐富的短期利率交易員會告訴你,2015年到2019年期間的交易量是前所未有的,」 Pozsar表示。 「所以快進到今天,我們現在有這麼多的流動性,特別是美元,美聯儲量化寬松的速度比日本央行或歐洲央行都快。 所以美元供應充足。 監管並沒有變得更加嚴格。 如果説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它們變得越來越寬松了。 美聯儲已成為最后的交易商。 」

甚至較長期限的交叉貨幣基差互換,例如日元和美元之間的 10 年期互換,也即將轉為正值。 目前這一溢價為-34個基點,為10多年來最小的差值。

這種互換指標是衡量在日本借入美元與在美國借入美元成本差異的一種方法,如果指標為負,則表明用日元借入美元的成本更高。 理論上,這種差異不應該存在,因為參與者通過套利來消除差異,但金融危機后出臺的監管規定可能限制了他們這樣做的能力。

image.png

全球大部分過剩美元目前都存放在美聯儲的逆回購工具中,本周美聯儲從銀行、貨幣市場基金和其他金融對手那里吸納了創紀錄的1.19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7月底推出的新回購協議工具應該會為美聯儲提供另一種從金融體系吸收過剩流動性的途徑。

美聯儲的流動性措施推動了多個國家的短期利率下降。 特別是,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與隔夜指數掉期(OIS)之間的息差(衡量銀行的美元融資成本的指標)接近於負值。 這與2008年的情況不同,當時回購市場的動盪和對交易對手的擔憂將該指標推至創紀錄高點。

image.png

Pozsar表示:「這反映出,相對於需求,系統中的現金太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情況將與過去5年截然不同。 我認為在過去的5年里,短期利率交易員經歷了一個黃金時代,因為我們在貨幣市場上發生了太多太多的價差波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