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新能源周報 | 次元壁破裂!嗶哩嗶哩入股極氪,比亞迪仍被野村看好

2021-08-30 14:59

1、五部門要求加強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管理

2、韓國新能源車登記數量首破百萬

3、理想汽車與新晨動力合資生產新一代增程器

4、極氪獲得5億美元投資

5、美銀證券看好長城汽車至40港元

一、一周新能源車公司漲跌幅榜

來源:華盛通

截至發稿的近一周來,新能源車相關公司股價大部分呈上漲狀態。其中百度集團一周漲幅超11%領漲,長城汽車緊隨其后,漲幅近10%。恆大汽車表現最差,近一周大幅下跌近25%。

二、新能源車宏觀數據和行業政策

1、Canalys:上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260萬台

調查機構Canalys發表的報告指,上半年全球電動車市場銷量達260萬台,按年升160%,跑贏整體汽車銷量。主要受惠多個市場放寬封城措施等,惟整體汽車銷量仍低於疫情前水平。

該機構指出,電動車強勢需求持續至2021年,其中中國及歐洲市場表現領先。中國上半年售出110萬臺電動車,佔整體乘用車銷量的12%;歐洲則售出100萬臺電動車,佔整體乘用車銷售的15%。兩個市場合計貢獻全球87%的電動車銷售,而美國電動車僅佔新車銷售的3%。

來源:Canalys

2、工信部:加快建立健全汽車碳排放標準

8月24日,工信部答覆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1259號(工交郵電類175號)提案稱,將聯合相關部門加快建立健全汽車碳排放標準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包括汽車整車、重點零部件、車用材料、燃料、資源綜合利用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標準體系。

同時,持續優化節能税收管理,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同步推進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設計產品,推進汽車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發展,為交通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3、上海城市羣獲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區

8月26日晚間,上海經信委發佈通知表示,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批覆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上海城市羣為首批示範城市羣。

此次獲批的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羣,是由上海聯合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興市、山東省淄博市、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等6個城市(區域)共同組建「1+6」城市羣。

來源:上海經信委

4、五部門要求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管理

8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辦法》中提出,鼓勵梯次利用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動力蓄電池生產及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等企業協議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廢舊動力蓄電池用於梯次利用。

同時,鼓勵梯次利用企業研發生產適用於基站備電、儲能、充換電等領域的梯次產品。鼓勵採用租賃、規模化利用等便於梯次產品回收的商業模式。

5、合肥起草新能源汽車「十四五」規劃

合肥市科技局起草了《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提出,目標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其中,目標到2050年,新能源汽車整車年產能達到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全市汽車總產量超過50%,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000億元。

同時,目標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1個,公共創新中心5個,整車全新平臺10個,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

6、韓國新能源車登記數量首破百萬輛

韓聯社8月29日消息,韓國國土交通部近日表示,截至上月國內登記的新能源汽車共100.4萬輛,首次突破百萬大關。

韓國新能源車2014年僅為14.0297萬輛,之后逐年遞增,去年增至82.0329萬輛。今年增幅更是高達22.3%,累計突破100萬輛。

三、新能源車重點公司動態

1、比亞迪上半年淨利下跌29%

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908.85億元,同比增長50.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74億元,同比下降29.4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為3.69億元,同比下滑59.76%。

比亞迪在財報中解釋稱,2021年上半年,因產品結構變化,公司毛利率下滑。同時,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上漲影響,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2、小鵬P5將於9月15日上市

8月29日,小鵬汽車宣佈小鵬P5將於9月15日上市,預售價格16-23萬元。

小鵬 P5車型主打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首次搭載了基於 Xmart OS3.0系統為核心的智能交互座艙,自動駕駛硬件方面包含有2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13個高清攝像頭共32個傳感器,外加1套高精定位單元。

此外,小鵬P5還搭載XPILOT3.5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除高速NGP外,小鵬P5還新增城市NGP功能,XPILOT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適用範圍從高速路擴展至城市道路。

小鵬P5 來源:小鵬汽車

3、小米Q2大賺63億,作價5億收購自動駕駛公司

8月25日下午小米發佈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總營收達人民幣878億元,同比增長64.0%;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63億元,同比增長87.4%,總收入、經調整淨利潤均創單季歷史新高,遠超市場預期。

此外,小米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Deep motion(深動科技)相關訂約方訂立股份購買協議,以總交易金額約77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收購。在完成交易后,深動科技將成為小米的全資附屬公司。

4、理想汽車與新晨動力合資生產新一代增程器

8月27日,據媒體報道,理想汽車與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協議,雙方將成立全新的合資公司「四川理想新晨科技有限公司」。

據悉,理想汽車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智能豪華電動SUV車型上將率先搭載合資公司生產的全新一代增程器。據悉新車將基於全新的X平臺打造,並配備激光雷達以及新一代的增程式動力系統。

來源:汽車之家

5、蔚來汽車計劃明年進軍德國

8月29日,蔚來汽車首席執行官李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家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計劃最晚明年在德國本土挑戰奧迪、奔馳和寶馬。

李斌表示,蔚來汽車認為德國豪車品牌是其短期內的主要競爭對象,但蘋果公司終會成為一個對手。

6、特斯拉北美Model 3 或採用磷酸鐵鋰電池

8月27日消息稱,為解決Model 3在北美的交付問題,特斯拉提議預定車主接受磷酸鐵鋰(LFP)電池選項。馬斯克此前也表示更傾向於選擇磷酸鐵鋰電池,因為可以百分百充電,此前鎳基電池更適合90%充電。

7、極氪獲得B站、寧德時代等5億美元投資

8月27日,吉利汽車旗下電動品牌極氪,與來自英特爾資本、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等五家生態夥伴,正式簽署戰略投資協議。

五家生態夥伴的投資總額為5億美元,投后佔極氪股比約5.6%。

來源:吉利汽車

8、法拉第未來獲得Palantir投資2500萬美元

8月27日有媒體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美國數據挖掘公司Palantir(PLTR.US)於今年7月向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FFIE.US)投資2500萬美元。

此外,據文件顯示,該公司還與法拉第未來簽署了一項使用其軟件的商業合同。兩家公司均未披露合同金額,但Palantir的文件指出,該合同的有效期為4至6年。

四、新能源車機構觀點及投資評級

1、野村:維持比亞迪股份「買入」評級

在比亞迪公佈半年業績后,野村證券仍維持對比亞迪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由300港元升至313.4港元。

野村預計,比亞迪盈利於下半年有進一步上升空間,主要來自新能源車銷售和其他外部客户的刀片電池訂單,相信目前仍未反映在現價中。

公司核心業務仍有強勁增長潛力,而且有多項推動因素,包括電動車銷售增長、刀片電池獲其他品牌採用。

2、瑞銀:吉利旗下極氪引資料已反映在股價上

極氪在上周五獲得高達5億美元的投資,瑞銀表示,這將令吉利對極氪的持股量由51%攤薄至48%,但仍保持控股權。

瑞銀表示,引資對極氪的估值達到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0億元),還未達到瑞銀對極氪的估值預測,但相信會按預期推進發展及最終分拆上市。維持對吉利「中性」評級,目標價為26港元,極氪估值因素可能已反映在吉利股價之中。

截止發稿,吉利汽車上漲3.1%,報26.6港元。

來源:華盛通

3、美銀證券:升長城汽車目標價至4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長城汽車發佈中期業績,集團取得營業收入人民幣619.28億元(單位下同),同比增加7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29億元,同比增加207.87%。

美銀證券發佈研報稱,長城汽車收入增加主因產品組合改變、經銷商的佣金收窄。公司有強勁的產品周期,而且管理層亦有清晰的長遠目標,包括成為全球10大汽車品牌、以及至2025年全球銷售達50萬輛等,將其2021至23年盈利預測分別提高2%、3%及2%,目標價由35.7港元升至40港元,評級維持買入。

以上就是本次新能源周報的全部內容,若想了解新能源車行業和公司的最新動態,請持續關注華盛通APP《新能源造車勢力》專題以及相關報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