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對話樊綱:2020年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向好

2021-08-25 16:45

新浪財經訊 達沃斯時間1月22日消息,新浪財經今日在2020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對話北京大學經濟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他指出,2020年市場出清進入收尾階段,中國貿易摩擦有了第一階段的協議,宏觀經濟政策作用到到位,這些因素都有望使中國經濟企穩向好,。貿易方面,樊綱表示,在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的時期,第三方市場的增長使出口得到了一定彌補,未來可以繼續擴大我國對新興市場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出口。(新浪財經 王茜)

新浪財經:近日您提到市場出清接近尾聲,在此背景下,財政、貨幣政策是否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轉向?

樊綱:首先,我們2010年以前兩次經濟過熱導致的產能過剩、槓桿率過高的問題,用了這麼多時間進行調整,基本的方法就是所謂「軟着陸」。軟着陸的好處是我們沒有出現衰退,但是拖拖拉拉,調整時間確實拖得很長。通過過去這幾年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應該説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也希望2020年進一步地去解決好這些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就使得我們的經濟能夠進入下一階段的增長,更加良性地發展。

應該説目前國內經濟仍然處在市場出清階段。這階段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説好的項目不多,明顯地能夠掙錢的項目比較少,這就叫做流動性陷阱。銀行系統不是沒有錢,但是它往往找不到好項目,這個時候就是要財政政策多做點事情,通過政府的支出能夠創造一些市場需求,讓市場需求能夠帶動其它市場的進一步的增長,所謂的「乘數效應」。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主要依靠財政政策。一旦市場出清了,進入下一個階段,各種投資的機會出現了,那個時候需要什麼樣的政策,是到那個時候需要討論的問題。

新浪財經:您此前提到中國需要進一步擴大美國以外的市場。

樊綱:中美貿易摩擦顯然造成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是在下降,去年下降了14%,今后也不見得有很好的增長。但是去年我們整體出口的增長仍然有3%左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第三方市場的增長使我們的出口得到了一定的彌補。所以,從未來的發展來看,我們對東南亞,對新興市場國家,對非洲拉美等一些中等收入國家的出口仍然可以繼續擴大。如果我們可以在這些市場上進一步地開拓,我們的出口總的來講還可以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