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紅杉、啟明領投,全球唯一四證齊全!這家AI醫療影像龍頭值得投嗎?

2021-08-24 17:27

近日AI醫療影像公司推想醫療科技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UBS和中信建投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能在上市前融資階段吸引知名機構投資公司,往往其上市后股價表現值得期待。

而推想醫療科技在上市前的股東陣容可謂相當豪華,公司曾先后獲得紅杉(Sequoia)、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s)、鼎暉投資(CDH)和高盛(Goldman Sachs)的投資。

究竟推想醫療科技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其所在的AI醫療影像賽道能否未來在資本市場掀起風潮,我們來詳細看看。

來源:招股書

一、全球唯一「四證」在手,AI助力疾病篩查

推想醫療科技是一家AI醫療技術公司,致力於精準解決行業痛點的AI醫療產品的研發及商業化,服務醫院內多科室醫生,實現疾病的篩查、診斷、干預、治療、管理及研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憑藉核心產品InferRead CT Lung和InferRead CT Pneumonia,推想醫療已成為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獲得監管批准的AI醫療技術公司。

來源:招股書

截至目前,推想醫療已將三款AI醫療器械產品(包括InferRead CT Lung、InferRead CT Pneumonia和InferRead DR Chest)以及兩套AI賦能的醫學研究解決方案(包括InferScholar及InferMatrix)實現商業化。

此外,公司擁有由九款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AI醫療器械以及在研信息系統產品InferCare Follow-up所組成的豐富在研產品管線。

AI醫療器械可以輔助醫生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 方便做出臨牀決策,從而使疾病篩查和診斷、提前干預更為有效。

舉例而言,推想醫療旗下的InferRead CT Lung在中國的臨牀試驗表明,在InferRead CT Lung輔助下,肺結節的檢測靈敏度比無輔助下的檢測表現提升超過40%,閲片時間縮短近15%。

目前推想醫療旗下的AI醫療器械覆蓋疾病方向已經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等主要癌症、肺炎和結核病這樣的傳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骨折等創傷;推想醫療的產品已經在中國及全球近400家醫院獲得使用。

二、營收同比增長超300%,經營虧損持續收窄

我們接着來看看推想醫療科技的財務數據,事實上推想醫療的營收在過往的兩年取得了快速增長。

招股書數據顯示,推想醫療2019年、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62萬元、2770萬元,年增長318%;2021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213萬元,較去年同期484萬元同比增長357%。

來源:招股書

而從經營虧損來看,推想醫療在過往兩年經營虧損呈現持續收窄的趨勢。

推想醫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扣除股份支付和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后,經調整的虧損分為1.517億元、1.253億元和1269萬元,經營虧損持續收窄;銷售開支與行政開支也由銷售額的2-3倍降低至銷售額的60%左右。

2021年的數據尤為明顯,推想醫療的經營虧損額不足2020年同期的一半。

來源:招股書

公司收入主要產生自銷售醫療產品,其次為提供服務(包括醫療軟件服務、產品支持服務及醫學研究服務)。

從收入結構來看,截至2021年一季度推想醫療87.2%收入來自銷售醫療產品,12.8%來自提供服務;84.9%收入來自中國,15.1%收入來自海外。

三、AI醫療器械藍海,複合增長超100%

如下圖所示,AI醫療器械有潛力廣泛應用於多種醫療範疇,包括癌症、感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創傷等。

AI醫療器械也被開發應用於病人診療過程的各個階段,包括篩查、診斷、治療、臨牀決策、健康管理及康復管理等。

來源:招股書

AI醫療器械市場於近幾年發展迅猛。全球AI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8650萬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5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2.4%,且預計將於2025年達到177.02億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8.5%。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中國的AI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人民幣1.25億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人民幣2.92億元,預計將於2025年達到人民幣204.35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33.9%。

來源:招股書

四、獲紅杉、啟明等機構投資,AI醫療背后深層邏輯

自成立以來,推想醫療曾獲得包括紅杉中國、啟明創投、襄禾資本、英諾天使基金、臻雲創投、廣發證券、元生資本、泰合資本、鼎暉投資、海通開元、尚珹投資、中關村併購母基金、中關村科學城、高盛資管、建行建信信託、啟峰資本、深圳投控東海投資等數十家機構的投資。

IPO前,紅杉中國、啟明創投、襄禾資本、鼎暉投資、英諾天使基金等知名機構為推想醫療的主要投資方。

根據招股書,推想醫療截至2021年一季度已經進行到C輪融資,最新估值為22億元人民幣。

來源:招股書

推想醫療所在的AI醫療影像賽道有望在未來實現高速增長具有一定的深層邏輯。

AI醫療影像技術的一大特點是可以解決供給不足與醫療質量不高的問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0年中國每百萬人口醫生覆蓋人數為2496.1名醫生,較美國每百萬人口醫生覆蓋人數為3132.5名醫生低20.3%。

此外,中國三級醫院數量在2020年僅佔中國全部醫院的8%, 但門診問診數量卻佔全國總數的54.2%。

如果能將AI植入基層,便能有效提供基層醫療的質量,緩解三甲醫院壓力,併爲更多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而AI醫療影像技術還能大幅降低患者成本,在較早階段發現和干預疾病的發展,以實現更好的治療效果,並大幅降低總體醫療費用。

例如,當在較早階段首次診斷出癌症時,癌症的治療費用一般較低。

在中國,首次診斷為早期階段的肺癌患者的終生直接治療費用估計為9200美元,而首次診斷即為晚期階段的肺癌患者的終生直接治療費用幾乎翻倍(17800美元)。

目前來看,推想醫療的未來似乎非常光明,但醫療AI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的競爭格局和落地應用效果仍需要觀察,讓我們持續關注推想醫療的IPO最新進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