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MF總裁敦促G20採取行動 扭轉全球經濟「危險分化」

2021-08-14 00:2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三表示,二十國集團(G20)應採取有力的政策行動,以扭轉「危險分化」,這種分化可能使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陷入困境。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需要更強大的國際合作」,以加快在貧窮國家推出新冠疫苗,包括提供額外資金以幫助他們購買疫苗並將多余的疫苗從過剩國家重新分配到短缺國家。

IMF最近預測,全球GDP今年將增長5.5%,到2022年將增長4.2%,但格奧爾基耶娃警告,前景仍然不確定,因多種變異病毒的存在以及疫苗在全球大部分地區推出緩慢令人擔憂。

她在博客中寫道:「這將是一個漫長而不確定的上升過程,」敦促G20採取行動以防「巨大分化」。

她説:「主要風險是,因發達經濟體和一些新興市場恢復得更快,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將在未來幾年陷入困境。如果我們要扭轉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的這種危險分化,我們現在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政策行動。」

據IMF估計,到2022年底,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累計收入將比新冠危機前的預測低22%,而發達經濟體為13%,低收入國家為18%。

IMF還發現各國之間的分化正在加速,失業問題嚴重打擊了年輕人、低技能人羣、婦女和非正規工人,成千上萬的兒童面臨教育中斷。

格奧爾基耶娃稱,到2025年,更快地消除新冠疫情將為全球經濟增加9萬億美元,其中約4萬億美元流向發達經濟體,「遠遠超過」了與疫苗相關的任何費用。

除了加快疫苗接種步伐外,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到2022年及以后,疫苗生產能力應大大提高,政策制定者應考慮確保疫苗生產商避免生產過剩的風險。

她呼籲G20政府繼續提供有針對性的財政支持,並表示中央銀行應維持寬松的貨幣和金融政策,以支持向家庭和企業的信貸流動。

但她警告説,持續的貨幣政策支持已經引起「對意外后果的關注,包括過度冒險行為和市場繁榮。」

格奧爾基耶娃説,G20國家還應該通過額外的優惠融資來增加對脆弱國家的支持,同時通過更強有力的風險分擔工具和持續的債務減免工作來利用私人資金。

她説,IMF的特別提款權將在不增加債務負擔的情況下大大增加各國的流動性。她説,這還將擴大捐助國提供新資源的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