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生物界的特斯拉,還是坐等暴跌75%?機構為Moderna「掐架」

2021-08-11 11:12

今年上半年,在推進疫苗接種計劃后,美國疫情一度得到了控制,但由於美國民眾的疫苗接種意願下滑,再疊加傳染力極強的德爾塔變異病毒入侵,美國又回到了疫情激增的噩夢里。

截至目前,70%的美國成年人已經注射一劑新冠疫苗,美國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口占比約為49.7%。但是面對傳染性更強的德爾塔、拉姆達變異毒株,需要更高的接種率才能實現免疫屏障。

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在最新的簡報中表示,面對德爾塔變異病毒,疫苗接種率要超過80%,甚至可能接近90%,才能實現羣體免疫。這意味着,美國距離實現羣體免疫仍有較大的差距,或將繼續大力推進疫苗的接種。

美國對疫苗的需求或將再度爆發,這對於疫苗廠商而言,無疑又是一大筆訂單,直接刺激美國疫苗巨頭Moderna的股價持續飆升。另外,據最新報道,美國知名臨牀研究機構妙佑國際醫療(Mayo Clinic)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Moderna的mRNA疫苗在對抗德爾塔病毒株感染方面的有效性顯著超過輝瑞及其夥伴BioNTech SE疫苗的有效性。

Moderna的股價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已高達337%,相比其發行價更是暴漲超過20多倍,目前Moderna已經成爲了市場上最大的生物科技股之一,更是一舉超過了擁有130年曆史的老牌醫藥巨頭默克。

股價飆漲的背后,自然離不開「暴利」的疫苗,據Moderna發佈的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營收猛增6516%,超70億美元,淨利潤達27.8億美元,均超出市場預期。

投資者越來越認為,市場對新冠疫苗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保持強勁,而這種需求預期已經體現在其收益表中。究竟「暴利」的疫苗收入前景如何,華爾街多空雙方也各執一詞。

當地時間周二,前日暴漲17%的Moderna在唱空的聲音中跌近6%,市值下跌112億美元,約合730億人民幣。截至周二收盤,其市值為1843.69億美元,約合1.2萬億人民幣。

美銀:基本面支撐不起市值,存在75%的下跌空間

美國銀行周二在研究報告中表示,Moderna今年迄今的漲幅超過360%,但預計未來可能會大幅下跌,因為該公司近2000億美元的市值「從基本面來看是不合理的」。

該行重申了115美元的目標價,較最新收盤價存在75%的下行空間。報告稱,Moderna要想證明自己具備默克和百時美施貴寶等擁有100多年曆史的製藥巨頭的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析師Geoff Meacham承認,他看好Moderna的mRNA技術,正是高企的估值水平讓他持看空態度。

Meacham寫道:「儘管我們承認疫苗需求增長的勢頭或將持續,但考慮到衞生專家的廣泛反饋,我們仍維持對Moderna的跑輸大盤評級,這與過度看漲的市場情緒相反。

「要證明其2000億美元的市值是合理的,我們必須假設:i)從2022年至2038年,每年銷售10億至15億劑新冠疫苗;ii)整個疫苗研究管道的成功概率為100%,總銷售額峰值為300億美元,」美銀解釋道。另外,該行與傳染病專家的討論表明,對新冠疫苗的長期需求持懷疑態度是有道理的。

分析師指出,世界銀行強調了COVID-19疫苗長期需求可能減弱的5個原因:

  • 突破性感染很少見,但一旦發生,絕大多數是輕度/中度的。
  • 目前的新冠疫苗仍能提供強有力的感染保護,但其存在的副作用奉獻也不可忽視。
  • 正常接觸新的變異病毒可能會增強免疫保護。
  • 除了有限的免疫受損人羣外,常規的疫苗加強針注射並沒有廣泛接種的理由支撐。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出現的變異病毒並不更具致病性。

傑富瑞:Moderna是生科行業的特斯拉

與美銀的消極看法不同,傑富瑞分析師 Michael Yee將Moderna的目標價從250美元大幅上調至425美元,並維持「持有」評級,更加其視為生物科技行業的特斯拉。

Yee指出,Moderna和特斯拉一樣擁有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可以快速生產產品,與舊技術相比,風險更低、成功概率更高,且具有更大的潛力。

在注射第二針疫苗6-8個月后,可能需要注射第三針,Moderna估計其疫苗加強針將在冬季之前獲得批准。 由於以色列、英國和其他國家已經在計劃注射加強針,Yee預計「隨着感染人數上升,以及第一季度注射的抗體濃度下降,美國也會加入這一行列。」

此外,Moderna的流感mRNA候選疫苗mRNA-1010的1/2階段數據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出爐,Yee預測該數據將是「積極的」,並可能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

高盛分析師Salveen Richter上周五將Moderna的目標股價從299美元上調至461美元,而巴克萊分析師Gena Wang將其上調至463美元,而該股在周一的漲勢中突破了這些新目標價,並再度創下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Moderna的天價估值在市場上仍面臨着意想不到的阻力。生物技術分析師通常以對股票前景持樂觀態度而著稱,但給予Moderna「持有」和「賣出」評級的分析師多於給予「買入」的分析師,且平均目標價較現價有33%的下跌空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