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市場機會 | 超4萬億市場規模!光伏概念還有上車機會嗎?(附股)

2021-07-21 19:38

最近關於光伏行業利好的消息不斷傳來,無論是政策還是資金都向光伏板塊傾斜。

近日,多省公佈十四五光伏裝機規劃,讓光伏行業又一次成了市場的「香餑餑」。根據北極星太陽光伏網報道,隨着各省陸續出臺十四五能源規劃,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新能源新增裝機開發規模有望繼續擴大。目前多省公佈十四五能源規劃,其中16個省份明確了超258GW以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目標。

圖片來源:國盛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來,國內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就釋放出足夠多的積極信號,各省份制定高增長的裝機目標也在情理之中,因此重點需關注光伏、風電等發展方向。從各省份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內容來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或許已經成為共識。

在多省公佈利好政策后,將對光伏行業產生有什麼影響?光伏市場的「蛋糕」到底有多大?讓我們細細往下看。

超4萬億規模的光伏市場

從光伏裝機容量的角度看,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根據CPIA(中國光伏協會)預測,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較「十三五」時期有望實現大幅增長,到2025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90-110GW,2021-2025年新增光伏裝機量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3.3%-13.7%。

光大證券認為,目前存量可改造安裝光伏組件的面積約為 96.56 億平方米。假設每平米可安裝光伏組件為 150W,得出存量改造潛力 1448.4GW,市場空間 4.3 萬億元。假設存量改造分 15 年做完即 2021 至 2035 年,每年的改造比例佔總改造空間的 1%到 14%,我國存量改造建築光伏裝機容量由 14.5GW 增長至 202.8GW,假設光伏系統從 5 元/W 下降到 2.5 元/W,對應市場規模由 724.4億元增長至 5069.3 億元。 

光大證券認為,BIPV 未來市場有望逐漸打開,2025 年裝機 10GW,市場規模 415.7 億元,CAGR-5為 71.65%。在初期,光伏市場對於 BAPV((光伏與建築簡單組合連接) 和 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存在一定選擇,隨着綠色建築和 BIPV 相應標準的確立,BIPV 的佔比會越來越高。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築專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全年,我國主要光電建築產品生產企業 BIPV 總裝機容量約 709 兆瓦,總安裝面積為 377.4 萬平方米,滲透率在 3.7%左右。

未來隨着綠色建築和相應標準的確立,光大證券預計到2030年BIPV裝機總容量可達36.7GW,總市場規模可達 991.6 億元;到 2035 年 BIPV 裝機總容量可達 82.7GW,總市場規模可達 2067 億元。以 2021-2026 年 5 年時間維度看,BIPV 裝機增加 20倍,CAGR-5(複合年均增長率) 為 81.59%,市場規模增加 15 倍, CAGR-5 為 71.65%。

開源證券認為,在雙碳目標、光伏平價和BIPV市場快速興起的趨勢下,未來全球光伏裝機量空間持續打開,帶動光伏玻璃需求增長。光伏壓延玻璃產能置換限制放開將支撐光伏裝機量快速增長背景下光伏玻璃的供給,有利於保障光伏行業長期有序發展。長期來看,持續看好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的發展前景。

儘管光伏產業鏈雖然處在起步階段,但是在「碳達峰碳中和」以及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推動的背景下,市場上有哪些標的值得關注?

美股市場

晶科能源( $JKS )

作為美股市場上光伏中概股,晶科能源股價近期表現極為強勁。從28.39元低點至今,晶科能源股價已接近翻倍。

2016-2019年期間,晶科能源是行業唯一一家連續4年位列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一名的光伏組件公司。截至2020年末,晶科能源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超過70GW,產品銷往160多個國家,3000多個客户,無論是產銷規模,客户數量和市場多元化,均穩居世界前列。

市場規模方面,受益於各國產業政策支持紅利,以及經濟社會對清潔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截至 2020 年底,全球累計光伏發電裝機總量達到了 756GW,而這對於身處紅利賽道下的晶科能源來説,其未來成長性盈利可期。而且隨着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估值再次出現波動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能源發佈公告稱,將分拆其業務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赴A股上市。從股權結構來看,母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是公司實際最大控制人,通過晶科能源投資持股73.28%。

根據招股書顯示,其子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5.09億元、294.90億元、336.60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74億元、13.81億元、10.42億元。

太陽能ETF( $TAN )

該ETF是非槓桿和非反向追蹤的ETF,太陽能ETF其主要成分股包含了港美股公司,其中美股有晶科能源、第一太陽能、大全系能源、美國太陽能等光伏公司給,港股有信義光能、保利協鑫能源、福萊特玻璃、洛陽玻璃股份等。

股價方面,該ETF今年以來累計跌近20%。

港股市場

南方中證光伏( $03134.HK

該ETF於6月1日登陸聯交所主板,由南方東英投資總監王志華親自掛帥。南方中證光伏的選股範圍是將主營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待選樣本,選取不超過50家A股上市的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作為樣本股。

其中主要成分股包括通威股份、隆基股份、陽光電源、先導智能、中環股份等。

股價方面,該ETF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27%。

更多詳情:一圖看懂 | 未來能源看光伏,南方中證光伏ETF來襲

新特能源( $01799.HK

作為港股市場上光伏概念股,新特能源股價表現極為強勁,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85%。

新特能源7月13日公告稱,預期2021年上半年將錄得未經審覈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不少於人民幣11.5億元,而2020年同期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人民幣174萬元。公告表示,集團盈利的預期提升主要由於2021年上半年多晶硅產品銷量較2020年同期增加,多晶硅產品銷售價格大幅增長,及集團風電、光伏自營電站規模及發電量增加所致。消息公佈后,當日公司股價漲超20%。

此外,早在6月18日,新特能源擬與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合共向內蒙古新特增資34.4億元 以為10萬噸多晶硅項目提供資本金。董事會認為,該公司與投資者根據增資協議對內蒙古新特進行增資,有利於發揮訂約各方在光伏產業鏈的專業優勢。同時增資可以為10萬噸多晶硅項目提供資本金,加快推動該項目建設,早日實現項目達產,進一步增強集團的市場競爭力。

水發興業能源( $00750.HK

公司老牌的光伏上市企業,今年以來股價表現相當不出,累計漲超133%,是目前表現最佳的港股光伏公司。

水發興業能源是一家較為老牌的光伏上市企業。2019年11月28日獲山東省屬國有企業水發集團有限公司增資控股66.92%股份,重組為國資控股上市公司。

在國資的加持下,僅半年時間,在2020上半年便實現業績轉盈,宣佈走出流動性緊張的至暗時刻。並在2020年全年業績中,實現營收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3%,歸屬股東利潤為人民幣3.01億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加12.97億元。

水發興業能源超過70%的收入來自可再生能源業務,在光伏產業領域,尤其在光伏建築、多能源互補分佈式能源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技術沉澱和人才儲備,2007年以來,完成了近2GW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在廣東省和湖南省持有近百兆瓦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併成功將光伏建築一體化技術推向商業運營。

對於以上港美的光伏概念標的,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