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有脱歐貿易協議並非高枕無憂 英國經濟仍將承受貿易痛楚

2021-07-13 00:50

脱歐貿易協議避免了過渡期結束時發生更嚴重破壞

製造業避免了外貿關税,但服務貿易尚未安全無虞

英國與歐盟達成脱歐貿易協議,避免了雙方貿易關係的徹底決裂,但英國仍將面臨二戰以來發達經濟體對外商貿關係的最大一次重置。

在最后關頭,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周四達成這份協議,使得脱歐的最后階段可以在1月1日相對有序進行。

不過,英國仍可能會追悔莫及,因為新的海關填表和監控制度結束了70年代以來一直實行的無縫貿易安排。這有可能造成港口中斷甚至超市食品短缺的風險,瓶頸可能會立即轉化為經濟增長放緩和物價上漲。

這份協議避免了無協議脱歐的衝擊,彭博經濟研究之前曾預測,如果發生無協議脱歐情形,2021年經濟產出將減少1.5%,進一步加劇防疫封鎖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從長遠來看,新的摩擦意味着未來10年的經濟增長將比英國留在歐盟的情形低0.5個百分點。

英國本月已經初步嚐到了未來可能的混亂情形:由於英國疫情加重,法國一度關閉了兩國間的運輸通道。結果,數千輛卡車滯留在多佛港外的道路上。

英國的製造業將享受一段時間的無關税緩衝期,鑑於該國至少40%的出口銷往歐盟,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在利潤豐厚的服務業,銀行家、建築師和諮詢顧問們並不爽,因為服務業不在協議之內。

新的移民規則也將取代人員的自由流動,使得從國外僱用熟練工變得更加棘手。一旦英國不再提供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簡單途徑——長期以來這一直是企業投資英國的主要動力——外國投資方面會受損。

就在本月,一直考慮在桑德蘭工廠生產新電動汽車的日產汽車,最終決定在日本生產。

花旗集團的Benjamin Nabarro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新協議包含「有限的准入和更少的中期保證」,將嚴重影響英國未來幾年的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