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1-07-08 00:2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三表示,美國的進一步財政支持可能會加劇通脹壓力,並警告稱,物價持續上漲的風險可能需要提前加息。
格奧爾基耶娃在周三發佈的一篇博客中表示,美國加息可能導致全球金融狀況急劇收緊,以及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大量資本外流。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美國從新冠疫情中加速復甦,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將達到7%,這將通過增加貿易使許多國家受益,但通脹上升的持續性可能比預期的要高。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6%。
IMF在其報告中稱,其他國家面臨着大宗商品和食品價格上漲,目前處於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使得數百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
市場預期表明,未來幾年大宗商品價格仍將受到控制,但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發展各不相同,英國、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脹增長更快,而其他國家(如日本)則保持低迷。
IMF表示,鑑於疫情演變和疫苗接種進展的問題,以及通脹回升將比預期「更持久」的可能性,全球經濟前景仍然不確定。
「雖然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進一步財政支持將有利於更廣泛的經濟增長,但也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IMF表示。
物價持續上漲可能需要美國提前收緊貨幣政策,這可能對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造成特別嚴重的打擊,擴大復甦前景的分歧。
格奧爾基耶娃再次呼籲G20國家採取緊急行動,加快對高危人羣的疫苗接種,警告稱「惡化的雙軌復甦」正在使大量國家落后,而美國、中國、歐元區和其他一些地區正迅速恢復。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僅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迅速採取行動就可以挽救超過50萬人的生命。她表示,IMF正與世界銀行和其他機構合作,推進其500億美元的結束疫情的計劃,並認為更快的進展可能會推進全球經濟產出增加數萬億美元。
IMF敦促各國繼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密切關注通脹和金融穩定風險。格奧爾基耶娃稱,在美國等復甦正加速的國家,避免對暫時的通脹上升反應過度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