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1-06-28 22:25
美股下半年展望
上周美股大幅反彈,納指及標普500指數指數均刷新歷史高位。受益於經濟復甦,美股2021年迄今取得了較大的漲幅,道指累漲12.51%,納指累漲11.42%,標普500指數累漲13.97%。市場關注美聯儲關於通脹及加息的表態,大行對於下半年走勢預期不一,哪些板塊值得關注?
瑞信:股市表現將優於其他資產
瑞士信貸預計,隨着各國逐步重新開放經濟,全球經濟增長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快。在這個過程中,股市表現將優於其他資產。瑞信在下半年展望策略報告中寫到,預計全球經濟在2021年的同比增長5.9%,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達到4%。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疫苗接種的進程推進,財政刺激和更廣泛的服務業復甦。
瑞信南亞首席投資官Ray Farris表示,經濟擴張可能會導致全球盈利增長大幅復甦,提振股市。他對媒體表示:「我們希望股票成為未來六個月至一年內表現優異的資產類別。只要盈利繼續保持上升趨勢,歷史表明,股市將一路攀升。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出現調整,但調整即機會。」
在股市方面,瑞信表示,更傾向於投資金融和材料等周期性行業,特別是歐洲地區的周期股。該行稱,歐洲周期股預計和美股中的周期股一樣,將獲得豐厚的利潤,但是估值處於數十年中的較低水平。
大摩:看好必需品、醫療保健和原料股
從以往中周期過渡的經驗來看,大摩認為美股將發生15%左右的回調。該行表示,在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樂觀的季度收益修正后,明年的普遍預估現在高於其分析師所預測的復甦開始以來的可實現水平。更具體地説,考慮到通脹和税收的不利因素,該行認為利潤率預估過高,市場應該開始通過降低估值來考慮這些因素。
在加大基礎設施支出的推動下,該行下調了相關企業的評級。在其看來,基礎設施支出中的大部分已被合理定價,而且此類項目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產生效果。此外,許多工業企業將受到供應鏈中不斷加劇的通脹和勞動力短缺的最大影響。相反,該行繼續青睞金融類股和原料類股,以此來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脹。與科技股相比,醫療保健服務企業的估值更低,且被壓抑的需求更大。
大摩看好的仍是必需品、醫療保健和原料股而非科技股、非必需品和工業股。大摩也繼續看好銀行股,認為它們是應對通脹的最佳途徑,並建議避開半導體、零售商、建築建材等為早周期的代表性行業。最后,回顧整個投資組合,為公司價值尋找合理的估值仍是重要考慮因素。
中信證券:加税是美股下半年最大的風險
6月5日的G7財長會議通告支持徵收15%全球最低税率的提議,但我們判斷,此提議若無法在OECD或G20的框架下推出,預計對跨國企業税負的影響有限。但拜登國內加税提案如落地,預計將是美股下半年最大的風險:1)企業所得税的上調將直接衝擊美股盈利,而當前有效税率較低、海外收入佔比高的科技和醫藥行業受衝擊預計最大;2)資本利得税若上調至39.6%,料將引發投資者拋售,今年2月以來「散户加槓桿」入市的趨勢或逆轉;3)二戰以來,美國曆史上從未出現過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税以及資本利得税共同上調的現象。因此,美國單邊上調税率的行為如果落地,或導致中長期國內資金流出。
在疫苗接種率持續提升的背景下,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預計維持重啟態勢。短期「需求正常化」vs「供給瓶頸」所導致的價格壓力也將逐步消退。對於美國,雖然下半年美聯儲大概率維持超寬松的貨幣政策,但鑑於當前標普500的高位估值已透支了基本面超預期的利好,Taper信號的釋放迭加拜登的加税如若分別在8月和9月落地,或意味着今年2月以來「散户加槓桿」助推的美股在3季度會面臨風險集中爆發。
惠峰國際發展:料標指年底見4,200點至4,300點
惠峰國際發展董事張玉峰表示,由於疫苗接種及經濟重啟等利好因素,看好美股下半年的表現,料標指年底見4,200點至4,300點。雖然最近美國通脹預期升溫,加上美聯儲近期放鷹,但他認為若不是短線投資者,就不需要將這些因素看得太重。大家都會對加息及通脹消息感到敏感,但美聯儲的言論其實隨時都會變,買美股最重要是留意公司的未來發展。
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看好金融股及健康護理板塊。由於現時市場上的資金增加,留意到自5月起美國金融活動例如SPEC及IPO表現活躍,加上現時金融業興起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概念,將大大加快行業的發展。
美股市場上半年出現板塊輪替的現象,很多科技股的估值都出現折讓,但長期仍看好科技股,而且並不是整個板塊都受到拖累,一些大型的科技股,例如谷歌A(GOOGL.O)、亞馬遜(AMZN.O)等表現並不差,受影響的主要是中小型科技股。展望下半年將會有多家科技股上市,有望帶動科技板塊的氣氛,從而令此板塊的表現改善。
興業證券:美股不是熊市,但脆弱性波動性加大,成長有望跑贏
研報指出,下半年美國經濟或步入「類滯脹」,經濟走弱、通脹高位震盪。美股下半年熊市概率小,通過震盪來延續行情的概率大。歐美流動性環境依然寬松,經濟增速放緩但仍有韌性,Taper和加税的影響仍在預期階段。
美股市場有基本面支撐的成長股將有望再次跑贏。以FAANGs為代表的美股成長龍頭的估值並不高,有望穩住人氣。其次,下半年美債收益率將維持區間震盪,不同於上半年的快速提升,所以,成長股的估值風險釋放告一段落。另外,下半年業績增長轉向內生驅動。美股周期價值風格過去大半年受益於周期復甦而明顯跑贏,下半年將隨着美國庫存周期動能趨弱而承壓。成長股將分化,具備長期內生增長動能的成長股將開始新的上行。但是,題材性成長股或者透支了高增長預期的高估值板塊仍將被拋棄。
港股下半年展望
上周的港股經歷先升后跌,尤其是科技股迎來小幅反彈。今年迄今,港股經歷「過山車式」走勢,整體表現落后於其他主要股指,恆指累漲7.48%,國指累漲1.17%,紅籌指數累漲7.35%。
中金:大盤指數表現仍相對平淡重拾新經濟
展望下半年,我們認為雖然港股大盤指數表現可能仍相對平淡,但結構性吸引力已經具備,重點在於「新經濟」相關板塊。整體來看,我們預計恆生國企和MSCI中國指數有望分別攀升至11900點和114點,較當前隱含大約10%和4%的上漲空間,主要驅動力來自盈利分別上調8%和9%,而估值變化分別擴張4%和收縮2%。預計海外中資股2021年淨利潤增速有望達到24.4%,其中非金融板塊和金融板塊淨利潤將分別增長35.2%和16.3%。
我們預計,在當前經濟增長仍保持穩健且高槓杆等結構性問題仍是政策焦點的背景下,國內貨幣政策將保持基本穩定。如果后續增長面臨更大壓力且外部不確定性隨着美聯儲減量開啟而增減,不排除國內有一定政策作為對衝。我們認為在美聯儲QE減量前整體流動性將會維持相對友好狀態。另外,從中長期角度,香港市場不斷壯大的新經濟格局將持續提升其對國內外資金的長期吸引力。
具體看,我們建議超配信息技術、大消費、醫療保健、部分製造業、能源、多元金融,但建議標配或低配房地產、保險、公用事業等。除了基於宏觀配置思路外,我們還提供高質量(ROE vs。PEG)和高景氣度(資本開支)兩個行業配置思路。中期看,我們認為中國率先從疫情影響中修復並回歸常態化,將推動市場重新關注中國原本的內在長期結構性趨勢(如消費和產業升級)帶來的機遇,如電動汽車、新能源(包括太陽能)、科技硬件、半導體、大消費和醫藥生物等。
建銀國際:港股下半年將呈M型走勢,最高可見29500點,可重點關注內需股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研究副主管師趙文利指出,預計港股下半年總體維持區間波動並大致呈現M型走勢。恆生指數將在26500點至29500點區間波動,國企波動指數介於9500點至11500點。2021三季度將是市場重要預期的檢驗窗口。同時,疫情、債息及美元等重要變量面臨方向選擇,三季度也有可能形成新的風格切換拐點。
今年下半年香港市場有機會出現新的風格切換,其中成長股有望跑贏價值股。由於中國較歐美早走出疫情,價值股已提前反應。同時經濟增速放緩后也可能限制價值股的上升空間。相對而言,一些成長股龍頭的中長期成長性能見度高,短周期而言性價比相對價值股較高。
分行業來看,主要盈利上升板塊集中於生物科技、影視娛樂及周期品行業。預測主要下調行業包括醫美、軟件、酒旅和地產相關的板塊。建議重點關注「能見度」高及有政策支持的內需股,如消費、生物醫藥、硬件科技、汽車等行業。同時逢低吸納優質新經濟成長股龍頭,逐步減持順周期的價值股。
廣發:港股科技嚴重低估於全球
廣發香港策略研究指出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港股市場的大型科網股走勢顯著承壓,主要受平臺經濟監管措施逐步收緊、全球範圍內「宅經濟」紅利減退和美債收益率走高等三大因素所制約。不過,站在2021年年中的時間點上來看,上述的三大不利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邊際減退,香港大型科網股的長線佈局價值逐漸浮現。
大型科網股估值水平基本都已經回落到歷史均值以下,重新具備了良好的投資性價比和較為充足的安全邊際。恆生指數預期PEG估值大幅低估與納指和創業板指數,未來跨市場間「估值差」的收斂也有望成為港股科網巨企走強的支撐動能。加之反壟斷政策「刮骨療毒」,短期負面影響可控,長期有助於增強行業活力。隨着阿里處罰的落地,政策面的不確定性也有所下降。儘管全球宅經濟逐步退潮,港股大型科網公司的業績仍具備較強韌性。
今年一季度,港股科網巨頭的業績基本都處於市場預期內,部分甚至超出預期。雖然疫情的紅利逐步消退,但經濟轉型的紅利卻仍在持續釋放的過程之中,科網行業各龍頭企業憑藉着穩健高效的商業模式和良好的公司治理將顯著受益。
野村:建議選擇金融、周期性股票作為通脹對衝
野村發表研究報告,形容亞太區股市下半年正處於十字路口,預期股市會受益於強勁的企業盈利前景而上升,對2021及2022年MSCI亞洲指數(日本除外)的目標為900點及974點,雖然通脹過強及政策正常化的説法增強,存在短期回調的風險,但對中期內亞洲股市持積極態度。野村則給予香港股市減持評級,預測2021年市盈率為19.2倍。該行建議投資者平衡投資組合,以主題性及具有吸引估值的股票如金融、周期性股票作為通脹對衝。
野村推薦的十隻港股包括,騰訊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比亞迪股份(01211.HK)、招商銀行(03968.HK)、安踏體育(02020.HK)、海底撈(06862.HK)、新城發展控股(01030.HK)、中國太平(00966.HK)、威高股份(01066.HK)及長和(00001.HK)。
光大新鴻基證券:下半年港股走勢審慎樂觀,恆指高位或見31000點
光大新鴻基證券發表下半年展望報告,策略師伍禮賢表示,對下半年港股走勢審慎樂觀,高位或見31000點,低位則或見26000點。他又表示,對下半年科網股看法較為正面,因上半年相關行業的股價表現較落后,其業績基本面不錯,今年下半年有望追落后,料今年下半年恆生科技指數高位有機會出現在9000點附近,而支持位則在7400點。該行亦預測,國企指數的下半年目標為11800點。
伍禮賢又指出,預期港股下半年將延續上半年估值修復的主基調,新舊經濟股份均有不同的表現機會,而周期性股份升勢或現放緩,當中值得看好的4大板塊,包括新經濟、石油能源、家電消費及通訊服務。
瑞信:恆指下半年看升 年底目標30000點
瑞信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邵志銘表示,對港股下半年走勢看升,恆生指數在今年底目標為30000點,但港股短線仍受制於內地收緊銀根的力度。他估計,最快在第三季末至第四季,內地銀根偏緊的情況或有改善,促使流入港股的資金回升,帶動市場氣氛。
邵志銘指出,利好港股的因素還包括,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樂觀,以及人民幣升值潛力會為中資股提供支持。目前看好內地可持續板塊,例如太陽能、風能和電動車行業,對中資科技股則維持中性看法。
部分大型科網公司已表明,短線會撥出盈利用作中長線投資,料科技股在未來兩個季度的盈利表現,將難以給予市場驚喜。而且價值型股票估值仍吸引,投資者繼續增持價值型股票,平衝投資組合中科技股的比重,都會限制科技股的表現。
恆生資管:下半年成長股升幅可跑贏價值股
恆生投資管理董事兼投資總監薛永輝表示,環球加強對科技企業的監管,但市場已大致消化消息,企業亦正適應新環境。另一方面,成長股2月起展開調整,現時開始有科技股回到較為吸引的水平,有機會可候低吸納,相信下半年成長股升幅可跑贏價值股。
看好內需、互聯網企業(電商、生活平臺)、人口老化及醫藥創新、環保(新能源、電動車、電動車電池)、房地產(物管、房產在線平臺)等行業,但看淡能源、電訊等板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