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市場機會丨港美股半年大事盤點與展望:哪些趨勢仍將延續?

2021-07-13 11:46

七月流火,2021年上半年已落下帷幕,股海浮沉,漲跌不一。

華盛資訊於日前已推送數篇年中盤點內容,想了解更多可查看:

一圖看懂港股上半年!誰纔是最強黑馬

港股上半年牛熊榜:最牛個股暴漲1976%,最熊市值蒸發181億

年中盤點 | 猛漲164%!RETL強勢領跑美股ETF半年榜

鑑往知來,本文將從上半年港美股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出發,梳理回顧各行業發生的大事要聞,並揭示出這些大事並非孤立的單一性事件,而是從行業層面反映了在中期以內將持續產生的動力和影響,對投資和股價趨勢有着前瞻性的指導作用。

阿里、美團反壟斷調查 平臺經濟監管趨嚴

事件回顧: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判阿里巴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對平臺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被處以182.28億元罰款。4月26日,美團也接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知,依法對公司進行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據浦銀國際研究,反壟斷調查可能會給美團股價帶來壓力,野村預計美團可能被罰款46億元,但對業務的長期影響有限。

下半年展望:在反壟斷政策趨嚴的背景下,調查和罰款會對公司的短期正常經營和業績產生影響,造成股價承壓;但從長期來看,此舉有利於行業迴歸服務屬性,以自身優質服務和競爭優勢來吸引商家。

投資要點:阿里巴巴、京東集團、騰訊控股、拼多多等主要電商平臺如能積極調整競爭策略,減少價格戰,順應政策趨勢,將真正有助於其提升平臺盈利能力,實現股價穩步攀升。

熱點聚焦 | 阿里一夜飆漲超4000億!如何看待反壟斷下科技股的危與機?

缺芯荒持續發酵 利好國產化半導體企業

事件回顧:伴隨疫情常態化的進行,全球工業、汽車、消費電子等需求開始復甦,全球市場對半導體芯片的需求大增,不過,臺灣和馬來西亞的疫情爆發,半導體封測產能全球佔比8%的馬來西亞宣佈無限期“封國”,多個不可抗力因素加劇了全球芯片供能緊張和短缺問題。多家國內外半導體企業迎來紅利期,如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宣佈從4月1日起上調價格15%-30%。

下半年展望: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晶圓代工企業尋求新的供應商的需求極為迫切,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下游導入進度明顯加快,將獲得長足的成長空間。根據上汽集團發佈的信息,芯片短缺問題預計在7月下旬開始由緩解,三、四季度或將恢復正常。

投資亮點:中芯國際

市場機會丨拜登再製裁59家中企!中槍的中芯國際將走向何方?

三胎政策出臺 利好輔助生殖、康養和醫療服務等賽道

事件回顧: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於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下半年展望:三胎政策將利好多個產業賽道,如輔助生殖行業將迎來更多需求,嬰配粉產業紅利將逐漸釋放,少兒寄內容產業鏈需求提升,母嬰用品企業發展前景打開,親子游樂需求、K9教培行業的優質標的等都將受其利好和提振。

投資亮點:錦欣生殖、貝康醫療、中國飛鶴、好孩子、寶寶樹

研報精編丨三孩政策有何投資機遇?中信建投八大團隊這樣看!

新消費世代來臨,Z世代引領“新式”風潮

事件回顧:控煙與減害背景下,新型菸草應運而生;奈雪的茶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赴港上市;新型玩具如泡泡瑪特市值站上千億,盲盒滿足用户好奇心理,開啟潮玩的故事;國貨迴歸,李寧、波司登由“鄉土”氣息一躍成為“國貨之光”。

下半年展望:年輕一代崛起,他們不斷嚐鮮, 挖掘個人興趣,建立自我認同,線上娛樂消費或成主流。新需求帶動遊戲方面,年輕向遊戲異軍突起,相關渠道議價能力強,同時二次元、女性向遊戲用户和市場空間打開。社交方面,需求和交互表達欲強烈,以Soul為代表的Z世代社交應用價值凸顯。營銷方面,短視頻和電商直播成為內容營銷的主流形式,營銷價值凸顯。

投資亮點:嗶哩嗶哩、騰訊控股、心動公司、泡泡瑪特

職業教育利好 在線教育“泡沫退散”監管趨嚴

事件回顧:6月1日,市場監管部門集中公佈一批涉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的校外培訓機構,並對新東方、學而思等15所校外教培機構予以定格罰款。教育部設置校外培訓監管司, 我國教培行業進入全面規範發展時期,同時呼應前期的“減負”政策。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下半年展望:中短期來看應持謹慎的預判態度,今年4月以來的教培監管一次次突破先前的嚴厲程度,包括“周末及寒假是否能培訓”、“資金監管”等方面的細則均未被證偽;本輪監管是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整治,“雙減”細則尚不明瞭,短期無法判斷影響程度,建議謹慎配置。不過從執業教育方面, 獨立學院轉設加快,高教職教的政策相對清晰,為確定性最強的子版塊,輕資產持續擴張,業績增長也具有確定性。

投資亮點:宇華教育、中國東方教育、中教控股、中國科培、新高教集團

熱點聚焦丨頂格處罰!監管風暴襲來:重錘之下在線教育或迎大洗牌

醫美概念爆發 八部委聯合整治 

事件回顧:上半年醫美概念股“業績與股價齊飛”,6月10日,衞健委、海關等八大部委聯合整治非法醫美,要求機構提供多元化獲客渠道,提供精細化投放,推動消費者教育,減少信息不對稱。

下半年展望:整治短期或將影響一部分需求,但經過動態再平衡后,市場需求將轉移至正品行貨、正規的醫美終端;醫美事故、糾紛減少,公眾的信任度增加,必將促進全市場的需求擴容,利好全行業。

投資亮點:推薦醫美生物材料龍頭愛美客、華熙生物,關注昊海生科、四環醫藥、復鋭醫療科技、奇致激光,海外公司ABBVIE(ABBV.N,喬雅登、Botox所屬Allergan的母公司);推薦由醫美社區到醫美生態的新氧(SY.O);關注醫美終端朗姿股份、瑞麗醫美(2135.HK)、醫美國際(AIH.O)等,同時建議關注醫美終端里的兩大未上市龍頭企業美萊整形和藝星整形。

研報精編丨3000億的“顏值經濟”:一文看懂持續火爆的醫美股機會

互聯網醫療:后疫情世代的醫藥強勢復甦

事件回顧: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互聯網醫療、在線健康管理等服務興起,“精緻健康”時代下的健康消費趨勢也被清晰地勾勒出來,“京東618”互聯網醫療相關訂單實現高速增長,如6月1-18日

下半年展望:疫情的洗禮下醫藥板塊從2021Q1開始,進入了強勢復甦階段,國內強大的剛需性,進口替代和產業升級,將為推動A股生物醫藥領域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同時伴隨着醫保政策調整方向和趨勢的逐漸明朗以及註冊制下越來越多的新股涌現。

投資亮點:1)研發管線豐富的龍頭藥企恆瑞醫藥、復星醫藥等;2)直接受益創新審評和進口替代的國產中高端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大博醫療、安圖生物和消費級醫療器械三諾生物等;3)“賣水者”邏輯下的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凱萊英、九洲藥業、泰坦科技和山東藥玻等;4)醫療服務及商業藥店領域的愛爾眼科、上海醫藥、老百姓、益豐藥房、大參林和一心堂等;5)精準醫療大發展下的金域醫學、艾德生物、華大基因等;6)疫苗產業鏈上的智飛生物、康希諾、康泰生物、華蘭生物等;7)消費升級趨勢下的大健康消費龍頭企業雲南白藥、片仔癀等。

行業觀察 | 五日飆升近30%!疫情之下,將助推哪些互聯網醫療股起飛?

新能源汽車:互聯網大廠紛紛造車 智能化“號角”已吹響

事件回顧:隨着汽車行業逐漸進去智能化、電動化時代,在蔚來、理想、小鵬等新造車勢力站穩腳跟后,2021年,百度、富士康、滴滴、小米、360等企業也宣佈進軍汽車製造領域,意圖在造車風口中分得一杯羹。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也正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各項法規標準陸續出臺,道路測試和小規模示範運行循序推進。

下半年展望:造車風潮的一個關鍵節點是互聯網巨頭的下場,此前的關注點還在新能源車替代既有燃油車,此后幾乎是在宣佈新能源車智能化“號角”的響起。從行業看,百度、華為已佔領先機,5G的普及等基礎設施的完備,推動新能源汽車同步完善智能化特徵,也是新能源車下半場的主要賣點,軟件和設計將成為新能源車的重要內涵,而這也恰是互聯網企業的專長。

投資亮點:電動智能時代,新勢力及自主獨立新車企、智能駕駛供系統應商(華為、百度)、傳統零部件打包供應者都有望持續受益。1)零部件如福耀玻璃(玻璃新趨勢);2)乘用車推薦崛起的自主長城汽車,吉利汽車。

市場機會 | 曾創3個月10倍神話!這些美國“造車新勢力”回撤后又能打了?

研報精編丨新能源汽車怎麼看?中金研報點出這些投資機會!

比特幣波動

事件回顧:今年一季度以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交易異常活躍,截止2021年6月22日,前12個月比特幣的累計漲幅達到341%,遠超其他資的同期表現,其波動幅度更為劇烈,自2016年7月2021年7月,比特幣價格最大漲幅超過100倍,標準差達到14643美元。

下半年展望:儘管目前各國對比特幣的接受度不一,但比特幣底層的區塊鏈技術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加密數字貨幣仍是區塊鏈最流行的應用質疑。儘管發展速度較快,但其大眾化普及仍任重道遠,隨着大眾普及度的提高,產業鏈上游標的將明顯受益,如嘉楠科技。

投資雷點:數字貨幣市值規模大,現貨和衍生品交易發展迅猛,同時槓桿率高、波動劇烈,一旦發生單邊價格波動,將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

熱點聚焦 | 馬斯克一句話50萬人爆倉,比特幣究竟有沒有投資價值?

SPAC上市熱潮湧動之后的迴歸

事件回顧:SPAC是通過殼公司 IPO募集資金收購有實質業務的實體企業來幫助私人公司完成上市。截至 2021年6月29日,今年美股 SPAC 上市數量為 349家,佔同年美股全部 IPO 數量的 69.0%;SPAC 融資金額為 1081.9 億美元,佔同年美股全部 IPO 募融資金額的 58.1%。

2020年以來SPAC集中發行的目標行業已從價值轉向成長,超一半的SPAC資金指向信息技術、醫療健康和可選消費等部門。

下半年展望:美股 SPAC熱潮有望迎來更多新經濟成分、技術前沿企業上市,而 A股對於海外創新機制的引入則有待更成熟的市場基礎設施建設。

投資雷點(可能引發預期差的因素):一是宏觀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目前市場未充分定價的因素,包括疫苗有效性不及預期、利率上升過快等;二是 SPAC密集發行引發對優質併購目標公司的競爭搶佔;三是新興企業的核心技術研發應用進度和業績兑現。

黑石、KKR、中信資本爭相入局!另類“打新”的SPAC到底怎麼玩?

注:以上投資建議部分參考中金研究、興業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報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