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ETF日報 | 光伏硅料短缺是假象?港股南方中證光伏ETF大漲5%

2021-06-10 20:14

一、美股主要ETF表現

美股盤前三大指數期貨漲跌不一。截止20:12,納指期貨跌0.22%,標普500期指漲0.04%,道指期貨漲0.18%。

做空指數類ETF盤前走強,納斯達克指數三倍做空(SQQQ)盤前漲0.65%。

做多指數類ETF盤前漲跌不一,納斯達克指數三倍做多ETF(TQQQ)盤前跌0.68%、三倍做多標普500ETF(UPRO)盤前漲0.05%;標普500指數兩倍做多的SSO跌0.05%。

恐慌指數ETF1.5倍做多恐慌指數的(UVXY)盤前跌0.87%。

美股上個交易日漲幅前十的ETF

美股周三小幅收跌。美國今日將公佈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前的最后一批重磅經濟數據,此前市場情緒謹慎。個股方面,醫療保健、通信和科技股普遍上揚,默克製藥上漲2.2%,Twitter上漲1.5%,Adobe上漲1%。

此外,亞馬遜(AMZN.US)高管Babak Parviz周三表示,已與多家公司簽署了Amazon Care遠程醫療服務的合作協議,並將需要數千名員工來擴展該服務。2019年以來,亞馬遜一直在西雅圖為員工使用Amazon Care,並廣受好評。該服務從聊天機器人開始,然后允許與健康專業人士進行虛擬訪問。如果需要,醫生將在 60 分鍾內訪問用户,進行常規檢查。預計今年夏天,Amazon Care將覆蓋全美。

漲幅居前的ETF主要有3倍做多每日醫療保健的CURE漲3.17%,成交額538.9萬美元;2倍做多納斯達克生物科技的BIB漲3.09%,成交額1057萬美元。

區域ETF方面

5月CPI數據將是美聯儲6月中旬貨幣政策會議前的最后一批重磅經濟數據之一。由於當下市場擔心強勁的通脹數據將加大美聯儲提前收緊超寬松政策的壓力,交易員情緒謹慎,在數據出爐前不願意下注。多位美聯儲高管此前強調“退出計劃將更多地取決於勞動力市場”。高盛認為,考慮到4、5月份非農數據疲弱,美聯儲對勞動力市場的擔憂可能更甚於對通脹數據上行的擔憂,這將延緩量化寬松退出計劃的進行。

高盛表示美聯儲首次加息的具體時間將取決於未來2-3年的通脹水平,目前預測的時間點依然是2024年初。

漲幅居前的有1.5倍做多恐慌指數的UVXY漲2.64%,成交額3.41億美元;3倍做空美國小盤股的TZA漲2.09%,成交額1.75億美元。

二、港股主要ETF表現

今日恆生指數跌0.01%,報28738.88點;國企指數漲0.11%,紅籌指數跌0.17%。個股方面,比亞迪股份漲6.36%,比亞迪乘用車5月全系銷售45176輛,同比增長45.3%,刷新年度單月銷量紀錄;其中新能源汽車成績亮眼,單月銷售31681輛,同比增長198.8%。EV系列純電動產品線共售出18711輛,同比增長126.0%;DM混動車型共售出12970輛,同比增長458.3%。

港股市場漲幅前十ETF

為何今日港股港服概念大漲呢?有市場傳言,要從一份舉報材料説起了。座談會之后,參會的愛旭股份發佈了一篇名為《關於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的匯報材料》的文章。材料很長,最重要的表述是“行業現狀表面看是市場終端需求與上游硅料產能不匹配,實際上是部分企業刻意營造多晶硅、硅片嚴重短缺的假象,助推中間貿易商、產業鏈各環節囤積居奇、哄擡物價造成的。”

這份舉報材料,為何會引發光伏今日的大漲呢?市場認為如果相關信息屬實,那麼目前光伏硅料短缺的問題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了,也就是説實際上硅料供應可以覆蓋光伏新增裝機的需求。之前對光伏產能的擔憂就不復存在了。

今日漲幅位居前的ETF有南方中證光伏漲5.03%;GX中國潔能漲3.97%,成交額1729萬港元。

恆指相關ETF表現

受消息影響,今日港股漲幅居前的恆指ETF有南方兩倍看空恆指(07500.HK)漲0.28%,成交額2.15億港元;

跌幅居前的是南方兩倍看多恆指(07200.HK)跌0.19%,成交額1.79億港元。

恆生科技相關ETF表現

今日恆生科技指數走低,跌0.04%。

看多恆指相關ETF走弱,南方兩倍做多恆科(07226.HK)跌0.29%,成交額5776港元;

看空恆指相關ETF走強,其中南方兩倍做空恆科(07552.HK)漲0.24%,成交額3934萬港元。

滬深300相關ETF表現

滬深300指數收漲0.67%。其中,華夏滬深三百-R(83188.HK)漲0.56%,成交額377.3萬港元;華夏滬深三百ETF(03188.HK)漲0.87%,成交額1.9億港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