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1-05-12 18:44
近期大宗商品“漲”聲一片,5月以來,有色、鋼鐵、煤炭及能源相關指數紛紛創下新高。
其中受到諸多利好推動的銅,近期表現可謂是漲勢如虹。本月,倫銅一舉突破10000美元大關后,持續上破。周二,倫敦期貨交易所(LME)期銅周二收漲78美元,報10460美元/噸,已經連續第四日收於1萬美元上方,盤中突破1.05萬美元,周一盤中曾漲破1.07萬美元並連續三日創盤中新高。
銅價為何表現如此強勢?后市發展應該怎麼看?除了直接投資相關期貨產品,還有哪些交易機會?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下:
一、上漲動力全解:供需錯配+通脹預期
近期的市場環境對於銅而言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銅價漲勢不止,實際上是諸多利好疊加推動的結果,簡言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疫情影響的兩面性:需求放大、供應縮小
受防控程度和周期性階段影響,持續的疫情使得銅礦供應國家出現原材料生產和出口間歇性中斷,如智利和南非等;而在其它需求國家,如中國和歐美等,對銅礦等金屬的需求持續回調。因此,中泰證券總結稱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多需求少供給”的局面。
供需兩端不平衡的局面持續,間接導致了銅礦庫存降低。美國銀行(BofA)大宗商品策略師上周警告稱,銅礦今年和明年都將出現嚴重供應缺口。
2、美聯儲持續維持寬松,通脹預期抬頭
在供應不足的背景之下,美聯儲繼續實施QE維持寬松環境、美元指數疲軟以及通脹預期都是推動銅價上行的因素。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后市展望:大宗商品中高盛最看好銅
近期,超級商品周期已成為各方熱議的話題,這一輪行情的上漲空間還有多大?
高盛在上周的重要報告中表示,繼續看多大宗商品市場,建議投資者繼續做多銅及鋁等商品,在大宗商品中,最看好銅。 高盛在報告中表示,預計銅價短期目標為11000美元/公噸,且銅價將會在2024年升至14000美元/公噸(相較於當前的價格,漲幅接近35%)。
高盛分析認為,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全球範圍內銅市場的供需缺口將會擴大,預計庫存緊張將會繼續支持銅價。此外,高盛還提到,綠色基建帶來的長期需求也可能是推動銅價上漲的動因,目前在綠色基建方面,對原材料銅的需求非常強勁。
此外,電動車熱潮亦引發市場對銅價走勢樂觀看法,認為銅價有望延續今年來大漲走勢。中泰證券研究所有色金屬分析師謝鴻鶴認為對於商品而言,需求就是核心。從現在來看,未來十年至十五年新能源的需求已經“搭弓上箭”,對有色商品的中長周期應該更樂觀些。
三、機會速讀:直接投資期貨太難?不如瞭解一下這2只ETF
1、United States Copper Index Fund(CPER),美國銅指數基金
CPRE成立於2011年,在紐交所交易,追蹤SummerHaven Copper Index Total Return指數(SCITR)。SCITR指數由紐交所高增長板市場(NYSE Arca)發佈,SummerHaven指數管理公司運營,反映的是COMEX相關銅期貨合約表現。
該ETF的投資標的覆蓋銅相關的期貨合約,以及其它遠期或是互換合約。截至2021年4月30日,CPRE的規模已經達到261.1萬美元。
5月以來,該ETF上漲7.9%,而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已經達到36.2%。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2、Global X Copper Miners ETF(COPX),銅礦商ETF-Global X
與CPER不同,COPX追蹤的是一批參與銅礦開採的公司表現。前十大重倉股如下:
(資料來源:Global X ETF網站)
截至5月10日,COPX的淨資產達到11.52億美元。5月以來,該ETF上漲14.04%,而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已經達到48.22%。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這兩隻ETF各自追蹤銅礦行業不同的標的,但歷史數據顯示,均與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有聯繫(見下圖)。而銅的確是重要的通脹指標之一,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都需要用到銅。在美國通脹預期大幅上升的背景之下,這兩隻ETF的表現或許可以期待一下。
(圖片來源:YCharts、Seeking Alpha)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