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東、美團一夜之間成了太空概念股?科技女股神的太空ETF下一步會買啥?

2021-03-31 20:19

投資研報

【超級大單】小米造車引爆20cm漲停!我們找到了小米造車受益股(名單)

【主力資金】尾盤6股遭超1億資金瘋狂拋售(附尾盤資金買賣前30股名單)

【機構調倉】董承非、楊浩、歸凱、李曉星、謝治宇等調倉蹤跡曝光(名單)

【硬核研報】減排高達73%,或是碳中和被忽視的板塊,又迎來漲價潮(3龍頭)

來源:財商俠客行

亞瑟|文

財商俠客行|出品

科技股女股神凱瑟琳·伍德造勢已久的太空探索ETF(ARK Space Exploration ETF),終於在本周二正式上市交易,這也是ARK基金公司旗下的第八隻ETF,首日收盤小跌1%。

在眾多太空探索SPAC的大背景下,ARK基金今年1月14日就發佈了將推出太空ETF的消息,當時一眾相關太空探索公司的股價隨即出現大幅上漲。

維珍銀河控股公司為例,從22.8美元漲到最高的62.8美元,短短一個月最高漲幅175%。

伍德在採訪中屢屢表示看好太空概念,直接指出:

「從發射火箭的各類基礎設備,到火箭本身以及火箭發射的全過程,由於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大力發展,成本都大大降低了。

伍德特別強調了對馬斯克SpaceX在開發可重複使用火箭方面的認可。

而當ARKX正式推出的時候,市場卻驚訝地發現,這隻ETF的持倉里面既沒有特斯拉,更沒有眾多的之前備受追捧的太空探索概念股。

來看看它的十大重倉股:

克瑞拓斯安全防衞、

L3HARRIS TECHNOLOGIES INC

洛克希德·馬丁

波音……

你確定,這不是軍工ETF換了個馬甲嗎?

更讓亞瑟感到驚訝的是,京東居然也是第五大重倉股

難道京東也要上天了?

不單單是京東,入選「木頭姐」太空ETF的中概股還包括了阿里巴巴、美團。

有朋友就對亞瑟哥説:

「難道美團的外賣生意還要做到外太空去了?

這。。。。。。想象空間確實很大。。。。

面對這樣一隻看起來不那麼「太空」的太空ETF,不僅投資者傻眼了,就連CNBC的節目主持人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都忍不住吐槽:

「看一下新推出的方舟太空探索ETFARK Space Exploration ETF,你就知道基金經理多麼控制不住自己去創造新基金,即使它們沒有存在的理由。

克萊默説:

如果市場中沒有足夠的太空股來湊成一隻真正意義上的ETF.....甚至還得用奈飛和強鹿來墊底,就不要打着太空ETF的旗號。

京東、美團是否要上天,還真是不好説。但亞瑟哥覺得,「木頭姐」不會這麼不靠譜,只是這些太空概念股,短期可能還不適合建倉?

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先熟悉熟悉,看看前期眾多熱門的太空探索SPAC,會不會成為木頭姐的下一個目標呢?

1

維珍銀河

Virgin Galactic(NYSE:SPCE)

位列ARKX持倉權重第20位

該公司股價從2021年的高點62.80美元兩個月內下跌到最低的$23.94,跌幅高達62%。

這家從事太空觀光的公司,已向600名客户收取了每位25萬美元的押金,以便搭乘該公司未來的太空飛行。

2

Momentus: 

SPAC Stable Road Acquisition Corp(SRAC)

即將上市

Momentus素有「太空的FedEx」的美譽,該公司已經和馬斯克的SpaceX達成合作協議,未來為SpaceX發射衞星將作為其一項重要的服務。

該公司預計2024年,其年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

3

AST:

正在SPAC

新普羅維登斯公司

NewProvidence Acquisition Corp(NPA)

AST被譽為「太空中的5G」公司,其為太空和電信領域的投資者提供獨一無二的服務。包括眾多的電信巨頭,例如沃達豐集團等,被其視為未來的客户。

第一階段,AST計劃首先在赤道地區發射20顆衞星,瞄準16億人口的市場。第二階段再發射168顆全球衞星,將業務拓展到歐洲和北美市場。

AST表示,到2023年其用户量將達到900萬,而到2027年將可能達到3.73億用户。雖然目標有夠長遠,但如果目標能夠達成,那麼幾年以后,這家公司的收入將相當可觀。

4

Astra

美國宇航局前首席技術官克里斯·肯普創立,Astra是為數不多的成功進入太空的公司之一。該公司計劃在今年夏天首次搭載客户進入太空,並希望到2021年底能夠做到每月載客飛行一次。

Astra在與Holicity(納斯達克股票代碼:HOL)合併后,將開始批量生產便攜式發射系統,這種系統將使該公司能夠在24小時內,在世界任何地方完成從準備到發射的全過程。

該公司表示,它能夠為政府和商業客户開闢一個價格合理的航天通道,並且已經與美國航天局和五個政府客户達成了協議。

Astra現有超過50個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和超過12億美元的交易。

5

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

將SPAC

 Vector Acquisition Corp(VACQ)

火箭實驗室是美國使用頻率第二高的軌道火箭公司,僅次於SpaceX。該公司已完成19次太空發射,2018年首次成功發射。該公司已經為政府和私營公司部署了100多顆衞星。

火箭實驗室已經被預定2021年到達月球,2023年到達金星,2024年到達火星的業務。

該公司持有價值22億美元的交易合同,包括價值12億美元和火箭發射相關的業務收入。

6

天基數據和分析公司(Spire Global):

將通過

NavSight Holdings Inc(NYSE:NSH)

SPAC合併上市

公司估值為16億美元。該公司擁有超過100顆衞星組成的星網,其正尋求開創一種提供「太空服務」的商業模式。

該公司正在為超過150個客户提供相關服務,每天處理5 TB的數據。該公司提供了一種價格低廉的快速、可擴展和可靠的空間訪問服務。預計從2020到2025財年,公司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00%。

7

BlackSky:

將通過SPAC 

OspreyTechnology Acquisition Corp(NYSE:SFTW)上市

該公司在其衞星上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進行地球觀測。它的特有技術主要是一組高分辨率小型衞星,用於監測全球事件和活動。

該公司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由30顆高分辨率多光譜衞星組成的星網,能夠每30分鍾監測一次地球上的位置。

BlackSky還宣佈與火箭實驗室達成了一項發射協議,今年將分5次,再發射9顆衞星。

8

Velo3D

一家由巴里·斯特恩利希特和塞雷娜·威廉姆斯共同支持的3D金屬打印公司。

Jaws Spitfire Acquisition Corp(NYSE:SPFR)同意與該公司進行價值16億美元的SPAC。

Velo3D將SpaceX視為投資者和客户,這家3D打印公司為SpaceX的火箭製造引擎和其他部件。同時該公司還直接銷售3D打印機,及授權使用其軟件。

9

Redwire SPACE

太空基礎設施公司紅線空間宣佈以6.15億美元SPAC Genesis Park Acquisition Corp(NYSE:GNPK)。

紅線空間提供在軌服務、近地軌道商業化、數字工程航天器、太空領域意識以及先進傳感器和組件等業務。

成立於2020年6月的紅線空間,通過大規模地收購與太空探索業務相關的公司,2020年總收入為1.19億美元,今年將達到1.63億美元。公司預計,到2025年,收入將加速增長至14億美元以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