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驗糞便測百病?硅谷再現醫療科技詐騙,多家頂級VC都捲進去了

2021-04-17 09:26

  來源 | 東四十條資本

  文 | 馮穎星

  繼Theranos之后,震驚美國創投圈的另一醫療創業詐騙大案終於在近日有了具體的指控。舊金山聯邦大陪審團於2021年3月18日發佈了一份長達33頁的起訴書,指控Zachary Apte和 William Ludington 有多項聯邦罪行,包括共謀實施證券欺詐、共謀實施醫療欺詐、洗錢,以及與涉嫌欺詐醫療保險和欺詐投資者等相關罪行。這些罪行曾為現已破產的微生物檢測公司uBiome籌集資金。

  如果單看這條中英文混雜的新聞,你可能認為索然無味,但如果與當下最時興的創投熱連起來,就頗為耐人尋味,隨着精準醫療的發展,基因診斷已經成為IVD行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資本都競相追捧。但這一次,美國又一家明星企業折戟,包括Y Combinator,硅谷風投巨擘A16z、全球最活躍的風險投資機構500 Startups,及負有盛名的8VC、Joe Lonsdale、OS基金、Dentsu Ventures紛紛中的。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關於uBiome調查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了兩年之久,根據最新的起訴書,Zachary Apte和 William Ludington兩位創始人最大或將迎來長達97年的牢獄之災。

  眾籌創業:一個關於「人類微生物解密者」的故事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最早是在2019年 4月對uBiome進行突擊調查的,彼時,主要關注點在於其蹊蹺的計費方式,據此揭開了一家估值6億美元公司的驚天騙局。

  被這家名叫uBiome的公司,曾經一度被硅谷創投圈稱之為最具潛力成為醫療行業新星的準獨角獸公司。之所以能夠在醫療行業嶄露頭角,很大程度上在於其起始階段就在講述一個最容易被公眾傳頌的故事。類似於美國創投史上另外一家被訂在恥辱柱上的企業Theranos,uBiome也是兩位學生就「社會痛點」所打造的創業故事,而且一開始就通過畫大餅的方式進行眾籌創業。

  最早創業的緣起是,UCSF(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兩位研究生Zachary Apte和 William Ludington 某次一起討論研究如何分析肚子里微生物,突發奇想,認為如果將這件事打包做成商業時間應該頗具商機,二人隨后便一起在加州量化生物科學孵化器中創辦了uBiome。

  這兩位學生將自己的公司存在的合理性解釋為「人類微生物解密者」的故事。他們對外宣稱,生物羣是在我們體內生存的數以萬億的細菌的整個生態系統。即使人體由10萬億的人體細胞組成,人體內的微生物細胞總數量則10倍於上述數字,即100萬億個。這些微生物不都是有害的,但是它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影響我們的體重、健康、腸胃以及其它疾病,並且很難預防這些影響。爲了完成他們的創業啟動,uBiome創業伊始,便通過眾籌項目來收集人體微生物羣的樣本。它們最終募集了35萬美金的資金,並且吸引了2500個參與者。

  uBiome的商業模式也並不複雜,消費者可以在公司官網上訂購該公司出品的工具包,提取糞便樣本,寄送給uBiome,然后等待分析報告結果即可。一開始,公司的業績並不好,這兩位創始人開始意識到,賺普通消費者的錢太難了,通過保險公司或者醫生賺錢纔是王道。

  隨后,uBiome通過發表學術論文和實驗室論證,一年后正式推出了新產品臨牀篩選檢測Smart Gut,號稱「世界上第一款臨牀級微生物測序測試產品」、「重新發明了(醫療)微生物行業」、「用下一代高通量 DNA 測序技術,標識出腸道內可能致病的特定的病原體和其他微生物,此外還能測量細菌多樣性和其他有用的指標」,以及最重要的:可以報銷醫保。憑藉着這一產品,uBiome迅速拿到了B輪融資,併產品序列進一步擴充。

  在國內一些小道媒體、甚至知乎上,也有人對uBiome的產品和邏輯進行介紹,充滿溢美之詞。爲了普及uBiome產品對了解人體的重要地位,這些文章表述説,「人類與數萬億個微生物分享自己的身體,從頭皮到內臟。這些微型生物體一起構成了人體內的微生物羣落。人體微生物羣落對我們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方面的科學研究可謂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現。人體微生物羣落甚至被稱為‘人體新器官’。現在,有了‘一個新的槓桿來撬開人類健康的黑匣子’。」

  所謂黑匣子,便是uBiome在2016年推出的Smart Gut(糞便探查)和2017年推出Smart Jane(女性HPV等病毒感染檢測)這兩個檢驗盒。只不過,檢測的內容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糞便之外,還多了對口腔、鼻子、牙齒、皮膚等部位的微生物檢驗物,按指定地點快遞返回,便能用測序方式探查自己身體的未知。這些工具包一般只是兩個裝有穩定試劑的試管,以及兩根塑料試棒,售價594美元。

  「uBiome的創始人Jessica Richman和Zachary Apte正處在這場微生物科學革命的前沿。他們建立的平臺,已在改變醫療測試、家用產品等領域」,外媒此前的報道稱,並介紹道,「uBiome在這個新領域中有機會收集到世界上最大的數據集,並用它以超過學術界任何人的速度來推進科學的發展。2013年,uBiome已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微生物數據庫,有2500個樣本。目前,他們擁有的人體微生物羣落數據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有25萬個樣本。2019年預計有超過100萬個樣本。」

  騙保騙融資,東窗事發

  uBiome在2015年推出的Smart Gut之后,按照公司的預期和實際操作,醫生可以把工具包寫到處方之內,這樣費用也可以最終由保險公司承擔。然而,2019年,市場上開始不斷有信息爆出,Smart Gut 以及配套的整個服務流程,並沒有達到美國主流醫療保險機構准許報銷的標準。

  隨后,FBI開始介入調查,調查人員發現,uBiome的罪行已經不止是沒有達到美國主流醫療保險機構准許報銷標準這麼簡單了。根據舊金山聯邦政府的指控,uBiome的罪行還包括:

  (1)欺詐性地提交報銷申請,偽造用户請求重新測試的訂單,對存檔樣本進行重新測試或重新排序;

  (2)利用一個由醫生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者組成的圈套網絡,欺詐性地獲得了有關他們正在審查的測試請求的部分和誤導性信息,將患者已經發現的症狀報告為新增的症狀,從而來為醫生提供錯誤指示。

  (3)就未根據適用的聯邦標準進行驗證和/或患者測試結果尚未公佈的測試,欺詐性地提交報銷申請;

  (4)操縱服務日期,向保險供應商隱瞞uBiome的實際測試和營銷實踐,並最大限度地增加收費;

  (5)欺詐性地不向患者收取保險公司要求的患者責任,而在某些情況下,用禮品卡激勵患者,然后向保險公司作出虛假或誤導性的陳述;

  (6)偽造文件,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提供醫生和其他醫療保健者的身份,並在要求提供信息、超額支付通知、要求報銷賬單、拒絕報銷申請或審計調查uBiome的賬單時謊言連篇。

  此外,陪審團還指出,Smart Gut 的技術標準一直沒有達到所謂的臨牀使用級別,缺乏 FDA 及其它有關權威機構的臨牀級別認證,公司內部的測試部門也形同虛設。關於uBiome宣稱的「持續追蹤患者體內微生物變化」,也是虛假宣傳罷了。

  據悉,uBiome實驗室內的多位主管就醫療行業的嚴肅性對兩位創始人提出過警告,但終以失敗告終,於是在這家公司內,主管流動性很高。但之所以依然能夠在資本市場拿到融資,只能説這兩位創始人太懂得to VC的規則了。

  如果説,早先通過眾籌開啟的創業之旅尚屬公民科學項目,2015年公司轉型后連續進行的4輪融資,便轉變為風險投資支持的初創公司。於是,被捲入這場騙局的,就不止是消費者了。

  彼時,兩位創始人為公司定下單月公司賬面保單金額增長10%的目標,但當現有的數據不足以支撐這一增長額的時候,他們也選擇了偽造數據。以至於,當衆多VC進駐的時候,uBiome的數據做的極其漂亮。

  而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指出,通過出售 uBiome 這家毫不值錢的公司的股份,兩位聯合創始人總計從投資者手中榨取了6400萬美元,其中約1200萬美元都挪作自用。除了這些指控外,起訴書還指控被告犯有嚴重的身份盜竊罪,並利用特定的非法電信欺詐和證券欺詐活動(即洗錢)的收益進行交易。

  另據加州地方檢察官的調查,uBiome 從醫療保險公司試圖騙保高達3億美元,其中事實非法所得3500萬美元。SEC 正在尋求法律手段讓 Richman 和 Apte 退還非法所得。2019年10月,uBiome宣告破產。現在,加州地方檢察院對這兩位創業大盜提起的刑事訴訟,數罪併罰最大可判處97年的牢獄之災。

  多家風投機構捲入其中

  現在回頭再看一下捲入uBiome 幾輪融資中的響噹噹的VC們。

  投中網綜合多方信息,2016年11月,uBiome 獲得2200萬 B 輪融資,8VC領投,Slow Ventures 、斯坦福 StartX Fund 和其他天使投資者參投。公司計劃利用該輪融資推進其檢測技術發展,建設其剛剛獲得美國病理學家協會 (CAP) 認可的臨牀實驗室,以及幫助團隊增長。

  最近一輪融資發生在2018年9月,uBiome宣佈獲得C輪8300萬美元融資,由OS Fund領投,8VC、Y Combinator、Dentsu Ventures及其他公司跟投,融資總額達到1.05億美元。這輪融資過后,uBiome甚至認為可以將目標轉向藥物發現,在這一市場分得一杯羹。

  資方列席中,硅谷小規模投資機構與投資大拿並存,看來uBiome對於融資這件事大概率是來者不拒。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所熟悉的YC是資方之一;連投兩輪的8VC佔有22%的股份,8VC亦曾是美國頭號醫療創業詐騙案Theranos簇擁者;除此之外,佔有10%股權的A16Z再次上當,A16Z曾為Theranos的創始人Elizabeth Holmes站臺。

  更早期的融資中,美國風投圈最活躍的500Startups亦投資了 uBiome 的種子輪,500 Startups聚焦於投資A輪以前的項目,目前500 Startups投資的公司已經超過2500家,包括知名的Credit Karma,Bukalapak,Twilio(NYSE: TWLO),SendGrid (NASDAQ: SEND),Grab,Talkdesk等等,有300多家公司成功退出。

  關於這場騙局,聯邦調查局負責費爾的特別探員説:「這是聯邦調查局以及我們的聯邦和州合作伙伴進行的一項非常複雜的調查的結果。「這一起訴説明,受到嚴格監管的醫療行業不適合採取‘快速行動,打破現狀’的做法,而是採取合規和問責的做法。」

  再回頭解釋一下頻繁被提及的另一個案件Theranos。這是一個從小害怕打針的天才少女 Elizabeth Holmes 19 歲從斯坦福輟學,創立了血檢公司 Theranos,立志徹底改變血檢方式。Theranos 號稱,從此不用從靜脈抽血,用他們的技術從指尖抽一兩滴血即可,無痛簡便、快速準確。

  血檢市場的巨大、創始人典型的「輟學創業」經歷,再加上媒體渲染,Theranos 很快拉來了包括甲骨文創始人 LarryEllison、傳媒大亨默多克、前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喬治舒爾茨等一眾大佬支持,Holmes 也隨着公司估值水漲船高變身億萬富翁,風頭無兩。但在《華爾街日報》記者 Carreyrou 發文曝光后,Theranos 技術造假、實驗數據造假、營收誇大一千倍等終被曝光,一眾投資大佬顏面掃地。

  基因診斷已經成為IVD行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突破點。但同樣具有投入大、周期長等劣勢。如果説當前uBiome項目的隕落能夠説明什麼,在以嚴肅科學著稱的IVD乃至醫療行業,依然會有投資機構不止一次在同一個地方摔跤,只能説,明星項目並不代表好項目,資本越是過熱的地方越需要頭腦清醒,切勿操之過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